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头发

来源 :新概念·英文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家南阳台飞来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好看的鸟儿。起初我没注意到它,因为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已经让我焦头烂额,无暇亲近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至于打篮球,上网PK游戏,听MP4,想都不敢想,偶尔躺被窝里偷摸给同学发条短信,还会被妈妈的火眼金睛发现。后来,那只鸟儿似乎因为长久无人欣赏它的美丽,竟不甘落寞地拍着翅膀扑棱棱地蹦到我的学习桌上。歪着小脑瓜看着我。多可爱的鸟儿啊!我瞪圆眼睛与之脉脉对视,同时还不忘将五指叉人浓密的发丝里,轻轻梳理着。“头可断,发型不能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这是我上初中之后疯狂追求的目标。
  “子归,你想当长毛兽啊?”妈妈说话永远不顾及我的感受。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妈呢!
  “我的头发不长,你上我们班看看,男生全是这样的发型。”我指着墙上一张巨幅海报说。
  海报上林俊杰一袭白衣,在炫目的舞台上劲歌热舞。我喜欢收集林俊杰的海报,这张是JJ在上海巡回演出时我求表姐不远万里捎回来的。
  我说的是实话,我们班男生清一色JJ发式——刘海长垂,几乎盖住眼睛,头顶几撮则桀骜不逊,根根直立,鬓角斜剪顺延成飘逸的燕尾式。
  妈妈谨慎地把敷在眼睛上的纱布条取下,她刚割完双眼皮,看海报时眯眯着眼,端详半天,问:“这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险些晕倒!惊呼道:“妈,你也太孤陋寡闻了!”
  “今天周六,必须把头发剪了,不然的话,我不客气。”妈妈向我下了最后通牒……
  妈妈说的不客气,我从4岁就开始刻骨铭心地领教了。我打小就护头,只要进了发廊,理发师将白色围布往我脖子上一搭,电推子嗡嗡一响,我就开哭。任妈妈怎么哄也哄不好。玩的,吃的,买一大堆,我看都不看一眼,直哭得尿湿了裤子才肯歇歇气,那时往往头发才剪一半。为此妈妈别出心裁,到该剪头发时,就趁我睡着偷偷下手,等我醒来发现自己的头发短了也早已是晚三秋了。最让我气愤的是,如果妈妈手艺娴熟,头发剪得像那么回事也就罢了,可偏偏不是这样,“头发剪得跟狗啃似的”,(奶奶原话)。尽管4岁的我不知道啥叫美丑,可有人知道。我乐颠颠地跑去找丽达玩,一会儿就哭着回来了:“丽达不和我玩,嫌我头发难看,像只翻毛鸡。”妈妈不哄我。反而强词夺理,说:“谁让你护头了,由你的性儿可完了,人类还不得退化到穿马褂、留辫子的年代去啊!”
  等我上小学懂事了,再去剃头时虽说还有些露怯,也终能勉为其难地坐在椅子上让“大众发廊”的李爷爷把头发剃完。可我嫌他手艺欠佳,总不满意。说心里话,这怪不得李爷爷,要怪就怪我妈,把我生得那么与众不同:小小的脑袋上居然长了3个旋儿,中间两个不太明显,被头发盖住了。显眼的是脑门正中那个溜圆的旋儿。李爷爷剃头时从不动那个旋儿,头发实在长了,拿电推子潦草地荡两下,他说旋儿是宝地,不能随便动。所以他给我剃的头,旋儿上的头发总比其他部位的头发长几分,发丝不仅倔犟地支棱着,更有趣的是那旋儿顺一侧扭成一个溜圆的涡,怎么看怎么像一朵永不凋落的菊花,更像笨拙的鸟儿因时间仓促而草率搭建的窝窝。
  一天,我惹丽达不高兴了,她尖着嗓子喊:“一旋儿横,俩旋儿拧,仨旋儿打架不要命。”丽达竟然公然挑衅,我岂能装熊。于是我提提裤子,挥舞拳头冲上去,一副不要命的架势。丽达吓得边跑边喊:“臭美吧你,还菊花呢,分明是家雀窝,说不上哪天家雀落上面拉一泡屎,拉你一脸呢。”至此,我格外不喜欢这个让我无端受辱的旋儿,所以再去剃头时,我坚决要求李爷爷务必把旋儿剪短,不是普通的短,是精短,基本上是板寸。
  上了初中,我不再剪板寸,跟其他男生一样蓄林俊杰发式——刘海长垂,几乎盖住眼睛,头顶一撮直立,鬓角斜剪成飘逸状。我狂热地收集JJ的所有资料,他喜欢的食物:醉虾、白饭、生鱼片;喜欢的颜色:深蓝、黑、白;讨厌的事:做错事、被欺骗……这还不算,我还模仿他的歌声,可惜天生唱歌跑调的我,将一曲情意绵绵的《江南》唱得支离破碎……
  “今天周六,必须把头发剪了。”妈妈见我手拄下巴不说话,再次强调。
  我斜睨了两眼又把纱布条敷在眼睛上的妈妈,心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她能割双眼皮,却不允许我留JJ发型,哼。太不公平了!
  其实妈妈长得挺漂亮,白白净净,细眉细眼,有一种古典美女的优雅气质。不知为什么,前几天她毫不犹豫地走进美容院,割了现在很流行的欧式双眼皮。要知道,妈妈切菜不小心碰破了手指,都会大喊救命呢。而今居然有胆量割双眼皮。不可思议!
  奶奶知道后,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这世道变了,单眼皮能变双,塌鼻子能垫高,怪事!”说完。往手心吐两口唾沫。抹在银发上:“我出嫁时,想擦点粉都没有,用锅底灰描眉,真是没法比啊!”
  在妈妈的“威胁”下,我不情愿地来到李爷爷的发廊。发廊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几把漆色斑驳的椅子无序地摆放着,地上的碎发东一绺,西一撮。靠东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面发乌,照人不甚清晰。最显眼的是里面那张老式太师椅上躺着的一位中年男子,李爷爷将一条热毛巾敷在男子脸上,三四分钟后,轻轻将皂液均匀地涂在他的面颊、唇周。然后李爺爷撸起袖子,手握传统工具——剃胡刀,在他的脸上匀速动作,中年男子双眼微闭,很享受的样子。
  显然,发廊的设施与李爷爷的手艺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半小时之内,没有一个年轻人光顾发廊,只来了两个上了年纪的,看他忙着,就走了。其实我也不愿意来。我讨厌李爷爷那像抹布一样肮脏的围布。讨厌他口腔里散发出的那股浓烈的大葱味。没办法,妈妈认准了李爷爷这儿,说李爷爷人实在,价格便宜,别人收10元,李爷爷只收5元。
  我告诉李爷爷,照我原来的发型剪,短一寸就行。
  李爷爷举起电推子,围我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敢下手,“我可不会剪你这发型,剪不好,你妈还不得把我吃了”。妈妈的刀子嘴在左邻右舍是出了名的。
  我巴不得李爷爷说这句话呢,他果真上钩了。其实这是一个被逼无奈的小阴谋:我知道李爷爷不会剪JJ这么时尚的发型,就故意让他剪,李爷爷生怕砸了自己的招牌,就得让我去别的发廊,等生米煮成熟饭。妈妈当然饶不了我,到时候我就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不剪,是李爷爷不会剪。
  攥着妈妈给的5元钱,我直奔阳光发廊。阳光发廊是丽达的表哥开的,班上的男生都到他那里剪头。路过广场时,我看见许多人正聚堆观望,一个吉他歌手正在唱歌。我注意到他的头发几乎要遮住脸上的墨镜,真酷啊!这样的吉他歌手在城市的公园、地下通道、天桥等地随处可见,他们奇装异服,打扮另类,旁若无人地面对滚滚人流和弥漫的灰尘,毫不吝啬地挥霍自己的噪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 尽情释放自己,张扬美好的青春。他们的演唱在同龄人那里总能得到掌声,叫好声,以至脚下帽兜里的零散纸币都积极地冒出来。我伸着脖子往里挤,不小心踩到了一位老爷爷的脚,他看看我的头发,再看看歌手的头发,冷着一张脸说:“这都是哪来的山猫野兽!”他嘴上这么说,却又不走,仍转着圈看。我怀着仰慕的心情把5元钱放进了吉他歌手的帽兜里。歌手依然忘情地唱着。修长的手指疯狂地弹拨着琴弦,根本没理会我的举动。
  现在我身无分文了,有更充分的理由告诉妈妈为什么剪不了头发了,但我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弄不好妈妈会变本加厉魁我一顿。
  到家时,妈妈正在跟爸爸网上视频。爸爸长年在大西北工作,勘探开发天然气,我们之间的沟通大多靠网络视频。爸爸见我走过来,很兴奋,说:“儿子,快过来,让老爸瞧瞧。”平时我和爸爸最铁,一些不想跟妈妈说的秘密都可以和爸爸说,可他不常在家,一年只能回来一趟。妈妈见我头发没变化,破天荒地没有数落我。大概是碍着爸爸的面儿不好发火吧。她越这样,我就越是如坐针毡,担心更猛烈的暴风雨在后面。
  妈妈出去接同事的电话,我便抓住时机诉苦:“老爸,我妈让我剪头。我没剪,她要对我不客气。”
  爸爸不愧是高级知识分子,说话就是比中专毕业的妈妈有水平:“儿子,我也从你那时候走过,你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没什么错,妈妈总用老眼光要求你是她的不对。”听爸爸这么一说,我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终于有人理解我了。我向爸爸抛了个响亮的飞吻:“老爸,万岁!”
  视频里,爸爸在摸他的塌鼻子。我压低声音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妈割双眼皮了。”
  “看到啦,说不上哪天我也要垫垫这塌鼻子呢,到时候你可千万别告诉你奶奶啊!”
  奇怪!我怕妈妈,爸爸怕奶奶,奶奶怕祖奶奶,一代又一代,怕来怕去,真有趣。
  “爸,你劝劝我妈。别总让我剪板寸,像个傻小子似的,我今年都15岁了,是个男子汉了。”我骄傲地挺起胸脯,跟一只逞能的公鸡没啥两样。
  爷俩你一句我一句聊得正起劲,妈妈忽然走过来,瞪我一眼,我知趣地退到一边,写作业去了。
  頭发暂时没剪。什么时候剪呢?妈妈说等她的双眼皮恢复好,她陪我去阳光发廊剪。看来,爸爸的“政治课”上得很有成效啊。
  又一个周日,我和妈妈来到了阳光发廊。这家发廊装修现代、独特,墙上镶着一面面明亮的镜片。置身其中如入迷宫。“啧啧啧——”妈妈连连赞叹,她一定也感觉到了李爷爷的发廊与丽达表哥的发廊有着天壤之别。
  丽达的表哥托我到一边,挤眉弄眼地说:“你姐姐真漂亮。”
  我说:“你什么眼神啊,那是我妈!”
  平日里伶牙俐齿的妈妈竟没辩解,一张脸笑得像朵花。
  编辑/申冬梅
其他文献
小时候,每次跟妈妈调皮捣蛋,妈妈都会吓唬我说:“你不乖,就把你扔给后妈。”  那时,我对后妈的概念非常模糊,所以依旧歪着头,嘻皮笑脸地说:“没关系,大不了把后妈转正成亲妈。”谁知道,妈妈还真的记上了“仇”,14岁那年,我真的被一把扔到了后妈的怀里。  那年,爸爸离开我和妈妈去城里打工,凭着聪明和不服输的劲头挣了些钱,他渐渐地在城里站住了脚,还买了房子。  有一次,爸爸回来跟妈妈商量,想让我和妈妈跟
期刊
关手“亲妈”的玩笑    在我上初中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老爸老妈亲生的,并且深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亲生父母。  起因缘于小时侯邻居家大人们开的种种玩笑。他们总是说:“苏苏啊,你一定不是你爸妈亲生的,他们都不疼你!”我鼓着腮帮子,瞪着大眼睛反驳:“谁说我爸妈不疼我啦!”我气愤得不得了,早就忘记了啥叫尊敬长辈。可大人们却不跟我计较,接着笑说:“那为啥你姐总是穿新衣裳,你总是穿旧的呀?”  说起长我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幅画拨动了我的心弦。  是那种古老的小楼,略显笨拙的门廊下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手里摆弄着蝴蝶结。身后,母亲正在为她梳头。斜射的晨光将门廊分成一明一暗两个世界,小女孩站在温柔的阳光里,光鲜照人,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退在黑暗里,辨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详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也许是谁说了个笑话,母女俩开心地笑着,整个门廊里仿佛都鼓荡着灿若朝霞的笑声。  似乎有一双手抚
期刊
挥洒辛勤的汗水,享受成功的喜悦;  播下希望的种子,体验收获的辉煌;  展开青春的翅膀,拥抱生活的精彩;  带着坚定的目标,执著地走向远方。  长路漫漫,留下双双足迹。驻足观赏。思绪片片涌来。像蝴蝶留恋飘香花园,不愿离去。似盲人惊慌前方殊途,不敢前行。我,一个豆蔻年华的孩子,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挪动散漫的脚步,意志踌躇。  因为我畏惧,我担心前方道上有猛蛇拦路;因为我恐惧,我害怕美丽双脚被荆棘刺得
期刊
观看时装秀,未必一定要在T型台上。看着身材高挑的模特穿着款式各异的时装,走着猫步,羡慕却遥不可及。但在我的身边,在学校里,每天也都在上演着时装秀,每个同学既是观众,也是模特。  每天早晨。当我踏入校园,时装秀早已是进行时了。那就让我们尽情展示,仔细观看吧!  瞧,迎面走来一位女同学,下身穿一条黑色休闲裤,上身是一件粉色的韩版小棉袄,口袋上还绣着几个卡通人物,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可爱的感觉。  我边走边
期刊
哲学家漫步在田野中,发现水田当中新插的秧苗排列得十分整齐,犹如用尺量过一样。他不禁好奇地问田里的老农,这是如何办到的。  老农忙着插秧,要他自己插插看。哲学家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了一排秧苗,结果竟参差不齐。他再次请教老农,老农告诉他。在弯腰插秧时,眼睛要盯住一样东西。  哲学家照做,不料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老农问他:“你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啊,我盯住了吃草的水牛,那可
期刊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语文从浩渺的远古走来,传承文明,生生不息。漫游其中的人们感受浪漫,为之陶醉。可是,语文的魅力却一点点被一些“非语文”的东西抹去。让人遗憾,让人心痛。痛定思痛,就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真实与浪漫的语文世界里徐徐穿行,寻回语文的魅力。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期刊
她知道,她纤细的双手很难为自己托起一片晴空;她知道,她稚嫩的肩膀扛不起太多的沉重;她知道,她瘦弱的身躯经不住磨难重重;她知道,她无助的心灵耐不住独处的寂寞……  她是一个不起眼的女生。每天伴着朝阳,走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学校。这一切在她的眼里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挪动灌铅的双腿,推开灰色的大门,无奈地走进教室……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不情愿。  到了教室,她就钻进那个熟悉的不被人关注
期刊
京剧脸谱、川剧变脸,真是美不胜收;生旦净丑,唱念做打,让人拍案叫绝。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魅力独特,吸引着一代代人,也滋养着一代代人。多少好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聚光灯下上演,在田间地头上演,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世世传承,生生不息。    乡韵自多情  王洪应    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要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
期刊
[题目]    红脸关公的忠信,黑脸张飞的鲁莽,白脸曹操的奸险,金毛悟空的神奇,绿身魔鬼的恐怖……文明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就在这一出出生旦净丑、一出出悲欢离合中得以诠释,得以传承。  请以“戏曲大舞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用你的观点和方式将那些经典不朽的戏曲人物重新展现,让其焕发出别样的精彩。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点拨]    戏曲是中国的国粹,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