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选自《热爱生命:蒙田试笔》,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1月版)
  
  阅读点拨
  人生苦短,这是一般人的认识,但是经过蒙田的分析,却发现人生非苦,而是乐在其中;人生因短而更须珍惜,“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文章通过对比,把“哲人”的颓废习气和“我”积极的人生观对照,剖析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不同的人生过程,视角独特,彰显出作者旷达而积极的人生理想。“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一句,读来醍醐灌顶,如警如铭。
其他文献
运动天赋型人才是具有一定体育天赋,经过系统的竞技体育训练,参加过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并获得一定名次,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体育人才。在阐述运动天赋型人才人事档案建立时间较晚、档案管理者不同、档案内容分类多等实际情况基础上,分析运动天赋型人才人事档案的信息含量与质量有待提高,档案内容存在体育、人才特色不能充分体现,人档分离、弃档现象较为严重,档案管理系统化、数字化管理需要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
摘 要: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至今,这种按下快门装置即可记录影像的艺术便呈现出一发而不可收的现象而发展着。而一门从技术领域上升到艺术领域的艺术门类之所以可以得到如此的发展,不难看出其中肯定存在着其自身的魅力与不可代替的特性,伴随着技术的提高它已不再是早期的小众群体的艺术,转而发展成为人人皆可拍摄人人皆可掌握的大众艺术,而论最终作品的好坏恐怕所要考虑到的重要的一点则是摄影艺术中的“美”。  关键词:
儿子:海宁(初三学生) 妈妈:晨曦(初中教师)  十几岁的你,正处在花季雨季,迷茫时,请和父母对对话,他们都是过来人。  儿子的话  我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处处不对劲。身为班长,却总是带头跟老师作对,昨天把美丽温柔的英语老师给气哭了,其实我听着大家哈哈乐时心里并没有成就感,相反,感到挺无聊的。  在学校篮球队里训练,我也跟教练总是冲突不断,今天气得教练咆哮着要将我除名。我之前也经常会试探他的底线,而
作者简介:徐舒桐,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02  施蛰存被认为是海派作家、“新感觉主义”代表作家,尽管他自己不承认“新感觉者”的称号。他的小说十分重视心理描写,自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诠释文本。《梅雨之夕》主要以第一人称视角,将人物意识(及潜意识)的流动全面展
历史地看,齊齐哈尔移民之中除了汉族,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除了中国人,还有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外国人。这种移民现象的背后,有战争的痕迹,更有家国破碎的历史。  罗西亚街  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沿着绥满铁路线一直走下去,你会看到许多的俄式建筑:火车站、俱乐部、宾馆、民房……。不仅大的站点有,许多小的站点也有,最为集中的莫过于哈尔滨。  此类俄式建筑齐齐哈尔城内并不多见,目前,仅在龙沙公园、第二医院后身还有
昌平十一月初的傍晚,气温已至零下,寒风刺骨,参加河北省分管档案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却满载着热情抵达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开始了为期5天的培训。此次培训,是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委组织部批准,由国家档案局举办的。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分别出席结业式和开班式,并为学员授课。河北省档案局副局长耿树伟、副巡视员李会生及省直单位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办公室主任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
摘 要:齐泽克将电影视为一种激发欲望的幻象,他认为电影通过创造无意识领域的幻象来给予主体欲望的空间,治愈发生在主体身体上的创伤,同时,电影也可能抵达幻象的边界而摧毁欲望主体本身,电影正是这种关于欲望的幻象和真相之间的艺术,这构成了电影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齐泽克;欲望;幻象  作者简介:李羽茜(1987.8-),女,汉,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硕士,现就职于湖北腾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
漆黑的夜晚,一位不速之客闯进了我的房间,一声尖叫划破宁静,我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并关上了门。在门外平复以后,我鼓起勇气轻轻地打开门,探头观察它是否还在。咦,不见了?我推开门,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此刻,不速之客——蝙蝠的尖叫声再一次响起,我的勇气也随之崩塌了。(指导老师 张利坤)  猪豆豆点评:蝙蝠和你一样,处在崩溃边缘,一边飞一边尖叫:吓死宝宝了!
摘 要:打开作家萧红的一部《生死场》,一场人生迷茫的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静静的山村中,暗流涌动、生死离合全都包括,这大概是人生的一幅生动画卷。世道改变,人心不古,浮浮沉沉,我们不应该去责怪任何人,更不应该去责怪自己。一本书,12个中短篇小说,民国时期的哈尔滨农村的小人物的命运,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无限的震撼。同时,在阅读了萧红的《生死场》之后,也更加具象地意识到 萧红不仅仅是在成长的过程
摘 要:迟子建的《清水洗尘》描绘了一个简单而充满着脉脉情感的故事,作者通过对在礼镇生活的小说主人公天灶的描写,以孩童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又一幅温情的生活画卷。在天灶对新年的情感由厌恶到欣喜的情感转变之中,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成人的仪式,浸润着孩童稚拙的体悟和纯净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清水洗尘》;迟子建;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