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强度呼气末正压在腹内高压患者中应用的前瞻性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pressure,IAH)是普通外科手术及腹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起病隐匿,如不予以重视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进展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1].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根据患者IAH的压力适当提高呼吸机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但过高强度的PEEP可能对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拟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根据患者腹内压力予以相应比例强度的PEEP对患者氧合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探索合适的PEEP治疗区间。

其他文献
美国甲状腺学会(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工作,并先后于2006年、2009年及2011年在ATA的官方杂志《Thyroid》上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指南及其修订版,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科学理论,内容大多为对当今热点问题的讨论,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1-3].国内多名专家亦结合我国国情对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
期刊
例1 男,48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2 h,加重半小时入院.12h前呕血200 ml,并排黑便多次,给予制酸、支持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呕血约2000 ml,伴有大量血块,大汗淋漓,血压未能测出.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B超检查示胃腔扩张,肝、脾未见异常.行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胃腔高度扩张,胃底后壁近贲门处触及质硬肿块,约7 cm×6 cm大,活动差,切开胃前壁,吸尽大量积血及血块,胃底后壁见1 cm溃
期刊
导管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已成为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有效方法,CDT的常用置管入路有经胭静脉、小隐静脉、对侧殷静脉等,各有其优缺点.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对33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尝试经大隐静脉穿通支入路行CDT治疗,成功25例,
期刊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自体AVF的优势高于移植血管搭桥和长期中心静脉插管,静脉转位手术广泛应用于非常规AVF或常规AVF失去功能时[1-2].我们采用前臂头静脉转位与上臂肱动脉吻合建立AVF,并在转位过程中,将静脉浅表化,这样有利于血管穿刺,又有效利用了血管资源,此
期刊
患者女,50岁.查体发现右乳包块1周入院.查体:乳头无内陷,表面肤色正常,右乳腺外上象限触及片状增厚区,面积约5 cm×3 cm,质地稍韧,局部结节感.左乳腺正常.右腋窝触及数枚淋巴结,大者1.5 cm ×1.5 cm大小,质韧,可活动,无压痛.双侧眼睑水肿.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低回声包块,右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门诊以“右侧乳腺癌”收入院.术中快速冰冻报告为“右侧乳腺炎症”,遂
期刊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证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水平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1].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2],为探讨血清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1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 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6×109/L[正常范围:(0.05~0.5)×109/L],超敏感C反应蛋白:14.38 mg/L
期刊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又名美克耳细胞癌,是原发于皮肤的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较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6月3日收治1例,现分析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tCC)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分为三组,A组为乙肝表面抗原或核心抗体阳性患者26例,B组为乙肝表面抗体单独阳性患者17例,C组为乙肝五项指标全部阴性患者1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三组总生存率的比较,用Cox
我们就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采用DC联合CI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干预作用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自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根据巴塞罗那肝癌研究组(BCLC)分期评估1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A3期3例,A4期6例,B期7例,采用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 dentritic cell,DC)疫苗联合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O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