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野蛮生长的文化产业道路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版人 张小波
  
  张小波: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作家,知名文化商人。
  生于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早策划《中国可以说不》系列而崛起于中国出版界,成为成功书商。 从此,张小波就与中国图书市场的风云变幻密不可分,他用《求医不如求己》、《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国不高兴》、《山楂树之恋》等一本本畅销书搅动着公众的阅读趣味和取向,引领出版之风潮。
  
  “我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去介入影视行业。第一我们不太熟悉;第二电影并不神秘,它可能和出版、和图书态势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一直以做畅销书为己任,以做有影响力的图书为己任。”
  
工业化流程的重要性
  《影视圈》:2007年凤凰联动出版《山楂树之恋》引起很大的轰动,能介绍一下当时售卖电影电视剧版權的情况吗?
  张小波:当时我们影视剧的转让權还是充分维护作者的利益。比方说张纪中,当时他跟我谈买电影版權,5万人民币。那我自然觉得很低,不是你一定要刻意注重多少钱,而是本身体现一个价值观,再大的导演和再大的制片人也不能低估它的价值。后来相继很多人都来找过,当时李路三顾茅庐,又因为朋友关系,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我们并没有降低,开的就是8万美金。电影版權也是,电影版權数次转手。我们8万美金首次卖给一个影视公司,辗转几次,最后才到张艺谋。
  对我们来讲,书做完了,它转化成其他的文艺样式,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影视圈》:正是因为图书的成功,才带动后续其他文艺样式的成功。
  张小波:这个自然的,国内都认为我们这个策划做得还是不错,包括新浪微博都把这个作为一个出版策划的典范,但是作者一直对我不满意,我们做出版的肯定会面临作者的挑剔。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个丢弃市场这个最大的东西。包括张艺谋的电影,从我自己的角度讲,是和书本有些差距的,听说电影的某些投资人也对张大师的这个结果不是特别赞成,也数次跟我聊过。
  我当时写微博开一个玩笑,我说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都是憋尿之作,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是急于拍完然后去小便,憋着一泡尿把它拍完的,到处都是仓促的感觉。
  
  《影视圈》:到现在为止,《山楂树之恋》码洋有多少?
  张小波:去年有个统计,近三百万册。你说和影视剧的关系也有,促进我们图书的销售。但主要是我们前期的策划还是比较到位,比较成功。其实这样的小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很有可能就做死掉。我们现在无法返回做假设,比如我就找了一家出版社,里面的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古板作风,印一点就上市了,它可能就一万本不到,默默无闻,到达不了终端,这是两种命运。
  图书一定本身具有畅销的潜质在里面,我们后面有一些回顾,比如当时我们确定目标人群应该是40岁以上的有过“文革”背景的女性,后面发现这个人群扩大到了更多的年轻人,于是就发现我们这个策划做得很保守。因为《山楂树》是一种新的爱情范式,就是当代女性心目中永远缺位“老三”这样的角色,这也是对当代男人普遍性的反动。
  后来,我们也跟张伟平的公司做了电影版的图书,他们给我们独家的照片。李路的电视剧我们就没有打算再做类似的图书,还是有些反思,大家还是希望看到一个比较干净的书,不太愿意把演员的照片往上面放。
  
  《影视圈》:据说,《山楂树之恋》所产生的产值已经达到了十个亿,你怎么看?
  张小波:其实像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也是我们想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个体,可能我更愿意做的是尝试不同的。我们做出版就是这样,我们早年做出版就是非法的、半非法的,到现在可以合资了,这需要有人一步一步挪着往前走。出版我做了二十多年,艰难困苦也是一言难尽,影视界毕竟还是开放很多。
  《山楂树》有无数个偶然,环环相扣,不然信息就到达不了接受终端。我跟很多新锐导演比较熟,我们都希望有一个阳光法案,第一,正规;第二工业化的流程;第三,解放整个民族集体想象力,这个很重要。
打造无障碍产业
  《影视圈》:你怎么看待影视与出版的联姻。
  张小波:我们公司现在也变成了出版公司和影视公司,大连万达也参与投资了,近期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资金进入,我们目前就是小试牛刀。明年我们也会投资很多的影视作品,尤其以电影为主。现在有一个动向,中影集团的张强副总都在向出版界找人才要求合作,他说,第一,源头在你们这儿,第二,你们的营销比我们要强。
  我就觉得这个产业链放弃了后端很可惜,有的人专注于做出版业挺好,但我觉得有某些东西可能目前的电影不具备,电影是需要新势力、新血液进来,像张艺谋、陈凯歌电影圈学院派出身的,他们好像天赋使命要求他们拍电影,其实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有其他行业的有智慧的人士加入。尤其目前电影形势瞬息万变,无论是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压迫式的进攻,还是本土化叙述,显然中国电影界缺人才,缺一种飞扬的想象力,异于西方的哲学结构,有本土化的艺术表达,包括技术性的完美呈现。我们希望很多出版人都能够进入这个圈子,他们是另外一种力量,应该去荡涤一下目前影视圈里那种不好的东西,甚至是低端的东西。我了解到,出版界不光是我,有很多出版人都在跃跃欲试进入,读客华楠将来都会跟电影界合作。
  我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去介入。第一我们不太熟悉;第二电影并不神秘,它可能和出版、和图书态势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一直以做畅销书为己任,以做有影响力的图书为己任。香港安乐公司的老板江志强也跟我们说过一句话,韩国电影卖得最好的前几部都是本土电影。如果我们电影环境再宽松一点儿,产生的想象力是爆炸性的,不可估量的。
  《影视圈》:具体怎么样表现?
  张小波: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模式争取把出版跟影视能够打通,无障碍地变成一个产业。我们委托作家,我们有这么一个故事贝壳,有这么一个创意,你们有没有合作的作家,我们知道作家创作的习惯,他的叙事能力,他对哪些素材处理得比较好,我们可以进行委托性创作。同时,我们承诺你的其他艺术样式都介入,这是我现在做的事。
  当然好的出版人可能还要超越这一点,你要有能力把你变成当中的一环。我这个创意可能会高于某些作家,我们可以进行指导性创作。前面能够把一些作家聚拢,后边能够以新的姿态、不同于传统的姿态进入新的领域。可能做起来比较艰难,但是至少大的形势让我们可以这么想了。
  《影视圈》:现在难度在哪里?
  张小波:难度还是在初级阶段,作家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个拿过来就能用的故事内核,这个比较少。你翻遍中国的图书市场,真正能够转化成电影样式直接可以用的作品不太多。导演、制片人都是苦恼于这个东西。
  《影视圈》:你的压力在哪里?
  张小波:我的压力非常大。毕竟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一定会有很多事情出现,高风险,但是它是一个趋好的局面,无论是来自美国好莱坞、还是西方世界的竞争,我们必须直面竞争。你可以适当地恐惧,但是不能过度恐惧,这个适当的恐惧是一种压力和激励。
  《影视圈》:对你来讲,从出版初端到电影产业的终端,这一条商业化的运作你是非常清晰和熟练的吗?
  张小波:目前已经摸得比较清晰了,但是真的进入实践的时候可能我们还必须以一个比较低的姿态先膜拜,熟悉、践行,可能还要付出一些代价,我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其他文献
“尖果儿”一词来自北京俚语,意思为漂亮姑娘。故事以一群年轻人创办《尖果儿》—— 一本本土的时尚杂志为背景,通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华丽光鲜的时尚背后,同样难掩的艰辛与无奈。  剧中既有从胡同中成长起来的时尚女魔头,又有精明且刁蛮的资深编辑,还有“外貌协会”的服装编辑,当然更少不了初闯京城,努力打拼的“励志姐”。  《时尚女编辑》(原名《穿“动物园”的女编辑》)由著名作家赵赵悉心创作一年半才得以完成
期刊
说实话,在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真不知道我要说些什么。这是一首歌的名字,好像还是去年某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而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喜欢它。  北京这两年的冬天,多风无雪,刺冷彻骨,一种叫灰霾东西不时从天而降,呜呜泱泱,让人不敢呼吸。忙碌奔波歌舞升平之余,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也在时刻笼罩着我们。  污浊的空气、拥堵的车流、各种像裤衩一样的建筑,都不过是我们这些年发展病的种种,还有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国
期刊
《无间道》系列的人物情怀  “五年前,屯门大兴村,皇宫大酒楼门口的停车档,开张大吉,我和弟兄们,雄心壮志。谁知道开张还不到半个月,每天平均被人扫荡1.3次,一年内,死了六个兄弟。佛祖保佑!师傅说我这条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我不同意,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决定。你们跟着我的日子最短,底子最干净,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咯!祝你们各位在警察部一帆风顺,干杯!”  佛门,命运,人生选择,韩琛在《无
期刊
2011年夏末的某一天,老六(张立宪)接到高群书的短信:再给你个影帝当当。让老六参演他筹备中的一部新片。老六说,这个“再”字用得有些不恰当,上一个影帝就是这么吆喝又莫名其妙转手给别人的。高群书上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千钧一发》,老六就是高群书开车上路前准备的那几个备胎之一,后来弃而不用,高群书的官方解释是,老六说不了东北话,而主人公是个东北人。  又过了一阵,入秋时节,在一次饭局上,高群书重提影帝的
期刊
采访之前,我本想试着挣脱现在满世界为她营造的浮华魅惑和一味裸露的性感,还原那个2008年的莫小棋。那时候的莫小棋还是莫小奇,也性感,但是性感得没有边幅,浑身散发着青春的力气,是刘奋斗镜头里的丽川,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疯女人,是个会拍文艺片的热血女青年,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就算脱得一丝不挂。  但是,这是个错误。因为莫小棋已经不是那个小奇了。四年时间,她脱了执拗的外衣,用妆遮了热血的表情,换上了一
期刊
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召开,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导演张艺谋、冯小刚、尹力、冯小宁、陈国星6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做出的“加强对电影产业支持和整顿”的联名提案中表示电影票价该降,呼吁尽快出台相关影院建设的配套政策,积极督导各地支持推进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并在政策、审批、体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等建议的提出,引发各界对中国电影甚至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讨,并发表各自观
期刊
有一句话说得好:“高大的橡树也曾是小坚果。”  这句话让人听了之后顿时觉得身体里有无限的能量,  更不觉得自己现在对未来的期望、设想有任何的疯狂和夸张。  就像佟丽娅,看上去娇小细弱,  但其实结实而又有爆发力。  让你觉得今后的她,  再经些雕琢和磨炼,  谁也不知道会长成多茂盛的参天大树。    《北爱》除了让佟丽娅有了更多事业上的成长之外,似乎更重要的是她的情感归宿。她的事业刚刚起步,未来的
期刊
当今中国电视剧市场,只有几种类型剧勉强还算是有固定收视群体。比如以《奋斗》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励志剧。这一类剧集的特色,大体上是假励志的名义,实写现代都市男女的爱情生活。这类剧集大多以北上广都市青年为主要描写对象,多数立足于一个大而无当的职场类型,混搭职场与情感剧,浮光掠影地展现一下所谓职场内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爱情。按照这个标准,《时尚女编辑》显然是非常标准的类型剧,但是尽管在解密时尚编辑这一群体工
期刊
对乔柏华来说,“FEEL”是他觉得影视艺术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最具美感的FEEL来自视觉。  “当你看到一部有着文学美感的作品转换为影视的全过程,真的很爽。”    出生于1987年的制片人乔柏华,对影视艺术的所有情结可以浓缩为一个词:Feel(感觉)。而最直接的Feel,来自天生的兴趣。  当他还是个16岁的中学生时,便进到一个剧组里做文学统筹。他说,“我当时上学,看到数理化的课本瞬间头痛,也不知
期刊
一部作品先历经了小说的大众追捧,再经历电影的关注如潮,那么电视剧该如何吸引观众呢?  尽管导演李路的版权购买在先,但不可否认被电影捷足在先的事实,因而改编更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丰富、扩展故事脉络,还要不失原著的清新、唯美、感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前,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的播出,再次将“影视剧改编”这个传统的话题推向讨论的焦点。网友观众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首先是28岁的王珞丹和31岁的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