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对我校德育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在走进我们的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世界,认识到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了素未谋面的朋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德育应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目前我校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我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300名,调查结果:在300名学生中有183人占61%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0%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为0人。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80人占60%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网吧上网的学生约占0.04%,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时事新闻类只占12%,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8%和20%,只有5%的学生选择上网浏览教育网站。许多学生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满足好奇心,但最终几乎都被互联网
  的大信息量吸引。当然,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有32%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而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是上网的最大目的。
  
   二、网络给我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校德育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开辟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网络是开放的,开放的网络必将改变德育工作的时空。受教育的人数、时间、地点不再受限制。因此,网络德育是一种真正的开放式德育。在可控范围内,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容,互联网的兴起,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参与、整合、创新,很快地便有所获。这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创新精神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查阅各地德育工作信息,了解发展动态,学习新的具体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这样就大大增加和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存量。
  2、网络的交互性,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网络的交互,分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分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交互,另一种是人机交互。前者是指受教育者可以在“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或者通过QQ、MSN、Oicq等多种联系方式,为人们提供着便捷的服务;后者是指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非实时交互是指人们通过E-mail、BBS、论坛等来相互传递信息。比如班主任在开学向全班公开自己的E-mail、QQ和BLOG的网址,同时获取同学们的相关信息。这样,学生与老师就可在网上超越时空进行交流,避免由于直接面谈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可更大胆地、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有的放矢,更容易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德育的效率。
  
  三、网络给我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和正在引发出社会、家庭、学校诸多的焦虑,一些家长和教师甚至提出网络是罪魁祸首论调,认为是网络毒害了青少年。确实,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弊端也日渐显露,主要有如下两点:
  1、网络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毒害学生灵魂。网络中不健康的信息是无孔不入地在毒害中学生那稚嫩的心灵,部分老师和家长也将之称为“电子海洛因”。目前来势汹汹的是网上色情浪潮,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有人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二万多张甚至更多的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有2%-3%的网民有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学生中有6.4%有网络成瘾倾向。这样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娱乐与交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势必减少他们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其学习质量,产生“网络性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上网的青少年中,有32%的青少年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或与家人、朋友疏远的表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力差的青少年对黄色诱惑的抵抗力较弱,会怀着好奇心理去寻找那些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信息对他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浏览色情网站会使他们产生性冲动和性幻想,萎靡不振,影响身心发展;有的甚至产生人格障碍,产生性堕落或性侵害,造成社会道德沦丧。青少年“网恋”、网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网上青少年打情骂俏、变性交友、多角恋爱等随意性行为经常发生。
  2、网络扭曲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上的行为是隐蔽的,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网民在网络上的身份、年龄、性别等都可以是虚拟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没有“他人在场”的压力。既然是虚拟的,无他人在场,网络中的我可以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在网络中我可以任意行事,去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有时甚至是法律的制约,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使一些学生表现为网络道德缺失: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突出。
  网络对德育的效果的影响分正负两方面,正面影响有利于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自律精神的塑造,这是机遇;负面影响是会引起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混乱,行为误导,这是挑战。那么在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四、网络环境下我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在网上建立开放式的互联德育立体网络
  传统的德育网络是指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配合,产生教育合力的自发性组织。但长期以来,由于联系不便,沟通不及时,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条件制约,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是很好。由于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优势,使真正的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关键在于应首先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通
  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用好家校通。可以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学校的发展动态等放到网络家长学校中,让家长及时充分了解;也可以把学生的表现情况、成绩状况、个性特长、获奖情况等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告诉家长,及时配合教育,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或有益的建议即时提供给学校,同时学校网站也给学生家长之间提供了可以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作为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校园网络建设,为校园网搜集、整理适合学生需要的视听教育资料,强化学习、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服务的网络信息,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想教育阵地,如“心理电子信箱”、“知心话聊天室”等,引导学生展开思想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另外,师生共同建立班级网站,一方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班主任申请建立网站,同学们自己申请帐号,根据网站提示,然后加入班级网站。这样,同学们拥有设计自己的页面,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又和班级步调一致,转移部分玩游戏的同学的注意力。班主任可以在网站公告栏里,提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考试动员,好人好事等。学生就是放假了,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班级在一起。
  (2)建立网络德育基地,扩展德育内涵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网络德育基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基地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德育工作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更强。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络德育基地:如永不忘记(南京大屠杀网上纪念):http://www.neverforget.com.cn/;民族魂:http://www.chinaspirit.net.cn;“九一八”网:http://www.china918.org/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我校还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德育资源和优势,建立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和“参观”基地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并接受教育。
  (二)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开展网络心理辅导
  现在学校虽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但学校缺少受过专业培训的师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互联网的交互性与虚拟性优势、信息的及时性与丰富性优势为心理辅导开辟了新的渠道,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辅导环境,并避免了因学生个体的认识误区而产生的羞怯心理。目前,有很多相关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网站都很有特色,通过他们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对话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向老师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以坦率地对老师的教学提意见;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定时地发给学生一些邮件,指出他的缺点,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节假日,师生之间可以群发邮件、电子贺卡,互送祝福,同学们会感到班主任、班集体是情感的避风港和加油站,同时可以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变化。
  (三)运用先进的网络监控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诚信机制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我们应该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给学生的思想武装上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懂得分清网上善恶,增强网上文明和安全意识,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校园网站还需安装过滤器,以此来屏蔽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电脑上安装一些例如网络警察之类的监控性软件,确保学生在家上网的纯洁性和安全性。
  总之,网络使德育面临一个新的境界,给了德育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强网络德育建设,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需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学校、社会、家长应该在网络德育中具有民主精神,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来对待,与他们平等交流,民主互动,共同成长,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我院学生读者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大学生信息需求的特点。并提出了通过加强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培养和信息理论知识、计算机理论知识及网络知识教育来强化高校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并提高大学生信息利用行为能力。  关键词:学生读者 信息需求 信息利用行为    一、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我院学生读者为对象,调查内容分为:信息需求的内容、目的及心理,信息利用行为、信
摘要:如今,课堂管理的研究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成果也异常丰富,但是主要的研究取向是教师如何管理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管理关注较少。文章试图从教师的自我管理角度入手,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教师自我管理的内容及其改进策略。加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是管理好学生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艺术,实现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自我管理 教师 课堂教学    课
二十一世纪,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在时代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和传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取效率以及人们所获得信息的质量,同样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改变。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的指导方针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的指导方针可以概括
摘要:目前,城市小学生接触事物面广,思想比较活跃,造成班级管理手段匮乏,小学班级管理成为一门艺术。本文作者有着多年班级管理经验,逐渐总结出一套日臻成熟的班级管理办法,收效明显,特总结成文与同行商榷,以飨读者。  关键词:个性品质 民主管理 个性才能 创新精神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
摘要:德育在人的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能够养成人以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给人们学习知识以正确的方向,是其习得知识的思想保证和学习动力。所以德育不仅可以决定人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而且可以决定人们对知识的应用走向。  关键词:德育 德育的地位 真实德育     如何将“德育”理论真正的付诸于实践,一直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当代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
苍梧县大坡公社,是双季稻区。1974年水稻亩产就超过了千斤,近年,一些稻田却在水稻生育后期出现一种类似稻胡麻叶斑病的症状。1974年仅零星出现,1975年扩大到250亩,1977年650
无线ad-hoc网络部署在非人为控制的外部环境中,采用电池供电。在这种应用环境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路由协议设计降低能量开销、提高网络的生存时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提出
(1.东北农业大学学工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3.深圳市龙珠中学广东深圳518055)    近年来,由于在高校中不断出现的大学生自杀、虐待动物、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师、过度消费、浪费等现象,甚至有的演变为对社会危害更大的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①这些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缺失已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但又被人长期忽视的问题,大学
摘要:通过分析在英语基础写作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讨论如何结合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自学考试 英语基础写作 成果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高等自学考试的英语基础写作包括技巧写作和应用文写作。前者主要是教会学生常用的句子类型,段落或文章的发展方法等,要求学生写作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后者主要是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如假条、书信等的模拟写作,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
长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不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大量的精力大量的时间花在繁琐的分析上,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喜欢甚至怕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课标》)为我们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我学习《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