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的隐忧与忠告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939639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思想的路径”收录了铁凝女士于韩国的一篇演讲——《文学是灯》。作者以亲切态度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探讨了文学的作用,重点讨论了文学对人灵魂的烛照。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本文,有助于学生反刍自己的文学阅读,盘点自己的文学收获。
  本文前四节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阅读环境及阅读带给自己的深刻影响,及至深入到文学的核心,从文学与生活,与人的关系入手说明文学的本质。作者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解释文学,来说明文学的力量的终极来源:文学之所以有力,有光,就在于它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传递给读者。作者正是站在这一基石上,指出“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下面,我重点谈谈我对课文5至8节的理解。
  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用书》认为,课文的5、6两节,是作者正面论述“文学是灯”,指出繁忙与对财富的追逐是现代人生活的目的,但是只有精神才是生活的本质,文学可以提供支持。第7、8节分别从文学的深度与广度了出发,对“文字是灯”的观点作了深化的议论与阐释,其中心还是基于说明文学的力量。《教师用书》这样的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发觉如果仅限于此,学生既对这四节文字之间的关系认识感到模糊,又对文句不能理解。学生疑惑与不解,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多次重复阅读这四节文字,渐渐有了自己的粗浅理解。现在我将这些理解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并期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教师用书》应对文题“文学是灯”的文学特性作明确的界定
  所谓界定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文学才会是灯?这个问题看似突兀,但大家想想我们面对的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内容,他们平时看些什么书?他们会不会认为他们看的那些书就是作者所说的“文学”?什么样的文学才“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的文学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学才具有“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国家出发”“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的力量?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
  我认为这里的“文学”其实是指传统的文学经典,以及具有成为“传统的经典”潜质的新文学作品,而不是时下的通俗、功利之作。关于“经典”的定义,汪政在《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中有这样一句话:
  “……经典是经过几代人淘洗筛选得来的,卡尔维诺是这样解释经典的,‘经典是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像在重温的书……”
  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其实是作者通过课文给我们提出的希望,即我们的阅读,首先是要尊重经典、阅读经典。这一希望,不仅贯穿这四节文字,也贯穿整篇。
  二、教师应吃透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隐忧与忠告
  作者在文中几次有这样相似的表述,“文学是灯。这样说话在今天也许有点冒险”、“文学是灯,这说法真的有些冒险吧”,这分明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的忧郁。汪政《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一文也有这样的表述:这篇文章(《文学是灯》)对当下的消费式阅读也有相当的针对性。但《教师用书》却对此鲜有论述,让人不得其解。
  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文章的5至8节还存在一个总分关系在其中。第5、6节是从社会这一角度来提出作者的希望与忠告。第5节“……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我们的社会上具备这些特性的“现代公民”是多还是少?具备这些特性的“现代公民”如何会出现?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特性?这些问题相信定会引起我们的深思,而这些答案的解决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作者认为便是文学,是与经典的接触。课文第7节作者从自己的阅读经历出发,指出“……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仍然怀念过去的岁月里对那些经典的接触。那样的阅读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我不必预先授受评论家或媒体的论断,我以不带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能被称为经典的文学”,这里不正是体现了作者对我们当下很多人“预先接受评论家或媒体的论断”、“带偏见的眼光“的快餐式阅读、消费式阅读所隐忧么?课文第8节,“……我们固执地指望用文学去点亮人生的幽暗之处时,有时我会想,也许我们应该首先用谦逊把自己的内心照亮”,联系现实,不难发现作者作为作协主席,对当下中国作家创作现状的深深的忧虑,所以作者要“坚持写作的难度,保持对人生的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因为我们当下很多所谓作家的创作没有“坚守”应该坚守的东西,没有“保持”应该保持的东西,与读者快餐式阅读、消费式阅读相对的正是一部分所谓作家的快餐式创作、消费式创作。
  因此,对于课文5至8节的内容,我是这样解读的:首先作者一再强调他所宣扬的文学其实是传统的经典;其次,课文5、6节对社会层面,第7节从读者的阅读层面,第8节从作家的创作层面,指出文学阅读及文学创作面临的窘境,及由此带来的危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在文字下隐含的忧虑与忠告,这一点不应忽视。
  ★作者单位:江苏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朱自清先生的经世之作《荷塘月色》可谓文质兼美,尤其是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更是让人折服。读先生的文字,会陶醉于那多彩的修辞,也会沉湎于那丰富的叠词。如果说修辞让文章清新扑面的话,叠词则让文章摇曳生姿。那遍布全篇的叠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光彩夺目。  一、叠词让景物情貌俱见,生动形象  试看作者笔下的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
奚素文  半张纸能干什么?把它当作草稿纸使用的话,或许一两分钟它的使命就完结了;而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却让“半张纸”物尽其用,甚至物“超”其用。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结构”单元中的《半张纸》写一位刚刚丧妻失子的年轻人在搬离住所前,由电话机旁半张写满各种字迹的便条纸引起了对过去两年生活的追忆,当他最后离开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这小小的半张电话号码便条纸记录了
《海滨仲夏夜》是现代散文作家峻青的重要作品,曾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作品内容平实,生活味浓,语言朴素,读来自然亲切,初学者可读可写。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欣赏写景抓住景物变化的手法,可以组接画面理解内容,可以抓时空脉络进行分析,可以学习由景及人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体会恰当贴切的比喻手法的运用等等。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去阅读审视都引人入胜,都可以让你创造性地去发挥。这样的作品是我们喜欢阅读的,在简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本文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写人散文 “那个人” “我” 阅读教学  在中学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因此,二者在教学目标上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弄清楚必修课与选修课在教材编排体例上的和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性,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必修课是按照文学体裁来划分单元的,如:诗歌单元、散文单元、古文单元、写作单元等;而选修课本则是在特定文学体裁下按照专题来划分单元的,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诗歌专题就分为以下三部分:以意逆志?摇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摇缘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论坛”,从策划、选题到主持、嘉宾等,都由学生自己来张罗,教师只作精要点评。给学生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让“主人”在合作与探究中真正自主地去感悟与表达,眼界、思维、能力、生活和德育教育等都会因此而“活起来”,同时也激活了教师与语文教学。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与探究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亮点,也是个难点。新课标强调教师
师:作为论述类文章,本次作文(题目见附录)就是要让读者看到你对于“个性”的思考。不少同学的题目就告诉了读者这一点。(多媒体展示三组作文题目)  A组:“个性,要张驰有度”、“个性,张扬在适当处”、“个性,请从尊重开始”、“个性,要懂得表达”、“个性,可以很低调”、“个性,讲究的是内涵”。  B组:“个性,拒绝肆意张扬”、“个性,不等于任性”、“个性,不是无礼的代名词”、“个性,不为彰显与突出”、“
教学设想:  《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教者将本文当作一个心路历程的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黄州时候的苏东坡,看他如何在身处困境时突围出来的。通过赏析,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智慧和豁达胸襟,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欣赏古代赋体文的优美情势,以情怀为内涵,以文字为载体,精致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行文方式。  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
【摘 要】本文分析了《〈史记〉选读》教材的定位、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对教材编写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史记〉选读》 定位 课程目标 内容安排 编写建议  《史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恢宏的构思,高超的叙述,复活了中华民族自人文始祖黄帝至汉武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使众多历史人物形具神生。中学生较为系统阅读《史记》十分必要,一方面《史记》中规范流畅的文言文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文言知识,
无数次的课堂教学,没有《囚绿记》的教学过程那么令人激动;无数次的生命感动,没有“常春藤”的倔强执着令人感动。  在讲授《囚绿记》前,我参看了人教版教参,它对本文的主题是这样概括的: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