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家庭教育的困境与破解对策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父母的责任不仅是抚养儿童,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儿童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是却仍然有很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基于此,本文试图阐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家庭教育现状,以求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家庭教育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都应该是积极的教育方式,它的应然状态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保证儿童完善人格的形成,但实际却不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父母过分关心儿童学业
  受功利化影响,当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即许多父母过度关心儿童学业,在儿童出生后甚至是出生前,父母们就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开始为儿童选择名牌幼儿园,报各种辅导班,除了每天检查儿童的学习成果外,父母们几乎不和儿童交流学习之外的事情。很多父母认为能够让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学校,能够尽多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孩子的發展,但却从来没有征求过儿童的意见。其实,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儿童,儿童不但得不到发展,还会给以后的成长造成隐患,这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二)父母缺乏科学教育观念
  当前,“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抚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保姆或老人身上,有的甚至还把儿童“扔”在老家,这些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留守儿童”。在以前,谈到留守儿童,往往会认为是农民工的儿童,但是新时代的留守儿童却已经不仅仅限于此,还有一些是高文化素质家庭的儿童,这些父母把儿童交给保姆或老人,自己忙于打拼或者出国,这是父母的一种失职。
  父母与儿童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的、浓厚的亲情,儿童渴望与父母进行身体上亲密的接触和情感上的交流,这种接触与交流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如何做人,让儿童拥有完善的人格,对于这些家庭教育责任,老人和保姆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2]他们只能负责儿童的生活起居,这些都谈不上是家庭教育的内容。所以,如果一味地将儿童交给保姆或老人,将会导致无法满足儿童生理及心理的需要,甚至会造成儿童的人格缺陷。
  (三)父母将教育儿童的责任推给学校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父母认为教育儿童是幼儿园的全部责任,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他们认为为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幼儿园是对儿童最好的安排,这样一来,儿童就能在幼儿园和老师的培养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不难发现,当前大多数家长过分依赖幼儿园,希望幼儿园教给儿童更多知识。然而当儿童出现一些身体和心理问题时,家长们又往往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卸给幼儿园,好像儿童的教育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
  学校教育具有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功能,但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无法培养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4]如果父母放弃家庭教育,把儿童完全交给幼儿园,势必会给儿童一生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二、建议
  (一)引导父母正确看待儿童的需求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只有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其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学习与能力并不成正比,儿童在学业上表现得优秀不代表未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和幸福。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父母不应该操之过急,强迫儿童学习知识,而是要经常与儿童交流,了解儿童的想法和兴趣,真正知道儿童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因材施教,逐步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功利化教育,使儿童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二)强化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
  首先,政府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研制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制订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开发出家庭教育的教材和课程,这样一来,在强化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观念;其次,幼儿园也要加强和家庭的联系,比如可以邀请父母参加学校的管理,让家长更加规范地教育儿童,这有助于帮助父母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感;最后,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负责人,必须要提高家庭教育重要性意识,并切实完成相应的家庭教育任务,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以至于成人进入社会等做好充分的准备。[5]
  (三)提升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
  时代在变,观念也需要改变。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那种所谓的“棍棒出才子”“知识改变命运”等教育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当前需要迫切改变与提升父母的教育观念,比如改变父母一味追求学业而忽视儿童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观念、改变父母只关心儿童物质需求而缺乏心灵沟通的教育方式等。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才能使每个儿童最大程度地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充分发挥教育中“三位一体”作用
  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支撑起教育的大厦,肩负和担当起教育的使命。[6]在这三种教育中,每一种教育都有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如果仅仅依靠其中的一种教育来教育儿童,根本不可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使儿童能够得到正确、积极、完善的教育,幼儿园、社会、家庭一定要通力合作利用教育的有利因素,消除不良因素,惟此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7]作为幼儿园来说,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不能只和父母交流儿童的知识、能力,更多的应该是指导父母如何教育儿童,激发父母教育儿童的责任意识,这样做同时也能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进入社会后,当儿童在学习社会知识的同时,家长也要正确指导儿童辨别是非,防范社会不良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最终达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三者共同发挥作用,使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总而言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老师教学的管理来完成的,还有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家庭要配合幼儿园,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当务之需。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情感的内化及熏陶。家长应该在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与幼儿园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栋.家庭教育责任:一种道德责任的缺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1):41.
  [2]李琳.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现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3]梁炜昊.论家庭教育的责任缺位与理性回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4-115.
  [4][7]李中亮,刘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整合发展趋势-兼议人的发展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2009(2):58.
  [5]吴美佳.家庭教育中父母责任的缺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6):32.
  [6]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97.
其他文献
陈鹤琴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是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成为教育“合伙人”至关重要,然而家园合作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互动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表面;合作形式单一,很多仍为常规互动形式,如家访、家长学校等。笔者认为究其缘由就是家园共育缺少定位、内涵引导以及拓展设计。  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幼儿园和家庭实
期刊
户外出游的时候,记得给宝宝的饭盒里多带上几根豆腐蔬菜条,不仅宝宝自己喜歡吃,小伙伴们也会喜欢的。吃完了,小家伙们接着又可以开始痛痛快快地玩,或许他们一会去爬小山坡,一会去动物园看动物,一会又学着它们叫。这样方便简单又提供营养和能量的豆腐蔬菜彩条,爸爸妈妈们值得拥有。  还可以用蔬菜条做出积木,洗干净手的宝宝可以一边吃一边搭积木啦。其实不一定是长条,可以用模具做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相信宝宝们对可爱的图
期刊
本文从Delabastita双关语理论角度出发,以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中的双关语翻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探讨Delabastita的八种双关语翻译技巧在字幕翻译的适用性,并总结出作者对
超能玩具变变变  适合年龄:6~12岁  游戏目的:锻炼匹配能力、抓握能力、想象能力  准备道具:蜡笔笔头,纸板,胶枪(胶水)  游戏动作:抓、握、粘  世界上折旧最快的东西是什么?  妈妈的眼里大概只有一个玩意——玩具。没良心的小魔王每回一看见新玩具都表示非买不可,哭着喊着发誓:“妈妈,我会玩上一整年!”结果一回头也就玩个新鮮,没一会儿就去宠幸更新鲜的小玩具了。  怎么让宝宝处理自己的旧玩具?除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一、揭秘教育家桂冠上的明珠——谁是教育家rn(一)教育家群体是时代梦想rn当今中国,教育是强国之基,也是民生之首.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学有所教、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
期刊
在家庭教育中,批评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用于改善和优化幼儿的缺点和不足,其目的应以促进幼儿身心持续、健康发展为起点。但在家庭教育现实中,却未能完全达到这一目的。根据批评的视角不同,可将批评分为积极批评和消极批评。积极的批评方式有利于批评教育目的的实现,但家长往往缺乏准确性把控,导致批评教育消极化。本文尝试从家庭中批评教育对幼儿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试析在保障批评教育为有意义的教育手段前提下,如
期刊
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分类、语言的及物性和情态结构三方面解析“某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中CNN报道的新闻语篇,揭示其报道对此次事件的歪曲和对读者的误导,从而使人
三大利器rn让非洲狮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第一个利器就是它的肌肉.rn非洲狮全身的肌肉都很发达,有了发达的肌肉,它就可以跑得快、跳得远!非洲狮轻松一跳就可以达到11米.在捕猎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