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带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足及足趾部皮肤缺损,常伴肌腱及骨外露,处理棘手,处理不当将导致截肢严重影响足部功能.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应用带足背动脉蒂、带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及带跗外侧动脉蒂3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3~52岁,平均32.5岁.损伤原因:交通伤10例、枪弹伤2例,重物压砸伤7例、肿瘤术后缺损4例.其中感染创面4例.软组织缺损部位:前足外侧8例,前足跖侧3例,前足背内侧5例,前足外侧并背侧4例,趾3例.缺损范围2.0 cm×5.0 cm~8.0cm×10.0 cm。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健侧腓骨复合皮瓣交腿转移修复患侧中足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5例中足骨骼皮肤复合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患者.骨缺损长度6 ~ 14 cm,皮肤缺损大小9 cm×6 cm~13 cm×8 cm.采用健侧腓骨复合皮瓣交腿修复,腓骨长度8~16 cm,皮瓣面积11 cm×8 cm~15 cm×10 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闭合. 结果 腓骨复合皮瓣转移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治疗巨大颈眼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巨大颈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手术采用Dolenc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从硬膜外磨除前床突、视柱及视神经管上外侧壁,尽早暴露颈内动脉床突段.“T”形剪开硬脑膜,解剖外侧裂池、颈内动脉池释放脑脊液,剪开颈内动脉远侧硬膜环和视神经鞘,将视神经移位,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床突段,分离并夹闭瘤颈,吸空瘤腔内的血液,重
目的 介绍两种指间筋膜蒂皮瓣治疗先天性并指。方法自2003年3川至2012年1月,我们利用指间富余的皮肤,创用两种近、远指问筋膜蒂皮瓣,分别以顺、逆行转移修复的方法,治疗不同样度的先天性许指.jb36例(42侧于,58处).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5个月~24岁.平均8.2岁.左侧16例,朽侧14例,双侧6例。并指部位:第11指蹼19例,第Ⅲ指蹼26例,第Ⅳ指蹼13例,1期于术26例,2期F术
期刊
为了加强与编委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提高编委单位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促进医院显微外科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更为了加强各地编委专家对我刊的了解和加深感情,《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于2013年4月19~21日应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以及广西玉林骨科医院的邀请,举办“显微外科新进展暨论文写作技巧学习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期刊
目的 介绍股前外-膝上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对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采用股前外侧-膝上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中皮瓣下端以膝上外侧动脉及降支终末支为蒂作带蒂转移,皮瓣上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横支、高位皮支为蒂,在皮瓣转移后与小腿下段由足背动、静脉返流的胫前动、静脉作吻合. 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完全成活,3~6个月随访皮瓣外观满意、伤口愈合良好、骨折在愈合
目的 探讨前鼻镜辅助下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 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行利前鼻镜辅助下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12例(15例腕),随机抽取我科同期开放式腕管松解术(OCTR) 28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2~15个月.术前诊断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肌电/神经传导检测阳性结果.研究组术前及随访期间行Levine腕管问卷调查,评测手指两点辨别觉、握力、捏力,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
目的 探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拇指末节脱套伤的患者采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指端感觉.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2.5 cm×1.7 cm ~4.5 cm×2.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6 cm×1.9 cm~4.7 cm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桡神经深支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对26例陈旧性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二期修复,行腓肠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长度为1.2~5.5 cm.缺损在其近侧、不涉及分支者,根据其粗细将切取神经裁为2~3段并固定在一起,将几股神经的两端0.5~0.8cm相邻外膜切除后,再把两端保留的相邻外膜缝合,形成一个共同外膜,移植于缺损处;缺损涉及分支者,则
目的 制备神经生长因子(NGF)梯度缓释系统,并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一期神经修复,同时随机分为A组(19例)、B组(19例)及C组(19例),A组患者利用自制的梯度缓释系统进行NGF局部缓释,B组患者利用等量的NGF在神经周同明胶海绵包绕后局部注射,C组患者仅进行神经显微缝合,未行NGF注射,4周及8周后分别进行
第三届"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于2013年9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由宁波市第六医院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温州医学院共同主办,由宁波市第六医院承办.大会论文交流60余篇,与会代表和专家200余人,大会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的大力支持,同时邀请了多名国内、外从事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知名专家,包括中华显微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