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幽默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幽默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幽默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特洛夫曾指出: 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我曾向数名学生进行调查, 从中得出一个结论: 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教师掌握和应用幽默, 不仅有利于增进教师自身的教学情趣和魅力,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体验, 谈谈如何使幽默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1.幽默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幽默最主要的作用, 就是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学习。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 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 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 为教学服务, 为学生服务。事实上, 如果语文教师有幽默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制造幽默的地方比比皆是。“幽默” 是“有趣” 或“可笑”、“滑稽可笑”、“引人发笑”、“逗人大笑” 的。同样教学幽默也可以给课堂带来笑声, 带来愉快。课堂有了笑声, 学习气氛自然就轻松活跃, 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我在教《醉翁亭记》一课, 联系起学生的日常生活: “钓鱼之意不在鱼, 在乎山水之间也。” 同学们听后都会意地笑了。因为孩子们都喜欢钓鱼, 但他们并非在乎鱼是否钓到, 而是在乎游玩于山水之间。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心领神会, 立刻有了情感的共鸣。那么“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还需要老师过多地去解释吗? 不用说, 课堂气氛也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2.将德育教育寓于幽默的语文教学之中
  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 消除师生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减少不愉快的情绪; 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 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 教育教学更富成效。如在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常利用学生自我介绍的环节开展德育教育。学生们开始的时候往往面带着考验老师的神色。“老师, 我叫李尚武。” 我会说: 尚武, 尚武精神, 有男子汉气概, 但不能乱武; “我叫龙伟”, 我会接到: 这个名字取得好, 但劝勉你一句, “在生活中,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 都应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千万不能‘龙头蛇为尾’”; ……如此这般, 紧张的气氛渐渐和缓, 师生之间既增加了信任感, 学生无形之间又受到了教育。
  3.利用幽默的语言,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 使学生信服, 这不光要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更应有出色的幽默语言。一次测验, 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差, 当我发下试卷时, 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整个课堂像死一般的沉寂。我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灵机一动, 说道: “今天这节课, 我们改上音乐课, 下面, 我们共同唱一支歌, 郑智化的《水手》。” “哪怕风雨中这点痛, 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 为什么——” 同学们引吭高歌, 歌声顿时响彻云霄。每个同学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 不知不觉忘记了考试失败的伤痛, 课堂气氛一下变得活跃起来。我抓住机会进行引导: “你们知道郑成功的母亲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 叫‘失败’; 别忘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眼泪是欺骗老师的武器, 是懦弱的表现,只能让脆弱者同情, 我们应拭去眼泪, 重振旗鼓。” 学生陡然增强了自信。
  4.巧妙利用古诗词,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幽默依赖比喻、类比、拟人、借代、双关、歇后语等修辞手法表达出来, 从而增加幽默语言的效力。如上课时发现两位同学手挽着手, 我会问学生描写友谊的诗句有哪些。一部分同学随声附和,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情若在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接着说: “真是人生难得一知己, 高山流水遇知音啊。” 两位同学就放开了手。这样, 既提醒了那两位同学, 也没打断讲课的节奏, 还让大家体会了古诗词的妙用。无独有偶, 有一次两位同学上课讲话, 我示以眼神制止, 但仍然不停。我微笑着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 闲话不必那么多。谁道人生无再少, 下课之后再啰嗦。不敢高声语, 恐惊身边人。” 两位同学立即停止了讲话,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同学间的友谊得到了维护, 其他同学也感觉到了老师善意的批评, 听课更认真了。在学生出错、犯错时或出现突发事件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时, 借题发挥的效果最明显, 而且还能表现出教师的智慧和机智, 赢得学生的尊敬佩服。
  5.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释放自身巨大的幽默潜力
  幽默感和幽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一是要塑造幽默的个性品质。思想越乐观, 心胸越开阔, 就越容易产生幽默的言行。同时, 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 勤于思考, 逐步培养起敏捷的思维能力。
  二是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幽默的素材, 建立起自己的幽默资料库。善于从书籍资料及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取。在实际教学中, 积累的幽默素材一般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进课堂, 需要加工改造, 或创作。这样才真正达到与教学的和谐一致, 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幽默的力量。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 如学生缺乏幽默感, 会对教师的幽默无动于衷, 达不到幽默的效果, 起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幽默潜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 要做到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恰当运用幽默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课, 它能给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课堂中幽默教学的魅力, 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角色规范的把握和语言驾驭能力的高低, 笔者也竭尽所能在语文课堂中发挥语言魅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 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互联网对“业余者”进行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增权”。UGC模式的新闻渐成规模,并从边缘的新闻话语地带向中心地带逐渐演进,成为新闻场域日益重要的话语力量。本文从主体意识
通过对文资料研和大多健身的观察,就中长跑锻炼和身体素质的内在联系直行地分析。结果表明:长跑不仅是运动会中主要项目之一,而且日常生活中也是越来越多的人热衰于此。中长跑是
2013年微博用户增速继续放缓,用户使用率持续下降;国家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以及网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微博舆论场的公共性和正义性,微博秩序在规范中走向正轨;政务微博进入成熟期;微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是学生应该培养的基本语文能力,也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做到有机结合。新课标要求把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化为,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提高为外显标志的听说读写等
2018年5月23日至24日,国家民委副主任石玉钢率调研组到丹东市,就“兴边富民行动”进行专题调研.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高炜、丹东市市长孙志浩等参加调研.在丹期间,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近年来逐步在各医院相继开展起来.我科作为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试点之一,于1997年开始实施整体护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深深体会到整体护理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她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国内各少数民族的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年,产
心肌梗死(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