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阿米巴肉芽肿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 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6×109/L[正常范围:(0.05~0.5)×109/L],超敏感C反应蛋白:14.38 mg/L(正常范围:0~5mg/L).便常规无异常,潜血试验阴性.肠镜检查:直肠近齿状线黏膜皱襞隆起(图1).超声检查示:肿物位于固有肌层,低回声,回声均匀,黏膜层完整.取截石位,用三叶钳撑开肛门,见5点钟方向,齿状线近心端约0.5cm处直肠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质硬,触之不出血,周围肠壁弹性好,黏膜无紊乱.于肿物周围切至肌层,将肿物及周围直肠组织切除,肿物大小约1.2 cm ×0.8 cm.病理报告:肠壁肌层肉芽组织及嗜酸细胞脓肿形成,中央可见穿凿样腔隙,小灶内可见虫卵样结构(图2).于北京市热带病研究所进行便检、镜检及碘染色镜检,可见阿米巴包囊,直径约6~8μm,考虑微小内蜒阿米巴.患者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未予进一步治疗.3个月后复查肠镜,未见肿物,便检未见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胆管癌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对80例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标本及30例对照标本进行HP检测,对所有阳性结果用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 A)、空泡细胞毒素(VacA)的三个基因亚型sla、m1和m2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t
微小RNA-206 (miRNA-206)可能是原癌基因c-Met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在癌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06在胃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6月至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8岁,中位年龄58岁.术前均无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史
期刊
目的 研究结肠癌根治术中运用纳米碳示踪剂标记结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行根治性切除的6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于根治术中向癌周注射纳米碳注射液共1 ml(50 mg)进行SLN标记显像,分别记录SLN数目及未染色淋巴结数目,术后行病理学检查;选取同期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中未进行纳
目的 探讨选择性保留膝下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s,GSV)主干在预防静脉曲张手术中隐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连续治疗2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40例,观察组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至膝下水平,对照组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水平.2组均结合透光旋切(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
美国甲状腺学会(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工作,并先后于2006年、2009年及2011年在ATA的官方杂志《Thyroid》上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指南及其修订版,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科学理论,内容大多为对当今热点问题的讨论,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1-3].国内多名专家亦结合我国国情对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
期刊
例1 男,48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2 h,加重半小时入院.12h前呕血200 ml,并排黑便多次,给予制酸、支持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呕血约2000 ml,伴有大量血块,大汗淋漓,血压未能测出.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B超检查示胃腔扩张,肝、脾未见异常.行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胃腔高度扩张,胃底后壁近贲门处触及质硬肿块,约7 cm×6 cm大,活动差,切开胃前壁,吸尽大量积血及血块,胃底后壁见1 cm溃
期刊
导管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已成为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有效方法,CDT的常用置管入路有经胭静脉、小隐静脉、对侧殷静脉等,各有其优缺点.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对33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尝试经大隐静脉穿通支入路行CDT治疗,成功25例,
期刊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自体AVF的优势高于移植血管搭桥和长期中心静脉插管,静脉转位手术广泛应用于非常规AVF或常规AVF失去功能时[1-2].我们采用前臂头静脉转位与上臂肱动脉吻合建立AVF,并在转位过程中,将静脉浅表化,这样有利于血管穿刺,又有效利用了血管资源,此
期刊
患者女,50岁.查体发现右乳包块1周入院.查体:乳头无内陷,表面肤色正常,右乳腺外上象限触及片状增厚区,面积约5 cm×3 cm,质地稍韧,局部结节感.左乳腺正常.右腋窝触及数枚淋巴结,大者1.5 cm ×1.5 cm大小,质韧,可活动,无压痛.双侧眼睑水肿.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低回声包块,右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门诊以“右侧乳腺癌”收入院.术中快速冰冻报告为“右侧乳腺炎症”,遂
期刊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证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水平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1].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2],为探讨血清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13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