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是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的梦想。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中国夢;人民群众;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14-02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让本来就封建落后的中国更加满目疮痍。这段让中国人民受尽苦难,历尽沧桑的屈辱史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走向富强和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努力奋斗。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以“复兴之路”为主题的展览时,第一次明确的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的信心。把握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对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中国梦,发挥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在2013年的讲话中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做出了简要的概述。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这段话就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我们的国家富裕、强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也是共同富裕,实现我们国家大多数民众的共同富裕就成为了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国家也在极力出台政策,实现由“国富”向“民富”的转变。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让中等收入者群体在社会中占大多数,减轻低收入者的社会压力,激活社会的活力,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我们要立足目前中国的国情,走中国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就要求我们必须做的国防强大、经济强大、科技强大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民族振兴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振兴以促进世界伟大发展的雄心壮志。”[2](P.89)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满目疮痍,人民饥寒交迫,饱经沧桑。无数仁人志士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李大钊提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亿万人魂牵梦绕,不懈奋斗。实现民族振兴,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挥我们的大国作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警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民族富强,人民才能幸福。
  人民对于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人民对于幸福的追求确实是永远不变的。企业家眼中的幸福是:企业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学生眼中的幸福是:学习成绩优秀,达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度;农民工眼中的幸福是:工资不被拖欠,有个满意的收入……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人民幸福,国家才能强盛。让我们的国民得到社会的各项保障,党和政府在法制和制度上更好的统筹安排,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提高人民的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自强不息、善良正直的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强盛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理想。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企盼。中国梦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更是几代中国人毕生的愿望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的为人民造福。”[3]“人”无疑是中国梦中最关键的要素。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当人民怀有梦想,国家梦和民族梦才能有实现的基础。如果没有孙中山等一批向往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受尽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和落后腐朽的政治制度的折磨,怀揣着独立自由,推翻封建帝制的梦想,并为之不懈的奋斗,也就不会有当初的中华民国,清政府的统治也就不会结束。如果没有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向往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怀揣着解放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实现民主的梦想,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国家梦破碎,人民梦难圆,当国家的梦想破碎了,人民的梦想也就难以实现了。1840年,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尘封了百年的清朝大门,一场场失败的战争,一个个割地赔款的条约,大清王朝的梦碎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梦也随之不复存在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当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彻底的击碎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想。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民的梦想汇聚而成的。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随之而来,人们对待国家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都是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样,也是中国梦着力要实现的目标。人民的教育梦,是要保证学有所教;人民的收入梦,是要保证劳有所得;人民的健康梦,是要保证病有所医;人民的保障梦,是要保证老有所养;人民的安居梦,是要保证住有所居。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每个中国人最朴实的梦想,是保证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五有”也就是中国梦要实现的目标。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奋斗和努力都将为中国梦的实现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国际歌》中的一句歌词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且也给出了答案:是我们劳动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二大”开始,就提出群众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愿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足以见得人民群众在我国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现如今,全体中国人民正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才能,使全体人民朝着我们共同的目标稳步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一个国家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要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的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加强思想教育,做好群众工作。在发展中凝聚力量,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我们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国家伟大复兴的愿望才能更加快速的实现,人民群众才能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梦想就有希望。俗话说,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我们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奋斗下不断前进。历史也证明,我们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奮斗,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幅中国共产党勾勒出的美好蓝图,正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迎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2]王英梅.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 社,2013.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3-03-18.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速成识字运动,内因主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外因则受苏联等国家扫盲运动热潮的推动。其间,中共中央西南局围绕速成识字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使速成识字运动在工人间逐步展开,并走向高潮。速成识字运动由口头到实践、由纸面到落地的过程,宣传与动员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识字组织结构的设置、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识字后的巩固与继续学习等因素,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整
普光地区地表为复杂的山地,高程变化较大,介于200m-1400m之间,最大高差近1200m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对比试验,我们采用了一套综合手段解决静校正问题。最终处理剖面信噪比较高,地
【摘要】本文分别从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以及价值诉求四个角度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习近平;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
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了48份基础抗源与47份改良抗源的抗瘟性及农艺性状的总体差异,并对这95份供试抗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抗源与改良抗源总体上抗
以7个中国稻瘟病鉴别品种、日本清泽系列13个单基因品种及9个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四川省2004~2005年不同地区杂糯间栽田间杂交稻、檑稻上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及其交互侵染作用。
从发生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的黄喉拟水龟肝、肺分离到一革兰氏阴性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验分析,结果与报道的摩根氏菌一致。采
摘要:从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内容,以大规模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反腐败斗争。这场反腐运动有效地遏制了在中共成为执政党初期部分行政人员因政治身份变化而产生的腐败现象,巩固了新生的中共政权,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运动反腐”;成效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事实上的执政地位没有得到凸显,随着党的施政纲领逐步推进,以各民主党派为主要成员的政协会议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在下降,各民主党派在党的政权架构中的作用有所减弱,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党际关系出现嫌隙。八大的召开正式明确了党的执政地位,并确立起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党际民主方针,为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客观上也为各民主党派帮助党进行执政党建设创造了可能。随
利用重庆地区27年(1978~2004年)的粮食实际产量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从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百分率着手,定义了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减
从劳动异化到商品异化再到符号消费的异化,这个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劳动的异化决定了商品的异化,劳动异化是生产环节中的发生的异化;消费异化是消费环节中发生的异化现象,商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