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武教授运用藤龙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nl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李建武教授擅用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他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应用,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各取所长,相得益彰,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降低了西药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藤龙汤;辨证;李建武
  李建武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武汉市中医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30余年,致力于教学、临床、科研事业,学术上潜心研究,博览群书,学古而不泥,与时倶进。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形成了一套治疗风湿病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诊疗规律,提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而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大大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李建武教授擅用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RA,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1 RA的临床特点与中西医治疗现状
  RA病因尚不明确,菌群、微生物、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2-5],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目前,常用的西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这些药物容易造成肝肾损害、血细胞减少等各种不良反应[6-7]。因此,临床上常常出现患者依从性差,不能规律服药控制病情,从而降低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治疗RA历史悠久,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表明,中医药治疗RA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且大多数中药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但目前的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治疗RA的靶向并不单一,单纯的中药尚无法良好地控制病情、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2 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RA
  基于RA的临床特点与其中西医治疗的现状,李建武教授提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RA,各取所长,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或中药,同时还可以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建武教授临床擅用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RA。
  2.1 藤龙汤的组成与功用 藤龙汤由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穿山龙、露蜂房组成。根据中医取类比象的原理,藤以达肢,枝以散邪,藤类药物擅通经活络,如《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这一通散之性,最合痹病的病机,适用于治疗痹病。青风藤善祛风邪,历风麻痹皆可治之,止痛之功最显。海风藤善治络中之风,止游走性疼痛。鸡血藤擅通络中之血,既可疏通经络,又可补血,且补而无滞胃之忧,对妇女及血虚者,或痹病后期,热象已除,气血亏虚,关节仍有疼痛者尤为适宜。络石藤善通络中之滞,专于舒筋活络,适用于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忍冬藤善清经络中风湿热邪,适用于关节肿热、屈伸不利者;不易屈伸者较为适宜。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朱良春认为该药为痹病专药,其性平,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8]。蜂房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为阳明药,质轻性善走窜,具有以毒攻毒、祛风止痛及杀虫的功效。五藤药物通散祛邪之功各有所长,风寒湿热外邪皆有所攻,寒热虚实面面俱到,配合穿山龙、蜂房使用,疗效益彰。藤龙汤组方合理,攻补兼施,全方药性平和,可以祛除风寒湿热毒等邪,疏通经络,以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相应的方药,调整处方的寒热攻补偏性,适用于痹病的各种证型。
  2.2 藤龙汤中相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风藤、穿山龙、蜂房等有很好的抗炎止痛、调节免疫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备受青睐。青风藤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其中青藤碱是其发挥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量实验研究显示,青藤碱对环氧合酶-2(COX-2)所致前列腺素E2(PGE2)合成表現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青藤碱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对COX-2活性的选择性抑制,以抑制PGE2合成[9],通过下调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8 mRNA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10];青藤碱还可通过提高痛阈发挥镇痛作用;青藤碱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和对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11]。穿山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为穿山龙总苷,通过抑制外周炎症介质的产生发挥镇痛作用[12];减少滑膜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软骨组织的破坏,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13-14]。蜂房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其水提物对急性渗出性炎症与醋酸氢化可的松有相似的对抗作用;对巴豆油诱发小鼠的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蜂房对钝痛有镇痛作用[15-16]。
  藤龙汤的组方原理隐含了中西医对风湿病的认识和治疗思想,中西医结合,相得益彰。因此,藤龙汤作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
  2.3 在辨证的基础上,酌情加有解毒功效的药物 毒邪致痹,从毒论治RA的认识要追溯到唐代孙思邈,他首次提出“毒”邪致痹,如“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确立了清热解毒治疗大法,并创设犀角汤治疗。当代名医杨仓良[17]、房定亚[18]均认为,“毒邪”是RA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从理论和实践中论述了毒邪致病的观点。周翠英等[19]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清热解毒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得以改善。雷公藤和马钱子等具有毒性的中药制剂及其提取物治疗RA均有很好的疗效,并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这正是中医“以毒制毒”理论的运用,间接验证了毒邪是RA的致病因素,应从毒论治。   基于对“毒邪致痹、从毒论治”这一观点的认识,李建武教授临床中常常在辨证的基础上,酌情加用具有解毒功效的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蚤休、土茯苓、金银花、连翘、土贝母、虎杖、露蜂房;还常用全蝎、蜈蚣、乌梢蛇、土鳖虫等虫类药物。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55岁,2016年7月20日就诊。患者以四肢多关节肿痛4年,再发加重1周为主诉。患者4年前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足趾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至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就诊,诊断为RA。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片、白芍总苷胶囊及中药内服等治疗后,症状改善,病情逐渐得以控制。患者因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自行停用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片。随后间断服用来氟米特片、雷公藤多苷片及中药治疗,病情反复发作,逐渐累及腕、肩、肘及膝关节。1周前双手指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双足趾关节肿胀疼痛再次发作,关节局部微热,活动受限,行走困难,需扶行,晨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纳可,大便干结,小便正常,睡眠不佳,舌红,苔薄微黄,脉细微数。查类风湿因子55.3 IU·mL-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159.3 U·mL-1、红细胞沉降率57 mm·h-1、C-反应蛋白27.8 mg·L-1,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尪痹。西药处方:来氟米特片,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3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口服。中药处方:青风藤20 g、海风藤12 g、鸡血藤12 g、忍冬藤20 g、穿山龙15 g、蜂房10 g、桂枝10 g、白芍10 g、金银花30 g、石斛12 g、牛膝20 g、熟地黄15 g、虎杖10 g、白花蛇舌草15 g、蚤休12 g、秦艽15 g、白术12 g、茯苓15 g、甘草10 g。7剂,水煎服,每次200 mL,每日2次。
  2016年7月27日二诊,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改善,中药守前方继服14剂,西药方案不变。
  2016年8月10日三诊,患者关节肿胀消除大半,疼痛亦明显减轻,关节无发热,可自行行走,生活基本自理,中药守前方去蚤休、虎杖、蜂房,加黄芪15 g、山药15 g、山茱萸10 g,30剂,西药方案不变。
  2016年9月7日四诊,患者诉四肢关节无肿胀疼痛,行如常人,生活自理,嘱患者停用塞来昔布胶囊和中药,坚持服用来氟米特片和白芍总苷胶囊维持治疗以控制病情,每隔1个月复查1次肝肾功能、血常规。半年后随访,患者诉一直坚持规律服药,关节肿痛无发作,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
  按语:纵观本例患者,根据四诊资料,辨为尪痹,证型为风湿郁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药处方以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合用四神煎加减,并与辨病相结合,酌情加用白花蛇舌草、虎杖、蚤休等清热解毒药物,疗效显著,迅速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诊治过程中,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
  4 小 结
  医者须以患者为中心,以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既不应衷中弃西,亦不应信西而诽中,应做到实事求是,充分利用中西医的特点和优势,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相得益彰。李建武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各种风湿病,尤擅以藤龙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RA,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各个环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5 参考文献
  [1] 菲尔斯坦.凯利风湿病学[M].栗占国,唐福林,譯.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481,1133-1251.
  [2] 叶冬青,沈冲,徐建华,等.类风湿关节炎危险因素探索[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6):334-337.
  [3] 庞立园,丁锐,张瑾,等.菌群变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2):1477-1479.
  [4] 宛春甫,刘玉华,李志华,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5,4(5):317-319.
  [5] 刘晓飞,方勇飞.微生物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59-61.
  [6] 莫永生.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9):172-173.
  [7] 孙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综 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2):78-80.
  [8] 孟庆良,张子扬,孟婉婷.朱良春教授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经验[J].中医学报,2017,32(11):2103-2106.
  [9] 王文君,王培训,李晓娟.青藤碱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环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4):352-356.
  [10] 刘良,李晓娟,王培训.青藤碱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和IL-8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4):241-244.
  [11] ZHAO Y,LI J.Sinomenine inhibits maturation of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through blocking activation of NF-kappa B[J].Int Immunopharmacol,2007,7(5):637-645.
  [12] 粘芙蓉,辛晓林.中药穿山龙镇痛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8):1644-1645.
  [13] 于海荣,王济兴,张凤英,等.穿山龙总皂苷对大鼠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53-1654.
  [14] 高巍,宋鸿儒,赵铁华,等.穿山龙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18(1):9-10.
  [15] 武鸿翔.露蜂房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概 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3):29-31.
  [16] 李琳.露蜂房的研究和应用[J].中草药,1998,15(4):277-280.
  [17] 杨仓良.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毒论治[J].新中医,2008,40(9):3-4.
  [18] 张颖,曹玉璋,房定亚.房定亚教授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特色(续3)[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44-46.
  [19] 周翠英,樊冰,孙素平,等.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4,23(3):137-139.
  收稿日期:2018-07-04;修回日期:2018-08-07
其他文献
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可以提供更直观更逼真的情境,准确标准的发音,生动有趣的练习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微课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中,是对
目的:为了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
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较熟悉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影响高等数学考试成绩的因素集进行统计诊断,进行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最后得出影响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因素及线性回归模型,以促进高等教育院校的教
目的:分析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纳入本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奥拉西坦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前进, 既促进了各个行业的不断更新,又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处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教师又怎
一、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rn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对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收治的50例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
本文主要深入的研究了医院的药学服务与医用指导,与此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与笔者的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药学服务与医用指导上的建议,这其中主要包括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