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步入下行周期,阶段性反弹仍有可能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全国猪价整体以跌为主,期间部分时段虽出现过小幅反弹,但大多是昙花一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猪周期已经步入下行通道,进入下半年后,虽然仍有局部上扬或季节性反弹的可能,但因缺乏持续上涨动力,都不会维持太久,整体行情恐难有大的起色。对于养殖场户而言,今年还要面临环保成本增加等压力,预期利润会明显下滑,因此,不要对后市抱过高期望,顺势出栏才是明智之举。
  1猪价持续深跌,盈利水平下滑
  猪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猪价的波动自然引起广泛关注。据悉,经过近两年的持续上涨后,今年以来全国猪价不断下跌,目前同比降幅达三成左右,养猪业已逼近盈亏平衡点。特别是4、5月份整体处于深跌状态,最低价格曾经下滑至11元/kg左右,平均价格不达14元/kg;6月份以来,虽然猪价触底反弹,呈现缓慢回升态势,但属于季节性断档效应所致,整体下行趋势依然难以扭转。
  据了解,2013年、2014年养猪业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5年6月才开始盈利,之后不断创下新高,至2016年6月上旬达21.05元/kg,猪粮比价接近11:1,成为本轮猪周期的最高峰值,其中每出栏一头商品猪盈利1,000元左右,此后猪价虽有震荡调整,但一直处于较高位区间,使2016年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猪年”。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18.66元/kg,比2015年上涨21%。由于猪价长期在高位运行,而同期玉米价格不断走低,2016年猪粮比价绝大部分时间保持在9:1以上,生猪养殖效益处于近十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而在经历史上最强猪周期之后,今年春节过后生猪行情开始掉头,目前已连续4个月大幅下跌。特别是4月份以来,下滑速度明显加快,“五一”和端午节期间,不仅没有反弹,相反跌幅再次加大。搜猪网数据显示,5月底至6月初,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小型养殖户生猪出栏价跌破12元/kg,部分地区超标大猪出栏价甚至跌到11元/kg,这不但跌破了养殖成本,还创下了2015年6月以来的新低。
  总体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猪价比第一季度回落更明显。据农业部对集贸市场定点监测,6月份全国活猪平均价格为13.78元/kg,比上月(简称环比,下同)下跌5.8%,比上年同期(简称同比,下同)下跌32.5%。猪肉平均价格为24.11元/kg,环比下跌4.4%,同比下跌22.9%。仔猪平均价格为36.20元/kg,环比下跌8.7%,同比下跌30.9%。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猪粮比价为9.59:1,到4月份下降至8.65:1,其自繁自养户出栏猪每头盈利还在200元左右,而到6月份又下滑至121.96元,比5月份下降26.81%,比上年同期下跌75%左右。
  中国生猪预警网冯永辉表示,从年初至今,猪价不断下跌,市场需求低迷,已经大幅压缩了养猪业利润空间,现阶段如果不是自繁自养,而是购进仔猪养殖则有亏损风险。目前一头仔猪(15kg)价格是550元左右,平均36元/kg,如果长大出栏按照目前12元多/kg的价格测算,亏损是难免的;如果目前购进母猪风险更大。原因是目前购进母猪到猪崽长大出栏最快也要1年周期,大量购进母猪会导致仔猪大幅增加,进而造成生猪供给进一步加大,猪价再跌后亏损风险更大。
  2近期震荡反弹,切勿追涨杀跌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八月份以来,虽然猪价有所上涨,但仍艰难地在14元/kg左右徘徊,预计三季度猪价还会不断反弹震荡,但均价突破15元/kg的道路异常艰难;四季度是传统的消费高峰时期,届時价格阶段性上涨依然是运行规律。但在消费整体疲软、供应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博弈激烈,今年后市整体猪价恐难有大的起色。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第1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4元/kg,比前一周上涨0.8%,与去年同期18.4元/kg相比下跌4.4元/kg,下跌幅度达到24.5%。其中,西北地区活猪平均价格较高,为15.20元/kg;西南地区较低,为13.57元/kg。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98元/kg,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下降19.3%。西北地区猪肉平均价格较高,为25元/kg;东北地区较低,为22.51元/kg。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4.97元/kg,比前一周下降0.4%,同比下降26.2%。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猪价反弹至7元关口,首先是因为近期进入高温多雨的伏季,受暴雨洪涝灾害、运输受阻等影响,出栏下降,形成阶段性价格上涨。但当前由于天气过于炎热,猪肉的户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屠企也难有大幅提价动作,而生猪市场积压的超大猪还有一定存量,所以供给端压力依然较大,而需求端又没有明显提振;加之,洪涝灾害过后,受灾养殖场需要集中处理生猪,还会出现一波集中出栏期,届时屠企或借机压价,同时生猪调运恢复,也令市场猪源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难以大涨。因此,8月中旬市场整体表现依然是下跌有限、上涨无力。不过,按照往年规律,养殖场户由于看好中秋、国庆行情,在8月底至9月份可能会出现压栏惜售;同时,随着学校开学,9月份集中消费将会增加,因此,在供需双方博弈下,8月下旬到9月份猪价有望适度回升。
  综合分析近期行情走势,业内人士表示,第三季度是高温多雨、自然灾害和疾病高发期,对于市场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在供需双方激烈博弈下,猪价有望迎来反弹,并不断震荡调整,“破7”可期。但恰因今年是闰伏年,至少在8月下旬之前,依然是高温笼罩的三伏天,消费需求乏力,利好因素不足,生猪全国均价突破15元/kg依然艰难。预计,随着极端天气、灾情和汛期结束,中秋、国庆来临,将迎来生产恢复期,市场消费也比较活跃,届时猪价有望反弹回涨。尽管如此,养殖场户也不要对后市抱过高期望,应根据自身情况有序安排出栏节奏,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同时,注意防控暴雨过后高温高湿天气带来的疫病暴发风险,尽量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
  3下行趋势确立,后市不容乐观   至于较远期猪价走势,更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因为畸高的价格或将难以再现。首先,从猪周期运行规律看,此轮猪价上涨周期始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达到顶峰,后又在高位区维持5个多月,上涨持续时间和涨幅均比上一轮猪周期长,除去期间特殊情况,按照猪周期运行一般规律,目前猪价已逐步进入周期性波动的下行阶段。
  从供给角度来看,虽然目前生猪存栏增幅有限,但因体重大产肉率高,市场供应方正从偏紧格局向均衡水平恢复。据农业部监测,6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较上月减少0.2%,较去年同期减少3.2%;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上月减少0.5%,较去年同期减少2.4%。这意味着,能繁母猪存栏量再创新低至3,585万头。今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首度止跌,4月存栏量继续持平,但5、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再度明显下降,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今年以来猪价持续回落,5月以来部分猪场已再度亏损,抑制市场补栏积极性,另一方面,禁养区猪场拆迁也继续成为母猪存栏再度下降的原因。如果从存栏数据看,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同时近几个月生猪存栏量也连续下降,后期供应偏紧态势仍存,猪价上涨概率较大,但由于目前生猪屠宰量、猪肉产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加,掣制猪价进一步走高。据农业部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累计屠宰量8,65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0.9%,其中3月份以来屠宰量逐月增加,同比增幅在12%~24%之间。相关调查显示,今年前半年生猪出栏体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且收购顺畅,价格远低于标猪,市场有效供应较有保障。
  其次,从消费终端来看,近年来猪肉消费量呈递减趋势,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节假日对于猪价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当前正值夏季,又是传统的消费淡季,本身就是最大利空;同时,暑期各大院校放假,集中消费减少,消费量将再次下滑;加上今年禽肉、鸡蛋和蔬菜等相关替代品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也压制猪价难有起色。
  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猪肉在一些家庭日常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正在下降,很多消费者食谱上的猪肉正被鸡肉、牛肉、鱼肉等替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达到41.68kg的历史高点后,掉头向下,已连续两年回落,2016年,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已降至38.44kg,近年来社会猪肉需求总量下降明显。
  第三,饲料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也拉低了猪价上行高度。据农业部监测数据,8月份第1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96元/kg,同比下降6.2%。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23元/kg,同比下降7.2%。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2.98元/kg,同比下降4.2%。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06元/kg,同比下降2.9%。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2.79元/kg,同比下降3.1%。許多养殖户反映,就是因为饲料价格低,所以今年以来虽然猪价跌的很厉害,但还能维持盈利,如果再继续下跌,就会陷入行业性亏损了。因此,可以说,是低位运行的饲料价格,维持了目前市场供需关系与市场心理预期没有出现较大波动。
  当然,也存在利于价格上行的有利因素。首先,养殖户补栏理性,猪群结构相对稳定。猪价经过近两年的上涨,养殖利润较为可观,但长期恶性循环的猪价“过山车”走势,导致不少中小型养殖户担心“猪周期”下行后猪价再次大跌,因而补栏相对理性,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比预期有较大差距;同时,仔猪价格偏高,为了节省成本,扩大利润,自繁自养成为多数养殖场的主要方式。
  其二,进口猪肉减少,对预期行情难以形成打压。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猪肉162万吨,较2015年增加108.4%。今年以来国内猪价、白条肉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价差进一步缩小,进口猪肉量已逐渐减少。数据显示,2017年5月,进口猪肉数量为11.96万吨,同比降26.82%。
  第三,环保压力持续增加,关闭拆迁成为常态,市场供给量短期难以明显放大。近两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其中畜禽养殖粪污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按照环保要求标准,养殖场要想长期经营,必须建设相应规模的粪污处理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这样势必增加前期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据了解,目前一些地方新建规模猪场环保投入比重已占到总投入的40%以上,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产能的新增规模。另一方面,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设立使现有的一些养猪场依然面临关停清拆。目前从南到北的环保风暴席卷整个行业,受此影响,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大大减缓。
  但环保政策是个双刃剑,实施禁养政策,短期内的猪场大量拆迁,势必造成生猪短期内集中出栏,其中有一部分被转卖其它猪场继续养殖,一部分直接收购进入屠宰场,这就使得大量的猪肉进入市场,短时间内难以被消化,也不利于猪价上行。
  不容置疑,目前生猪价格已进入此轮猪周期下行周期的开始,去年不少大企业布局生猪养殖产业,一些大型猪场将在2018年左右形成产能,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将会对猪价形成更大冲击,降价大势难以抵挡。因此,对于生猪养殖业而言,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基调是维稳,并要加快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寻求更大的突破。
  专家认为,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乎市场规律的措施慰平猪周期,避免价格下跌过于剧烈,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毁灭性损伤,是企业及职能部门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冲击,满足居民餐桌上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则是生猪养殖行业必须面对的长远问题。今后我国猪肉消费需求将逐步进入“量减质升”阶段,一方面社会猪肉需求总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优质猪肉却供不应求,但当前的高端猪肉价格难以让大多数家庭承受,如何更好地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促进生猪供给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转变,是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必须从长计议,逐步落实。
  当前,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追求所谓“政绩”,片面理解中央政策,对养殖场实施一关了之、一禁了之,已经导致部分粮食主产区和传统养殖区的生猪养殖规模急剧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环保风暴带来的新挑战,统筹养殖污染治理与生猪生产的关系,推进由传统养殖向现代生态养殖方式转变,加速行业洗牌,推动转型升级,确保生猪均衡上市,保持猪价相对稳定,提升生猪养殖效益,实现既美环境,又保供给,更是业界同仁目前面对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一起220 kV SF6断路器爆炸事故的检查情况,分析了事故过程的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和变电站周围雷击情况,认为连续雷击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指出断路器的线路侧无避雷器时
针对目前八宝粥生产过程中,莲子投放工序劳动强度大,物料投放不准确等缺点,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回转式自动加莲子机。设计了基于链板输送带的进出罐机构,采用星轮与螺杆配合
合成了固含量40%、粒径50nm、分布0.050级别的纳米微胶乳,优选出了适宜的聚合工艺条件.依据正交试验法,比较了高固含量条件下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其加入方式、聚合温度
目的: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剂量乌司他丁对照组25例和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25例。常规对照组2
将a-氰基丙烯酸乙酯与水溶性单体共聚得到了稳定性好的微米级乳液,讨论了水溶性单体,a-氰基丙烯酸乙酯与水溶性性单体投料比,溶剂等聚合工艺对乳液粒径及粒子形状的影响。
通过预聚体分散法制备出阴离子自乳化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对乳液粒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对共混型和共聚型复合乳液胶膜进行了DSC表征,测试了乳液胶膜的耐水性,并
采用^1H,^13C核磁共振技术,分别指认了P(St-MMA)聚合物氢谱、碳谱的各个信号,并通过对P(St-MMA)共聚物在CDCl3溶剂中变温^13C-NMR和^1H-NMR弛豫时间的测量,证实了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甲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对我们党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大意义。如何落实好这一党内法规,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将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字当头  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反对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时说:“纠正的方法:主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将丙烯酸丁酯(BA)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上,制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VA-g-PBA.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表征了接枝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时
使用TRACKR全自动液滴界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十二烷/聚丙烯酰胺溶液界面扩大、缩小时的流变特征及界面张力,开发出了用以表征液膜强度的界面黏弹性E的测量方法.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