高龄临产妇合并肢体毁损伤救治成功一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y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8岁.孕39周.工作中右上肢被机器卷入致出血、疼痛、畸形伴功能障碍3h余,于2007年12月2日转入我院.来时查体:体温35.4℃,脉搏112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00/60 mmHg,神志清,精神差,失血貌,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臂中段不全离断,仅前内侧3 cm皮肤、肱二头肌、肱肌、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相连,骨折端外露,余均挤挫离断.前臂自肘关节下不全离断,前臂内侧皮肤撕脱缺损约18 cm×5 crm.肘关节脱位尺骨中段骨折,肘正中静脉、肱动脉于分叉处挫伤栓塞,皮肤软组织挫伤严重,可见骨折断端,手腕部于掌侧完全开放,腕关节脱位并骨折,尺、桡动脉挫断,正中神经、尺神经挫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拇指末节脱套伤的患者采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指端感觉.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2.5 cm×1.7 cm ~4.5 cm×2.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6 cm×1.9 cm~4.7 cm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桡神经深支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对26例陈旧性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二期修复,行腓肠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长度为1.2~5.5 cm.缺损在其近侧、不涉及分支者,根据其粗细将切取神经裁为2~3段并固定在一起,将几股神经的两端0.5~0.8cm相邻外膜切除后,再把两端保留的相邻外膜缝合,形成一个共同外膜,移植于缺损处;缺损涉及分支者,则
目的 制备神经生长因子(NGF)梯度缓释系统,并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一期神经修复,同时随机分为A组(19例)、B组(19例)及C组(19例),A组患者利用自制的梯度缓释系统进行NGF局部缓释,B组患者利用等量的NGF在神经周同明胶海绵包绕后局部注射,C组患者仅进行神经显微缝合,未行NGF注射,4周及8周后分别进行
第三届"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于2013年9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温州医学院共同主办,由宁波市第六医院承办.大会论文交流60余篇,与会代表和专家200余人,大会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的大力支持,同时邀请了多名国内、外从事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知名专家,包括中华显微外
期刊
前足及足趾部皮肤缺损,常伴肌腱及骨外露,处理棘手,处理不当将导致截肢严重影响足部功能.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应用带足背动脉蒂、带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及带跗外侧动脉蒂3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3~52岁,平均32.5岁.损伤原因:交通伤10例、枪弹伤2例,重物压砸伤7例、肿瘤术后缺损4例.其中感染创面4
期刊
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2014年编排规范项目变更的通知》(医社发[2013]18号)精神,本刊2014年编排规范调整如下,自2014年1月1日(第一期)开始执行,请作者投稿时注意。
期刊
目的 探讨用足背皮瓣带趾伸肌腱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切取带趾伸肌腱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20例.皮瓣切取面积6.0cm×5.0cm~11.O cm×8.0 cm,移植1~3条伸趾肌腱.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皮瓣覆盖区平整、质地柔软、肤色与正常手部皮肤相近,伤手运动基本正常,感觉恢复良好.足部行走及足趾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 应用带趾伸肌
足跟部组织缺损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由于局部软组织少,常常伴随跟腱断裂缺损及跟骨断裂缺损,常需用皮瓣进行修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临床应用已较为广泛,但用于儿童病例报道较少[1].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临床效果良好。
期刊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 12例游离皮瓣重建头颈部缺损,其中放射性下颌骨坏死3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各1例,复发下牙龈鳞癌1例,颊鳞癌1例,舌鳞癌4例,分别采用腓骨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同期修复缺损.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13枚吻合器. 结果 12例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1992年1月至2007年1月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204例.切开复位2枚空心钉固定联合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转移治疗103例(A组),Garden分类:Ⅲ型68例,Ⅳ型35例.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01例(B组),Ⅲ型62例,Ⅳ型39例. 结果 两组病例随访5~15年.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