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进入课堂主体角色的方法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88-02
  进入课堂主体角色就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引导、激发,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束缚的现象比较严重,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要使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得生动、主动、得法,学得轻松,学出效果,既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又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本人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引导小学生进入课堂主体角色的方式方法。
  一、调好教师教学情绪
  情绪是影响人与人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还处在感性階段,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情绪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必然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成效。因为,由于年龄特征方面的原因,小学生的独立评价能力有限。在他们眼里,教师情绪的情绪表现就是对他们学习表现的评判。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情绪不佳常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即低估自我,以至于老是惴惴不安,无法专心听课。特别是教师在坏情绪的影响下,所说的话,甚至是身体语言,都会体现得不正常,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其学习效率、接收知识的主动性、求知欲必然下降,大不如前。记得我上《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值日生没有抹黑板,刚好我那几天又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使我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拍着讲台,大吼一通,接着就扳着脸上完那节课。过后,问起学生那节课的一些内容,几乎无人回答得对。我问学生为什么,答案就是“害怕都来不及,还听得进讲的是什么吗?”这一教训使我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学生进入课堂的主体角色,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相反,如果教师进入课堂,都是情绪高涨,满面春风,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必然带动学生们的情绪进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中,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主动学习的氛围就会很快形成。不难想象,当教师心情愉快、面带笑容走进课堂,充分激情地给学生讲课,课堂的气氛就变成亲切热烈,学生无拘无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挣抢回答老师的提问,完全把自己置于了主体角色之中,而当老师面目冷漠,充满着一种厌烦情绪,甚至有些敌意味,学生的心理就会紧张,顾虑重重,注意力分散,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不敢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整个课堂气氛很不融洽,平平淡淡,好像死水一潭。这样的课堂很难吸引学生,自然无法使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自己情绪正常,才能有一个好的课题氛围,才能使学生由衷的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教法要灵活多样,不能“单打一”:有的热衷讲授法,搞满堂灌;有的片面强调精讲多练,搞题海战术;有的过分应用“发现法”,以致不管什么内容都离不开它。这些“单打一”的做法只能把学生置于从属地位。因此,要及时优化教法,积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但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首先都要定好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课前要干什么,课上应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就会精心准备。课上探究也要精心设计,由小组长统一组织,小组成员通力配合。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督促、协调、引导,及时了解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态度,必要时还可以参与到小组中,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在全班合作交流时,要引导小组代表把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疑问表达出来,然后大家一起点评、探寻解决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可做,不能出现无所事事、当看客的成员。这就需要课前分好工,全班分好工,各小组也好分好工,让全班学生、各小组成员都各担其责、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因为只有每个成员都有任务时,他们才会在课前积极做好准备,既准备好自己的内容,又积极了解本小组其他成员的内容,知己知彼才能配合的天衣无缝,这样就才能确保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进行。其实,每一堂课都是一出戏,科任教师就是编剧兼导演,学生就是演员,一出好戏需要好的编剧和导演,也离不开好的演员倾情演出,唯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戏演好。课堂上也只有师生齐心协力才能形成一堂生动的课、有趣的课、回味无穷的课、受益匪浅的课。
  三、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肩负的使命光荣,担负的责任重大。我们要主动放下身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以丰富的学识、厚重的阅历影响学生,始终用亲和、微笑面向学生。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识,凝聚新共识,使“快乐”始终成为贯穿课题的“主角”,师生在课题中都能感受到愉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认知进度上存在差异在所难免,我们对学习比较困难、感到吃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及时肯定他们的些许进步,逐步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过:“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能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以和蔼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学生就能保持最大的学习热情。比如,“你今天又有了新的进步”“你这个词语用得很棒”“你这道题的解题思路非常好”“你昨天的值日生工作做得很好,把教室打扮得很漂亮”“你昨天及时送脚踝受伤的同学到医务室就医,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善于发现学生进步的每一个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把表扬的话语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老师在关注他、关心他,知道老师发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他们的学习劲头自然更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更强,整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就形成了。
其他文献
【摘 要】沟通交流是现在社会交际活动的基础技能,语言表达行为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每位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备基础;幼儿教育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形成也都是集中在幼儿园教育期间;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必须要让每位儿童学会清晰的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与及与他人流利沟通,只有完成这个基本要求,幼儿才能够完美的进行幼小衔接;面对如此现状,如何进一步的挖掘幼儿语言能力,已经成了每一位幼儿教育工
【摘要】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义务教育,而化学是义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地位。化学可以被简单认作是一门中间学科,上面承接数学的理论依据,下面又结合生物学、遗传学等形成医学,化学不仅受数学影响,也不仅影响着之后的生物医学,化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学好化学是学好一切理学的前提之一。化学也可被认作是一門独立科学,很多化学信息都是通过直观实验后的数据分析而推论而出的,化学是一门生动的学科,能激发学
【摘要】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中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开始着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已经成为各高校、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希望通过设置相应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归根到底需要进入岗位当中实施幼儿教育的,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职业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会关系着
舆论来自于公众,是人类社会的自在主体,能形成强大的群体力量.舆论本身具有"道义"力量的价值评价,舆论的背后潜藏着公众对社会价值尺度和运行方向的内在要求.舆论监督是社会
以河南省西平县为例,结合地方志以及各部门行业志中记载的灾害历史数据,选取记载较为详细以及影响周期较长的灾害种类,对不同灾害在不同时段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从而总结
对导入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的大白菜和菜心植株当代和自交后代进行了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抗性筛选.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取食
【基金项目】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号GS﹝2017﹞GHB1251。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7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足,在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和弊病,大家都意识到了防止道德的滑坡和重塑人们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为此十八大后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诚信等为主要内
【摘要】小学科学裸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或者说,全面提高每一个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小学生 科学素养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69-02  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对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哲学的反思,是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
马尔库塞将由黑格尔开创、马克思改造过的辩证法解释为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否定的辩证法,并与实证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肯定性哲学及其现实变种做不妥协的斗争.寻找现实中可能的和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