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外观察 提高科学素养

来源 :开心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的科学教学来看,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实验基本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任务。但课外的观察探究实验,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关注,很多时候成了一句空话。学生的课后观察实验记录是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对于现状的观察,我们作出持续观察记录不能很好完成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从教师方面看
  (1)缺少正确的课堂引导。很多科学教师都是兼职的,流动性较大,对于科学不够重视,在课堂中能完成实验已经不容易,对于课后的观察实验布置了任务,看学生完成的很少,也就随之任之。对于专职的科学教师来说,课后的观察实验虽然能布置好任务,但是由于科学课不是每天都有,平时也很少去教室,所以难以提醒学生。
  (2)教师对后续活动缺乏监督和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课外探究活动没有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没有在学生心中生成任务或是兴趣,没有促使学生形成课外探究的行为习惯,只是给学生一个参与课外探究活动的提醒,在后续活动中缺乏一定的监督和适当的评价,导致学生行为的无目的性,使课外探究活动成为了一句空话。由于是课后的观察实验,教师很难看到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思考的过程,难以及时的评价和指导。等学生完成实验时,由于课程的关系,可能很难抽出时间来对每位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这样的研究往往不了了之。
  二、从学生方面看
  (1)时间较长,容易遗忘。课后的实验不像回家作业老师会催着交,学生往往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后就遗忘了观察实验。难以长时间的持续实验。由于儿童发展的特殊性,他们较难对某一件事由持续的兴趣,要坚持完成,本就不易。
  (2)家长的不重视。很多家长尤其是在农村,对于语文数学的作业看的较重,当学生要观察一些绿豆芽或者养小金鱼的时候,总会觉得是“不务正业”,缺少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研究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
  (3)材料的限制。有些实验需要学生课后去寻找实验材料,收集资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身边的条件较难完成实验。
  (4)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课外探究活动部分内容跨度太长,受外界影响因素太多,不仅影响了活动本身的连续性,更使学生产生畏难、畏烦等不良情绪,导致学生探究兴趣下降,动机减退,如果此时教师不及时加以鼓励、指导,就会使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尝试改变:
  (一)教师方面
  1.激发兴趣,正确引导
  在探究性科学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它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当然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在进行课外观察记录时,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教师大量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可靠的协助者。
  (1)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小学生兴趣持久性不强,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由于认知水平、能力等限制,很可能遇到问题就不能深入研究下去,此时教师应该适时加以鼓励和指导,为学生的观察、研究搭好脚手架,指导多一些,也可以确定一个任务,让多人合作或单独探究同一活动,等到学生适应了课外探究的过程以后逐步放手,再让他们各自进行活动,引导学生课外探究是一个慢慢从扶到放、逐步培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每次探究活动,都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刚开始时,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先让学生们讨论设计简单易行的活动计划,采用图画加文字的记录方法,使他们逐渐掌握课外探究的基本步骤,初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并对探究中的某些情况有所预测。
  2.创设环境,完善评价
  (1)创设课外探究的良好环境。对于学生课后的观察记录,教师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外,还要发动各方力量,创设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良好环境。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条件。比如制定个性化的实验记录表。
  由于现在科学课本的循环使用,而作业本上的记录表又过于简单枯燥,学生需要填写的内容参考较少,一般都是表格的形式,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应该多花些心思,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填写的记录表,用一些学生喜爱的图画或者文字,使学生很有兴趣将它填满,促进学生持续的记录。并能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记录习惯,并且便于携带。同时由于小学生年级的限制,特别是三四年级,尽量可以用图画附加文字的方法进行记录。在记录纸上还可以加上老师的一些提示和鼓励,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老师又不在时可以得到指导和激励。
  (2)及时评价,奖励促进。在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反馈,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因为学生在课外探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此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质疑,引导、启发学生想办法解决。
  (二)学生方面
  (1)控制时间,调节难度。一般长时间的课外研究观察不能太过频繁,不仅让学生厌烦,也没有这个必要。一般一学期做好一两项即可。对于一些需要超过一周的实验,可以适当调节难度,控制好每天需要的时间。
  (2)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好家校通等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或者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尽量利用学具带等学生有的材料。尽量选择学生学具带中有的,或者方便找到的材料,减小实验材料的难度,让学生能保持实验的热情。
  (4)细心引导,改善不良情绪。探究活动时间不宜太长,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支持能改善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教育,作为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不论是进入大学还是进入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搞好高中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负责,是对大学高等教育负责,是对社会负责。“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交际能力、增加文化积累,同时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而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再是单一说教,而是要形成师生互动。  【关键词】新
期刊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我们不禁感叹:生活多么美好!可是,你可曾看见:多少鲜活的生命,血洒车轮!多少失去亲人的人,痛哭失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交通运输日益发达,街上的车辆摩肩接踵,因此而产生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交通安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须时时刻刻重视的问题。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2011年11月17日,当华灯初上的时候,许多人吃过晚饭,漫步在忠县滨江路,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
期刊
动词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动词。非限定动词是指那些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的动词形式,它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非限定动词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不受句中主语的数或人称的制约;它们不能独立地表示出自身动作发生的时间;但它们都有语态的变化,并且有一般式和完成式等区分。动词不定式除了具有非限定动词的这些共同的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的功能和用法。其形式与用法是最为繁杂的语法项目之一,尤其是一些特殊形式,我们在学习
期刊
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文化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又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1)激发内在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经过中考的洗礼,正处于充满激情,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年龄,这是对学生进行
期刊
【摘 要】 合作学习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1997年,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落实 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考的影响以及历史教材改革的滞后性,导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点仍然普遍存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应当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大胆改革,探索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教材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主体作用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它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对《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笔者通过自己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经验,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并试图找出存在的问题、制约学生阅读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中高段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对
期刊
【摘 要】辨析工具书的注释与汉字的构形,推断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中“陪”字没必要通假为“倍”。  【关键词】“陪” “倍” 工具书 汉字构形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语文必修》)《烛之武退秦师》中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教材注释为:“陪,增加。”很多人对此有疑议,本人也曾怀疑是不是该注而没注的通假字?理由:  (1)《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这两部最常用的工具书“陪”字都没有“增加”的义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