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离不开数学阅读能力。要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一要有效地材料,二要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三要立足生活,四要进行切当合理的安排。
  【关键词】 数学 阅读 兴趣 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的杠杆;学习中没有疑问,思维就没有依托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阅读仅限于语文、英语学科,而和数学无关。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错,出错的原因是由于“题没看清”、“理解不透彻”、“概念混淆”等情况,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差所致。所以,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数学教辅等方面的书籍杂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量少,阅读面偏窄,缺乏数学阅读的方法及能力,阅读品位降低。同时有关数学阅读内容(如数学故事、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等)的书刊少,数学阅读的引导指导不够。《学习的革命》、《哈佛女孩刘亦婷》、《哈佛天才》等书,都给我们一个启示:成功有效的学习起于成功有效的阅读。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但由于其语言的抽象性、精确性,它又区别于一般的阅读。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把数学阅读看作是提高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知识的方向。不读懂题意,你有再过硬的计算能力也只能起到“南辕北辙”的功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阅读的作用和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在体验中感受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欲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供材料,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对教师有一种依赖,特别是数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样就妨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阅读,尤其是数学阅读,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读的,或者说是会阅读的。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数学阅读。
  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就像图画书一样,学生在彩色、有卡通的阅读环境中必然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充分利用教材,让低年级的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学知识,学本领。同样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阅读就不是任务性的阅读,这样阅读的效率就高得多。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用课本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令学生看见了越出必修教材的可能性。这种到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自然而然地使他产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进而激发他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如《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等符号的产生》、《最早的尺子》等;时而穿插名题欣赏、数学趣题、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甚至数学幽默笑话;另外也向学生介绍数学课外读物,如:《马小跳玩数学》、《我的第一本数学书》、《3 6 5趣味数学》、《数学学习童话》、《数学游戏》等等,每日进行1 0分钟数学阅读,并在第二天进行课前三分钟交流,问题如:你读了什么数学故事,故事中的哪部分让你印象特别深刻?虽然讲的不一定都很深刻,可学生们却都很开心。
  二、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咬文嚼字,反复阅读
  数学阅读首先要认真细致,它必须精确到每个字、每个符号。从而达到“内部语言转化”的目的。学生阅读后,要利用语文阅读中的“找主干”、“缩句”方法,精简出数学知识或问题的精髓,进而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出知识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此方法适合于学生阅读应用题、概念、法则、公式理解题等。例如: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口诀时,有这样的要求:写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乘法口诀。这个题目既要让学生明白是写什么,又要知道是写什么样的口诀。有时还要借助于写,把读写结合起来加深对数学知识及题目的理解,改过去的“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
  2、动手操作,理解阅读
  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多次阅读数学文本,并借助填一填、算一算、做一做、折一折、写数学日记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真正理解文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乃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三、立足生活,提升数学阅读的魅力
  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田忌赛马就是数学对策问题在生活中的一次具体运用,適时介绍古代军事家灵活运用对策,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再如在数数教学时介绍数的原始表示法,使学生体会数起源于“数”;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原始社会石器与陶器的几何形状和图案介绍,了解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图形。
  四、合理安排、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魅力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巩固认知要求,课后整理归纳。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形成后,尚未达到掌握的程度,课后整理归纳每学完的一个小节或一个单元,把主要知识分门、分类加以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概括化,以形成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练习编排意图,紧密配合例题,围绕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巩固练习,布置些课外阅读。如教学:“年、月、日”以后,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为什么有的年份是平年有的年份是闰年?”等,不仅可巩固已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不断攀登数学高峰的兴趣。
  把数学阅读请进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亲近数学教学时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在拓宽视野时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在开掘智能时拥有一个数学的头脑。只有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学生数学阅读的培养,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肥厚性瘢痕的发生与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对61例肥厚性瘢痕、20例非肥厚性瘢痕进行形态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研究。结果肥厚性瘢痕成熟期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增厚期和消退期(P<0.01),与非肥厚性瘢痕早期相差不显著(P>0.05);肥厚性瘢痕增厚期和成熟期成纤维细胞平均密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肥厚性瘢痕增
【摘要】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更加注重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差异性。而分层教学正是从这些差异性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得到提高。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
文章对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的临床分析与早期处理专题进行了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涌现了出来,同时人们对于住宅的平面结构和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由于在目前社会中,人们对
【摘要】 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开展探究式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自主 合作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建议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笔者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对烧伤急性期患者进行评定,研究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文章对此做了介绍,并展开讨论.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并发全身侵袭性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侵袭性感染者与烧伤休克、烧伤严重程度以及时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侵害袭性感染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现代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小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与与运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数学运算与应用能力,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且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
弄清烧伤、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分解的发生机制,给予相应的干预或调控,在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比进行了研究及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