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比较了IntraWeb架构和传统Web应用架构在实现基于Web的三层体系架构上的不同,分析了IntraWeb的实现机制。文章以学校信息管理系统为背景,并以报表实现为实例,探讨了基于IntraWeb的Web应用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IntraWeb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Web应用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1-0042-03
一、引言
如何规划管理相关的学校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开放、统一、高效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及采用合理的开发技术。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于Web应用的三层体系结构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框架。目前被广泛采用的JSP、Java Servlets、ASP、ASP.NET、WebBroker、PHP、WebSnap、Perl和CGI等多种Web技术虽然可以用来开发Web应用程序,但是其设计思想是以建立网页为中心的,因而更适合于Web站点的开发。而IntraWeb则不同,其思想是为了建立Web应用程序,而且完全支持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开发者无须具备CGI脚本、状态追踪和客户端配置的知识,因而IntraWeb技术更适用于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 本文在分析IntraWeb架构及其实现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基于IntraWeb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
二、Web 开发
1.基于Web 的三层体系结构
(1)完全支持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与标准的Windows程序开发几乎一模一样,只要在窗体上放置编辑框、按钮、组合框等可视化组件,运行程序后获得的网页和设计时所看到的效果完全一致;
(2)IntraWeb开发Web程序可以不需要HTML、XML和JavaScript等网站编程知识,没有任何学习曲线;
(3)在IntraWeb中集成了一个小巧的HTTP Server,可以方便地进行Web程序跟踪调试;
(4)提供了非常简单、直观的会话管理支持。
基于IntraWeb的三层架构如图3所示。客户端浏览器通过特定端口向Web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通过Web服务器上的IntraWeb应用程序MyApp.exe直接访问数据库,同时IntraWeb也提供全面管理Web应用程序中的各项细节的功能,如Cookies、Session及使用者身份验证管理,协助开发人员快速开发与部署服务器端的Web应用程序。
4.IntraWeb的实现机制
IntraWeb其实就相当于一个Web应用编程接口(API)。就如同.NET架构、VCL(Borland工具)、CLX(Kylix类库)和JDK(Java开发工具)通过“类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抽象,将开发者和底层的操作系统API隔开,IntraWeb类框架也是更高一层抽象的接口,而HTTP、HTML和JavaScript就扮演着底层API的角色。IntraWeb的目标是避免开发者访问HTTP、HTML和JavaScript,但是在需要的时候这种访问是被允许的,开发者可以通过HTML、样式表和模板定制自己的Web应用。这种方法既方便了开发,又增加了灵活性。IntraWeb框架的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
三、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系统功能
笔者参考了国家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对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界定,并具体结合学校的各教学环节和学校管理的各主要方面的数据流量、流向及处理过程,将整个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其结构模型如图5所示。
(1)课堂教学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站、学生工作站、作业提交管理系统、师生互动管理系统等模块。主要以学生信息为核心,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主线,学校中所有的处室将沿此主线展开工作。整个教学活动主要由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工作站来完成,并将这部分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处理、汇总、统计、分析等。
(2)实验教学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实验器材的管理与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处理的是与实验器材及实验教学有关的所有数据与信息。它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部分,包括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实验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验与实训成绩的管理等;另一部分是设备部分,包括实验与实训设备的登记、使用、选购及耗材的处理等。
(3)经济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处理的是整个学校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职能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学校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它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杂费、教学服务收费、办公经费,财务与经济核算等模块。
(4)教务管理子系统。它主要包括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管理,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并将教师与学生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者决策使用。它包括教务管理、教材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模块。
关键词:IntraWeb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Web应用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1-0042-03
一、引言
如何规划管理相关的学校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开放、统一、高效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及采用合理的开发技术。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于Web应用的三层体系结构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框架。目前被广泛采用的JSP、Java Servlets、ASP、ASP.NET、WebBroker、PHP、WebSnap、Perl和CGI等多种Web技术虽然可以用来开发Web应用程序,但是其设计思想是以建立网页为中心的,因而更适合于Web站点的开发。而IntraWeb则不同,其思想是为了建立Web应用程序,而且完全支持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开发者无须具备CGI脚本、状态追踪和客户端配置的知识,因而IntraWeb技术更适用于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 本文在分析IntraWeb架构及其实现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基于IntraWeb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
二、Web 开发
1.基于Web 的三层体系结构

(1)完全支持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方式,与标准的Windows程序开发几乎一模一样,只要在窗体上放置编辑框、按钮、组合框等可视化组件,运行程序后获得的网页和设计时所看到的效果完全一致;
(2)IntraWeb开发Web程序可以不需要HTML、XML和JavaScript等网站编程知识,没有任何学习曲线;
(3)在IntraWeb中集成了一个小巧的HTTP Server,可以方便地进行Web程序跟踪调试;
(4)提供了非常简单、直观的会话管理支持。
基于IntraWeb的三层架构如图3所示。客户端浏览器通过特定端口向Web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通过Web服务器上的IntraWeb应用程序MyApp.exe直接访问数据库,同时IntraWeb也提供全面管理Web应用程序中的各项细节的功能,如Cookies、Session及使用者身份验证管理,协助开发人员快速开发与部署服务器端的Web应用程序。
4.IntraWeb的实现机制
IntraWeb其实就相当于一个Web应用编程接口(API)。就如同.NET架构、VCL(Borland工具)、CLX(Kylix类库)和JDK(Java开发工具)通过“类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抽象,将开发者和底层的操作系统API隔开,IntraWeb类框架也是更高一层抽象的接口,而HTTP、HTML和JavaScript就扮演着底层API的角色。IntraWeb的目标是避免开发者访问HTTP、HTML和JavaScript,但是在需要的时候这种访问是被允许的,开发者可以通过HTML、样式表和模板定制自己的Web应用。这种方法既方便了开发,又增加了灵活性。IntraWeb框架的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
三、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系统功能
笔者参考了国家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对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界定,并具体结合学校的各教学环节和学校管理的各主要方面的数据流量、流向及处理过程,将整个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其结构模型如图5所示。
(1)课堂教学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站、学生工作站、作业提交管理系统、师生互动管理系统等模块。主要以学生信息为核心,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主线,学校中所有的处室将沿此主线展开工作。整个教学活动主要由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工作站来完成,并将这部分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处理、汇总、统计、分析等。
(2)实验教学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实验器材的管理与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处理的是与实验器材及实验教学有关的所有数据与信息。它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部分,包括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实验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验与实训成绩的管理等;另一部分是设备部分,包括实验与实训设备的登记、使用、选购及耗材的处理等。
(3)经济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处理的是整个学校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职能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学校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它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杂费、教学服务收费、办公经费,财务与经济核算等模块。
(4)教务管理子系统。它主要包括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管理,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并将教师与学生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者决策使用。它包括教务管理、教材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