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价值观念、人际交往、道德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一些观察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网络 中学生品德 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媒体,它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客观地讲,网络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交往范围、舒缓学习压力、促进青春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它的不良影响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北京青年报》对中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有60.7%的中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34.1%的学生利用网络找朋友聊天,剩下的则主要关注影视动态、体坛动态和新闻。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我们期望的那样——查找学习资料,而是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可见,如何降低网络对学生道德建设的不良影响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二、网络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1.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念混乱。
  网络如海洋,里面的大量信息没有经过筛选,都呈原始状态,许多思想观点与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严重背离。中学生道德观念尚未成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缺乏,根本无法识别良莠。面对应接不暇的网络文化,他们在没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和有选择地接受之前就已被同化,或者陷入混乱和困惑①。错误且多元的价值观念致使中学生思想混乱、是非不分,进而对中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行为、道德自律性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学生之所以出现集体主义思想弱化、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等现象,与网络的不良影响是分不开的。
  2.导致中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人与人之间靠数码和化名来判断身份。中学生迷恋其中,充分享受“自由”,有苦闷可以在网上倾诉,想交流可以上网聊天,想发泄可以上网打游戏,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谁,一切都在虚拟中。这种虚拟交往正好满足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使他们获得交往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中学阶段正是正确交往观的形成时期,如果中学生将虚拟中的人际关系等同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那么他们一旦回到现实必然感到不适应和孤独,表现出紧张、冷漠,逃避现实,无精打采,情绪低落,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等情绪。长此以往,会造成信任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导致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在虚拟的世界里,你就是主人,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没有成人社会里熟人圈子的约束,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不道德行为:编造谎言,欺骗网友;男生假扮女生,寻求刺激;盗用别人的账号,危害网络安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社会环境或道德情境中的道德信念的外化,道德行为与人长期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缺乏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中学生来说,长期沉迷网络环境,其道德行为极有可能失范,而一旦失范,就会触犯法律,最终沦为社会的罪人。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听之任之,必须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
  我们应该引导中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明确网络道德要求: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的网民;诚实,尊重他人隐私;不利用网络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明白网络行为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告诫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不要忽略他人的权利。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许多中学生上网时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网络陷阱”,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网络安全知识。为此,学校要普及网络知识,教会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术、安全上网、增强网络免疫能力等,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比如,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告诉网友;不与网友见面,如果见面一定到公共场所等。
  2.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
  据有关调查表明,不少教师的网络技术落后于学生,还有些教师甚至是“网盲”。教师如果连最基本的网络知识都不具备,怎么能引导学生呢?也就更谈不上利用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了。教师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势在必行,教师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技能,随时了解互联网中各种动态,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筑起家庭的第一道防线。
  相比较而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喜欢在家里上网,为此,抓好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除了应该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外,还要随时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努力做到上网与学习两不误。还要对孩子上网进行必要的监督,努力消除网络的不良诱惑。如电脑不能单独放在孩子房间,而放在家庭的公用区域。对家用电脑中不宜青少年浏览的内容或网页进行加密处理等。
  此外,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动用社会力量加强对盈利性质网吧的管理都是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我想,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认识到问题的严肃性、紧迫性,就一定能拿出高招,充分发挥网络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促使中学生安全、有效地利用网络,健康成长。
  注释:
  ①吴慧芳.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建设.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袁圣东.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探索.安徽教育学院,2004,第22卷(4).
  [2]李立.教育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第3卷(8).
  [3]沈茂德.关于德育观念与德育行为的追问.人民教育,2013(6).
其他文献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这一模块内容主要针对文科生,这类学生因为化学基础差、抽象思维能力弱等多种原因对化学学习有畏惧感而选择学习文科,将不参加高考的化学课边缘化,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生活素材,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和活动,充分调动
摘 要: 作者对初中生物中重要概念的教学作了探讨。首先,明晰“重要概念”;其次,利用概念图等方法梳理知识点;其次,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最后,开展探究实验。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重要概念 教学方法  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从导入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习题的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sign of the effectiveness
摘 要: 初中化学新课改要求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兴趣是关键,让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和保障,本文从情感、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教授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机体,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重要的一条,是她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前进的.党经常根据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员的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使之在新
摘 要: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有其存在的原因。本文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剖析其原因,重构校园文化:确立办学新理念,更新治院思想;“以文化人”“以人化文”,形成南化院的“小气候”; 以职业性(技术性)向度为切入点,培养职业精神,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化缺失 文化重构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化院)在2013年6月中旬刚刚完成了人才培养评估,绝大多数评估指标
目的:探讨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8.06至2020.01时期内诊疗的自然分娩初产妇共93例,划分为常规组(46例)和助产组(47例).常规组使用
目的: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8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27)和观察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是一本集合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精华思想的一本文集.该书摘录了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的至理名言.他们在总结古人教
目的 探讨匀速保温灌肠法对老年患者灌肠有效时间的保留及舒适度改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我科60例肛门括约肌松弛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