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形象性习语的国俗语义对大学英语教学意义之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的英语教学如火如荼,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与之前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相比,实现了很大的跨越。这一點从如今的幼儿英语教育就可窥见一斑。但在漫长的教改之路中却少有人提及国俗语义教学,这反映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欠缺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在同样拥有漫长历史的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璀璨多姿的形象性习语是其精华所在,因此本文欲探讨英汉形象性习语的国俗语义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希望引起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国俗语义教学的重视,为改革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尽一份微力。
  关键词:形象性习语;国俗语义
  一、 前言
  始于2003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迄今为止已近十四年。在这股大潮流的背景之下,全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反思一条既适应如今实际国情,又适应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之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几年改革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一大改的节奏。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部分增加了新闻和演讲,翻译和作文的难度较之前些年也大幅度的增强。还有部分专家近两年提出了学术英语教学,无不反映出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英语教学从最初的重视学生读、写能力到重视读、写、听、说、译能力确实实现了伟大的跨越,适应了时代的呼声。我校自英语系成立以来,也始终在积极努力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的一条改革之路,最初试点大学英语自主选课制,后来进行试点班教学,然后是建立网络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平台,再到现如今积极探索一条学术英语之路,处处可见我校及我系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的重视。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发源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反映着其所在文化的特征。在中国,汉语习语反映了汉民族在特定背景中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及态度,记载着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同样,在英美国家,特定的历史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英语习语的形成同样与英美渊源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息息相关。比较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实际上就是在比较两种文化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成果。对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两类语言的精髓有着深远的文化及学术意义。
  二、 英汉形象性习语国俗语义简析
  国俗语义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根据本人多年的国俗语义学习及大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个人认为,在当前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地球村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国俗语义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之意义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国俗语义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及听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国俗语义教学的了解,而国俗语义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学功底,又要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既要熟悉汉语国俗语义,又要对学生母语的国俗语义有所了解。如何加强第一线教师国俗语义的教学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大英一线教师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特意选取了两类典型性习语,即地理气象习语和爱情习语,通过大量的相关语料,分析其国俗语义差异,并探讨其内部原因。
  1. 英汉习语中地理词的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无论是中国还是英美国家,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例如北极地区有个民族叫因纽特,他们的语言中表示“雪”的词汇特别丰富,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北极这种极寒的环境中;在英国,表示“鱼”的词汇也异常丰富,这与其所处的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词的内涵意义也会截然不同。例如,汉语的“东”和英语的“west”在两种文化中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国俗语义。在英语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习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
  只有先弄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才能解这个习语的含义。英国的地理环境下,东风是指从欧洲北部吹来的寒风,而我们国家的东风则是从东海岸吹来,因此其内涵反而与中国的西风相近。由于地理气象的不同,也就赋予了汉语的东风和英语的西风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在汉语中,东风才相当于这种意义上的春风。比如:毛泽东的“西风烈,长风雁叫霜晨月”。这些诗词的东风都是春风之义。在英语中,具有同等意义的是“west wind”,正如:“A right easterly wind is very unkind。”因此,我们也可明白为什么诗人雪莱要写的是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了.
  因此,虽然没有想中国人偏爱“东”一样,英美人对“west”确实有着浓烈的情感。
  2. 英汉习语中爱情词的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爱情观大概是中国封建道德和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最明显的矛盾。这种爱情观的截然相反也反映在英汉习语中。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历来反对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是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个媒婆九个谎,一个不谎喝粥汤”“娶到的媳妇买来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媒人口,无量斗”。在封建社会,婚姻是义务,根本谈不上爱情的结晶,甚至毫无爱情可言。那时候的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一而终,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获得贞节牌坊对于古代的女人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否则会受到族人非常严重的惩罚。封建时代的女人甚至在结婚之前不能见丈夫。
  而在西方国家,早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追求人性的解放。提倡自由恋爱,追求爱情至上。如: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Love laughs at locksmiths.(爱情嘲笑锁匠,因为爱情是锁不住割不断的);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绝不会过时);True love is giving,not taking.(真正的爱情是给予,而不是索取);True love shows itself in time of need.(真正的爱情在需要的时候表现出来);Where love is,there is faith.(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有信任);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初是自由爱情,再发展到爱情至上,甚至泛爱,为了获得的爱情,人可以选择不择手段。这些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爱情道德观念也在习语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如: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恋爱和战争时一切皆正当); All strategie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再之后,拜金主义在爱情中也风靡开来,如:Marriage is lottery.(婚姻如抽彩);No money,no honey.(没有金钱,就没有甜蜜)。综上所述,通过比较英汉气象地理词和爱情词的国俗语义的差异,可以不难感受到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情风俗,习语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习语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国俗语义教学,可增加学习者对异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克服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障碍,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对某些语言的误解或语言运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国俗语义的研究不仅会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翻译、跨文化语言交际都大有裨益。它对提高语言使用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英汉形象性习语产生差异的原因
  1. 英汉形象性习语的差异可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在对世界的认识方面,西方人眼中的宇宙模式是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而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这种具体的世界观会让西方人用清晰的概念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认为宇宙就是存在。然而,中国虚无、气化的世界观则使中国人以模糊的视野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当面对残酷的,无法把握的自然界时,他们就希望借助于虚幻的神武和神力来征服世界。而价值观是任何社会和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在价值观上面,我们会很容易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多以伦理为依据,而西方的文化则多以事实为依据。中国人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奉行“礼之用,和为贵”的传统思维观念,因此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胜于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自古就存在,因此早在北宋,范仲淹就留给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而与中国文化正好相反,在西方,一直以来推崇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如:“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这种社会信条在西方社会中习以为常。这跟西方国家的社会及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如,中国的封建伦理观念是“尊义在前,卑义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习语中得以大量的体现,如“男尊女卑”“妇随夫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英语中类似于这种教导女子的“三从四德”的习语却少之又少。而无论东方的价值取向还是西方的价值取向,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反映。
  2. 英汉形象性的差异可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
  自古以来,不同民族的语言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绽放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如汉民族自古喜欢红色,而西方人则由于斗牛的文化传统常视红色为不详危险之色。如:“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誉为“令人恼怒的东西”。再如西方新娘结婚穿白色婚纱表示纯洁、美丽和高尚。而在中国,由于佛教的影响,办丧事时的传统是穿白衣,戴白帽,系摆腰带或胸配白花以示悼念。
  再如,在数字习语中,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数字“六”“八”及双数的喜爱以及对数字“四”的忌讳。西方人对“三”“七”的钟爱和对“十三”的避讳都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正是由于不同民族的心理的差异,英汉习语中数字,颜色,气象地理,爱情词的喻义才有如此大的差异。
  3. 英汉形象性习语的差异可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汉语中有关农业的习语特别丰富,其内容更是涉及农事的方方面面。如:斩草除根、土生土长、卷土重来、瑞雪兆丰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等等。而英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渔业自史至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更是曾一度领先世界,如: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In a calm sea,everyone is a good pilot.;all at sea;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两个民族完全不同的地理与生态特点在英汉习语中都得以大量体现。
  4. 英汉形象性的差异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情风俗和历史传统
  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产生于民族中,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情风俗的影响。有许许多多的国俗词语是在各个民族独有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渐渐产生的。此外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统治了中国人民2000多年,封建文化对中国社会以及中国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西方国家遭受封建统治的时间相对较短。中国的老百姓在旧社会受尽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对统治阶级深恶痛绝,因而产生许多深刻揭露封建制度丑恶现象和反对官僚统治的习语。如:“官架子”“打官腔”“官官相护”“土豪劣绅”等等。在现代社会,由于少数的干部有腐化问题,也随之而来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关系”“后门”等。由于不同的民情风俗,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历史传统,这些词对于西方人来说常常是不知所云。
  四、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套极其复杂的工程,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还是主要侧重于语言教学,对国俗语义教学,文化教学关心甚少,但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勢下。国俗语义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并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语,是人类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习语表现力非常丰富,是语言中的精华和瑰宝。它如同一面镜子,生动形象的反映着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生活哲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心理状态。因此,要认识了解习语的本质,应该把习语放到广阔的人类社会活动的背景之中去研究考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活动来考察,这种考察不仅会使我们更能深入的领会两种语言的奥妙,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使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源源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综上所述,不同的语言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染上民族文化的特色。这便产生了独特的国俗语义。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仁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申荷水.2001,《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5]申小龙.2003,《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6]孙鼎国.1991,《西方文化百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7]王德春.词汇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8]王德春.汉语国俗词典[Z].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9]王德春.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略论[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0]王德春.国俗语义纵横谈[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1]徐启华.词义与翻译[M].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2).
  [12]赵爱萍.浅谈词义的褒贬[J].福建外语,1995,(3).
  [13]庄和诚.英语禁忌语刍议[J].现代外语,1990,(2).
其他文献
在我国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西部一些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却日益突出。据报道,贵州省望漠县县乡两级债务已高达1.56亿元,县财政只能保工资,勉强维持运转。而在甘肃省静宁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陕西民办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要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技能带教老师,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设
法位学(Tagmemics)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结构主义语法流派中派生而来的一个语法流派,它提供了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并力图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本文对法位学理论的基
摘要:加拿大学术英语考试是比肩雅思和托福的出国考试。它是由加拿大自主研发,结合北美大学一年级考试的基本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对有留学需求的学生设置的英语能力测试。这项考试注重学生英语能力尤其侧重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考察。该考试的培训模式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和实际英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将恺尔考试技能的培训与英语学科教育的教学相结合能够取得很大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恺尔考试;学术英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记录历史、珍藏记忆、传承文化的社会重任。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管理档案的方法和原则讲求科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依据,使有价值的档案更加科学地管理,也使档案的利用需要得以满足。因此,本文对档案保管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以及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档案保管 安全防护 保管措施 管理制度 标准化 规范化 档案  [中图分类
“大江·观澜——第二届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于2015年12月1日上午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比利时、
跨文化态度是指人在跨文化交往中处理本、异文化之间关系的态度。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跨文化态度,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母语文化与异国文化可能会有异同,需要从多重角度判断和理解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用于复杂基因组组装的技术方案。课题研究内容包括:①基于对复杂基因组各类情况的理论模拟分析和实际数据检验;②编写实现解决高重复度、高杂合度基因组组装
采用再生热释光法对来自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的 39个老红砂样品进行了测年 ,其年龄约在 0 9~ 6 8万年之间 ,表明闽粤沿海的老红砂是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风成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