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在中国近年来“传播热”原因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也跨越了国界,广传天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从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编码译码等理论对中国茶最近的“传播热”做出阐释,对其他传统文化的推广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茶;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
  中国茶,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有仪式感的行为。从茶叶的选择,到泡茶的温度,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如此,以中国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逐渐向海外传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原因是极其值得人们关注的。
  一、议程设置
  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写道: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茶文化在最初之时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古代贵族的一种生活方式,鲜为人们理解。甚至,在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甚至会将这样一种被认作“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当做“资本主义”泛化的表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小觑。
  比如《紅楼梦》中,贾府一大家子人会常常一起吃茶,有时还会讲一讲自己喜欢的茶叶。又或者是在《甄嬛传》当中,众多的娘娘聚集在一起就会讨论茶,讨论香道。因为这些电视剧的热播,让这种距离人们日常生活很远的文化,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人们开始愿意了解,甚至充满憧憬。互联网也是传播的其中一个方式之一,即在各种新媒体和网络平台中,茶的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无孔不入地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当提起中国文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想起茶文化,每当提到优雅,端庄,也会有更多的人想到茶文化。这种情况在过去是鲜有出现的。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大众传播方式的确没有决定人们对茶文化的看法,也没有通过法律的方式强迫人们去了解和认识茶文化,但是却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以美的形式对茶文化进行展现。它的确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是可以决定人们看什么,以及由此引发什么想法。
  其实,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往往是通过这种形式,比如美国会通过在国外引进自己的动画片,引进超人等形象,让其他国家的人能够更加认同“美国梦”,从内心不由自主地认同美国文化。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当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借鉴这种方式,将茶元素融入我们对外传播的大众媒体当中。不仅因为中国而认识茶,更可以因为茶而逐渐接受并热爱中国文化。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在对传统的受众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聊天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受众是有特定需要的人,任何一种文化不能被所有受众所接受,人们总是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茶文化,对于那些对于传统文化有热衷,或者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渴望美好生活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播方式,但是对于那种更加喜欢西方文化,或者很难静下心来的人来说,可能就比较难以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传播的主动权掌握在受众的手中。如果我不感兴趣的话,那么传播率则为0。媒体忠诚度其实也是使用与满足的一种体现。以刚刚提到的“议程设置”理论来说,如果我们在大众媒介中传递关于茶文化的符号,也并不一定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文化,反而,那些不喜欢这种文化的人,仍然是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同时,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感知到,在传播方式上仍然是有方法可循。如今很多机构也开始逐渐运用这种手法。比如青岛地区的康城女院,浮山书院,如是书店等等都会引入茶文化或者女性文化为主的活动。而通过举办这种类型的活动,提升其仪式感的同时,更加能够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样喜欢茶艺的人的到来。这些人会主动承担起传播的责任,并且还会带来更多自己的朋友来体验这些活动。而那些来此体验并且对此只要有一点点兴趣,就会愿意加深了解,也会加入这个二次传播的团队中来。这些传播不用在广告上出资一分一毫,紧紧依靠这些由于兴趣吸引来的人,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编码”与“解码”
  编码是将源对象内容按照一种标准转换为一种标准格式内容。解码是和编码对应的,它使用和编码相同的标准将编码内容还原为最初的对象内容。编解码的目的最初是为了加密信息,经过加密的内容不知道编码标准的人很难识别,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运用了编码和解码的定理。比如说,在这整个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编码。就是把茶文化化为一种有仪式感的过程,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而人们认识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就是认识茶文化的过程。当人们不再将茶艺看做是茶艺,而看做是一种精神和生活态度。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较而言,茶在“开门七件事”中,排在末位。但在文化领域而言,茶又贵为兄长,能入俗家之门,可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产生了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而茶元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应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用。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学。
  同时,把茶文化当做一种极好的生活方式也是茶文化解码的一种。当每一位女性开始逐渐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再把生活全部定义在工作和家人身上之时,开始逐渐关注生活的美和精彩之时,是一种新女性主义的追求。
其他文献
上篇写到社会弊病所带给我们的关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对人的一系列影响的深刻反思的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又注入了新鲜的观念。这种观念深刻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他们是各个阶层的通病,比单纯的社会问题在艺术上的表达更直指人心。拖延症这个影响我们较为深重的社会心理疾病是最应该让我们引起重视的,我认为好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也会起到敦促的作用,所以如果我們着眼于拖延症也未尝不是一种可以改变某些弊病的途径。  21世纪的到来
期刊
【摘要】:The blind reading aid is a new product designed by the society today. It is a reading aid that can help blind people and people with low vision to read printed fonts. Previously, with the progres
期刊
【摘要】:舞台茶艺,是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冲泡技艺及品饮艺术,在科学冲泡的基础上,通过视觉、听觉等刺激感官的创意烘托茶品及主题,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舞台茶艺作品中的空間造型、色彩、光影等表现元素是直接刺激、感染观众的视觉映像的写照。由于人的视觉对色彩的特殊敏感性,色彩成为美感的第一映像。本文将重点探讨色彩在舞台茶艺作品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舞台茶艺;色彩;应用  茶艺作品存在于两种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还很普遍,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
期刊
【摘要】: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兴盛,佛教因果报应说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华民族心理相结合,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想文化转型时期,既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对文人士大夫们追求完美、圆满的审美理想带来不可抵挡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因果报应理论;中国化;通俗小说  长久以来中国文人所追求的审美境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当主与客、情与理、善与美浑然相融,便可从中体味精神上
期刊
【摘要】:随着琵琶艺术的发展,从事专业琵琶学习和业余喜爱琵琶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大家普遍感觉这件乐器很难学,要想学好琵琶,掌握好琵琶演奏的基本功是重中之重。在琵琶演奏中,要想准确到位地把握音乐作品,正确地展示作品的节奏、速度、音准,鲜明地展现作品的音乐主题和音乐形象以及作品的音乐风格,必须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科学系统的演奏方法。  【关键词】:琵琶;练习  琵琶艺术具有深邃的民族底蕴,这与我国
期刊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经济繁荣,不少农民背井离乡涌向城市,挤在郊区的贫民窟,两极分化极重。拉斐尔前派作为19世纪英国发生的重大文化变革之一,在绘画和诗歌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丁·罗塞蒂作为拉斐尔前派的创立者之一,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本文通过分析罗塞蒂复杂的感情经历对其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探究其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产生这种独特女性形象的原因。  【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对身边事物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装饰画在为人们带来无穷快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增添了新的亮点。在装饰画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中,文化属性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装饰画设计中,合理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纹样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装饰画设计中,在为现代装饰画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
期刊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者”字的使用可以说是比较频繁的,因为它即是结构助词又是虚词。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从先秦以来“者”字的发展趋势,目的就是揭示“者”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现代汉語中“者”字新用法和基本用法的由来。经过分析一些关于从先秦到现代的资料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叙述了“者”字的发展过程。而“者”字发展到近代时,就作为汉语构词语素而走向了复兴,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词缀,并在句子末尾起到提顿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于一体,现代包装设计应中把握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文章就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包装设计;民族特色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品格与面貌,反映社会制度的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