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教育模式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学前期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根据调查,现在学前期儿童由于营养和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身体发育普遍良好,但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焦虑和抑郁等,而这些心理问题大多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一些不良教育模式有关。
  这些不良的模式包括:对幼儿进行威胁、利诱、许诺、讥讽、漠视、溺爱、变相体罚、过分干涉等。
  一、威胁:招致行为不良
  对孩子进行威胁就是警告孩子再做禁止做的坏事,孩子听到大人对他说“如果你再这么干……”时,他并不一定理解“如果”二字,他只听到“你再这么干……”有时,他还当作“老师希望我这么干,否则她不高兴”。
  这种警告,它肯定引起孩子重复某种讨厌的行为。警告是对孩子自发行为的挑战,如果他还有点自尊,为了向自己和别人表明他并不胆小,他会再次犯错。如:xx班的小朋友正在吃饭,亮亮边吃边玩,老师制止他说:“如果你再玩,我就不让你吃了。”老师话刚说完,就听到“啪”的一声,亮亮的一碗饭就扣到了地上,教室里马上乱哄哄起来。这一切向老师表明:她的警告效果就是如此。正确的方法不是警告,而是应暗示亮亮,今天尤尤(亮亮的邻座)饭吃得真香、真干净。通过暗示,让亮亮为刚才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二、利诱:“如果—那么”的谬误
  “如果—那么”的谬误——这同样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家长明确地告诉幼儿,如果你这样(不这样)做,那么就会得到好处或奖励。如:
  “如果你吃了这碗饭,那么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上幼儿园不哭,星期天就带你去游乐场。”
  这种“如果—那么”的方式可能会偶尔刺激孩子奔向眼前的目标,却不能鼓励孩子作持续不断的努力,必然会导致孩子的讨价还价,并且不断抬高价码,还要有点小赚头,才可交换我的“好”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奖励的方式并不只有物质的,还有精神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希望得到物质奖励,一旦得不到就会灰心丧气。物质的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幼儿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这样会造成孩子对物质的追求,也会扭曲孩子的健康心理,从长远看,注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许诺:不现实的期待
  不现实的期待——既不应向孩子许诺,也不应要求孩子作出许诺。我们同孩子的关系应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上,如果一位家长必须以许诺来强调他说的话是算数的,那么等于承认他“未许诺”的话是不可信的。许诺,给孩子们增加了不现实的期待。家长给孩子许诺说,某天到动物园去玩,孩子就把他当作一定能办到的事。但实际生活中的事,有时会发生变化,孩子们就会认为是受骗,认为父母不可信任。他们会无休止地埋怨“可你答应过我的”。
  父母不应要求孩子,更不应逼迫孩子作出承诺,保证将来行为良好或者停止以往的不良行为。孩子作出的保证不是发自内心,我们不应鼓励这种虚假的做法。
  四、讥讽:一堵牢固的屏障
  教师与父母的冷嘲热讽,严重地危害了孩子的精神健康,而且,那些使人伤心、令人沮丧的话,筑起了一道使双方感情都不能逾越的鸿沟。
  “这件事,我和你说多少遍?你是聋子吗?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
  “你这么脏,你是在垃圾堆里长大的?你是不是咱家的?”
  “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
  尖刻的讥讽及刻薄的腔调,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意识,使孩子轻视自己,认为低人一等。造成孩子对自己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多愁善感;遇事退缩,不敢甚至不愿与人沟通;活动时因担心自己出错,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严重时容易造成学习困难症。
  对于孩子,激励的话语远远胜于冷嘲热讽。
  五、漠视:降低幼儿学习兴趣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玩具了……”
  在幼儿园里,经常有一些幼儿为了引起教师关注频繁告状,这种情况下采取忽视的教育方式有较好的效果。但大多数幼儿是为了向教师诉说心中的不满与委屈,以期待得到教师的重视。这时如果教师仍采取忽视的做法,会使幼儿心中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宣泄,郁积在心。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另外一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幼儿向教师提供成果展示情境中,当幼儿满心欢喜地告诉教师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时候,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应付式回答:“嗯”“知道了”等,甚至有的教师忙于手头的工作或与其他教师交谈,没有空理会幼儿,使幼儿的成功体验得不到成人的肯定,会逐步降低幼儿对成功的渴望,甚至有可能会降低幼儿的学习与游戏兴趣。
  六、溺爱:使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
  父母像保姆一样做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过惯了安逸舒适生活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上拖拉懒散,而且在学习上也不肯刻苦钻研,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难有立足之地。溺爱容易使孩子产生霸道和闭锁。如,遇到一点小事,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以求满足,长此下去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大心理。溺爱还会容易使孩子缺乏创造性。总之,溺爱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过分依赖与无能。
  七、变相体罚:导致自尊丧失
  当前,由于体罚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谴责,因此严令禁止,但仍有少数教师钻法律与道德的空子,对幼儿施以变相体罚。
  “吃得这么慢,站到后面吃吧!”
  “还没吃完啊,不吃了不吃了,收碗了……”
  统一规定进餐完毕时间,对于一些进餐困难的幼儿,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餐完毕,让幼儿去教室后面站着吃或没收食物。这样做,一方面会影响幼儿能量的摄入,不能够保证正常活动所需的体力,降低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罚站则会造成幼儿胃下垂,引起慢性胃炎等不适症状;另一方面没收食物和罚站,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导致幼儿在集体面前自尊的丧失。
  八、过分干涉:造成没有主见
  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子。给孩子制定好一天的时间安排表,逼他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给孩子定不符合实际的目标,使孩子没有自由活动时间,不得不放弃这个年龄段孩子本该有的游戏和玩耍,大大减少了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孩子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缺乏思维,做事没主见,人云亦云。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是造成孩子没有主见,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心理问题多表现为心情抑郁和焦躁。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和家长因为缺乏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不了解幼儿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可能一时会制止幼儿的一些不当行为,但却忽视对幼儿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层面的调整,使幼儿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提高,使伴随着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和指导,容易造成幼儿出现心理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尊重他們的意见和想法,加以引导。
  老师和家长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作为家长要多留点时间陪孩子,弥补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做学习型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鼓励孩子要学会自信;给孩子平等的生活,让他们学会公道;给孩子温暖的环境,让他们懂得关爱……只有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民間文化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具有民间自发性、传承性、民俗性的特征。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是,幼儿对本土民间文化知之甚少,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刻不容缓。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
期刊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的教育研究,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校改进为目的,既要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质量,还要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应
期刊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辅导员通常是一个人兼顾多个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干部就要发挥与辅导员共同管理班级的任务了。本文将探讨辅导员与学生干
《狩猎》是由托马斯·温特伯格执导,麦德斯·米科尔森、托玛斯·博·拉森主演的丹麦电影。该影片荣获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改编自真实的
期刊
《熊出没之奇幻空间》是2017年贺岁片,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要为孩子们打造奇幻空间。果不其然,这个奇幻空间神秘又奇妙,在观影过程中我不断听到孩子的惊叫和家长的笑声
期刊
要摆脱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弊端,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既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也需要积极地整合教学资源,扩展教学内容,将教材体系很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学习
县级普通高中相比于城市高中,有很多的不足,且教师大多是普通本科学历,在较差的整体环境之下,优秀教师往往离开当地而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根据县级普通高中教师流失的四种情况即
分析了少数民族预科主干课之一—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数学课程应该与其他课程一道互相辅助、相得益彰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减少由于刚入大学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放开,学前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空前繁荣,特别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但随之带来的是入学新生基础参差不齐。以数学分数为例,该专业的平均分数在80分左右(满分150分)。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数学教学,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困难。许多授课教师也反映数学课比较难上,学生积极性不高。从幼儿园了解到,新进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