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探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教育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较难的科目,能够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包括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总结学生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由此制定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据此,本文以小学分数应用题解题为例分析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及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帮助.
  一、问题提出
  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数学的教育.这是由于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力量十分重要,而科技要发展必须以数学的发展为基础铺垫.数学早已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生活中的购物、生产中的机械动作等,均与数学有关.所以,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紧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这也是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教学改革,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在实际的操作中逐渐意识到小学数学的学习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1~3年级的数学过于简单,而4年级开始数学难度又突然提升,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畏难的情绪,兴趣不足.因此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从多个角度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能真正爱上数学,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走过了十余个春秋,数学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变化.但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仍存在很多顽疾需要一一解决.面对优质教学资源的缺乏以及择校的流行,很多学生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就要面对极大的压力,课堂外的数学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现实下,数学教育也开始暴露出其劣根性,即教学中的重视教育、轻视学习,或是只重视结果、重视分数,而轻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这样的教育不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只能让他们越来越害怕数学,而且学的时候非常吃力,其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也无法得以发展,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题、做练习,在题海中挣扎.
  因此,要突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必须改变,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一)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在于这一门课所要学的是什么,并对其下定义.我们需要从数学的本质看问题,要知道数学是连接客观世界的大门,研究数学可以让我们对所生存的空间及数量关系理解得更深刻,可以引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客观本质,掌握数的性质,将理论与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实践.当我们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可将数学知识运用至实际解决生活或是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数学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数学是未来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习的基础,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从简单的数学开始慢慢增加难度,但由于其抽象性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感到困难重重.要知道,学习数学绝对不是简单的计算或是证明这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通过创新提升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的价值包括以下几点:
  1.透过现象提问题
  生活中包含非常多的数学现象,从简单购物到统计法的运用,全与数学有关,而且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小学数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提出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观察、研究生活中的实例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以称体重为例进行说明,一个人的体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学生可以分別在早、中、晚分别测量自己的体重,记录并对比一天中自己体重的变化,由此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学习理解数学
  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真正理解数学,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他们能从学习中知道数学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最开始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懂得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例如,在数学的定理中,有很多是可以互相证明的.而小学生一开始并不懂得这些知识,只会去直接思考问题,此时学习数学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逆向思考问题.
  3.经历活动探究数学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探究实验与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接触实验,从中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活跃思维并提升创新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科学的探究活动,就是人们在研究某一学科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过程是提出质疑,当质疑提出后就需要找到要证明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假设问题,之后针对自己所提出的假设来构建问题模型并检验,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对自己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再之后就是不断的完善、修改的过程,最终通过反复的实验最终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就得出了新的结论,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就继续提出新的假设.通常科学的探究过程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支撑,虽然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与此有一定的区别,但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从问题提出着手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问题中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没开始学之前,学生还不知道公式应该如何写,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否能从我们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着手?先帮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再对思考的结果进行一一验证,从而解决问题.
  4.以想象实现推理
  学习数学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想象中学习数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例如,学习“图形放大及缩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室现场演示,播放一段视频,先播放4∶3的画面,在切换至16∶9的画面,对比画面的缩小和放大,让学生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   三、基于分数解题能力不强分析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不理解题目内容
  有些学生的知识解析和语言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在解读题目的时候常常出错,例如关键信息提取错误,数据关系分析错误等,这些错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间接影响最后的解题结果.当然,学生犯这种错误也不能排除他们粗心大意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
  (二)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
  有些学生解题时往往“一根筋”,即认准思路就一直做下去,不知道回看题目中的重要数据,也不知道对照其他人的解题思路.长久下去,他们的解题思路必然会非常单一.另外,小学分数中的大部分应用题其实都是现实生活素材的变形,但有些学生不会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自然会经常出现不理解题意的情况.
  四、基于分数应用题解答分析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包括很多维度,如知识解析、语言理解、思考方式、做题方法和技巧等.学生只有达到了各个维度中的要求,才算是练就了较强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呢?本文将从注重教材理解、优化解题方法及重视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一)注重教材理解
  弗赖登塔尔(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指出,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重建与再造.这里指的就是知识迁移以及转化的过程.学习数学,只有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说是真正将知识学會了.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要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去理解、探究数学知识.但是小学生的经验尚不足,而且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只有教师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数学的机会,引导他们去探究数学并真正爱上数学.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分数知识点的所有内容,而且还有很多的经典例题,所以教材依旧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知识的基本材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这样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和知识解析能力.
  以教材中的经典例题为例:小红一家人一起吃午饭,爸爸将一张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自己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学生需要运用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这个问题,并学习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在解析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小红的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一张饼的3[]8和1[]8,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就意味着要计算3[]8 1[]8.如此,学生就能跟着教师的思路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了,从而将分数应用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加法题.
  (二)优化解题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联系生活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合作教学法和生活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能让学生基于集体智慧启迪个人思维,从而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在分数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让每组分别解决一道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应用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过程中学生之间密切合作,合力构建和谐互助、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
  生活教学法:生活教学法能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分数知识,可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其学习能力.例如,在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分数应用题引入生活元素,并利用好这些生活元素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题目,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质量.
  (三)重视经验总结
  通过经验总结,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甚至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和知识点,同时可以基于现有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究新知识和新问题,无形中增强了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经验总结工作,并在此工作中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例如,教师可以从分数应用题出发,在题意理解、数据提取、数据关系确定、数理计算、结果验证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掌握最科学的解题过程,必要的情况.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解题提纲,并附上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提纲解题,自然就能逐渐提升学习能力了.
  这里笔者需要重点说一下数学问题的选择.对小学生来说,分数应用题不应太难,但要囊括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例如,“有一个蛋糕,小红吃了其中的四分之一,然后将剩下的蛋糕平均分给了三个人,那这三个人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这个题目看似复杂,但如果能理清数据关系就非常简单了,这样的题目就比较适合学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重教材理解、优化解题方法及重视经验总结三条措施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继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培养策略,文中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宝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5(01):20-21.
  [2]李赤新.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1):195.
  [3]张海琼.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7(28):74-75.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强化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堂中独立思考,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学习成果.还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成长,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摘要】小学数学广角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建构思想,促使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有效提升?笔者以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一课为例,深入探讨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数学思维  人教版教材以“数学广角”为呈现形式,把数学思想方法从易到难有序安排,逐步渗透给学生们,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而《数学
【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刻了解“三个理解”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学课堂教学做出优化改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三个理解;教学优化  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对数学的理解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抽象的,并不可见.章建跃教授将数学教学分为“三个理解”:理解数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推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得到了改善,新型教学方法的引进,为小学教学注入了新鲜力量.小学是学生开始学习、思考、表达的初期阶段,是今后学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的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指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主要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
【摘要】由于高中学科学习的特殊性,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对课堂的知识点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高效课堂旨在让学生学会从学过的知识中不断思考来得到新的知识,所以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发散思维往往依赖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的数学学习,不同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的养成,高效课堂是否能够构建成功,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学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向来是高中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高中数学知识更加深入化、抽象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是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新提出并且被不断应用的教学模式,本文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审美情操,让学生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点。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审美条件不断完善和提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引入民间美术的相关资源,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掌握美术学习的真正内涵,而且也可以使这些有趣的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注重民间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开设《道德与法治》,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精神相符合,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以及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应当积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加高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升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
【摘要】2020年是山东首次实行不分文理的高考改革之年,高考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可以说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本文通过对新高考试题中的解析几何试题进行相应的解析延伸,旨在为新高考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命题模式的变化来探索出更加适应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更能适应新高考模式下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解析几何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知识与能力的对接以及思考与情感的融合.而且,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注,是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尊重.因此,课堂的人文视域不可或缺,学生的自主创新不可或缺,学生的质疑解惑不可或缺,师生的拓展交流亦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数学课堂才会有“滋”有“味”,数学学习才会有“情”有“义”,才能助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朝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方向发展、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