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各阶段的衔接教学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小学生在身体发育、心理成熟、科学认知以及技能形成等方面存在顺序性和阶段性,加之中小学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存在迥异,所以中小学各阶段体育教育存在着衔接性。
  
  体育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学生在身体发育、心理成熟、科学认知以及技能形成等方面存在顺序性和阶段性。所以体育课程在中小学各阶段存在着衔接性。
  认识和把握各学段教学的衔接性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科教学方面说,体育课程标准对各水平段的教学内容选择是有区别的;从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说,学生在不同发育时期对不同的知识技能存在着不同的敏感度;从教师教学方面说,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因此,从一名教研员视角出发,在全面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熟知各学段教材、掌握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如何正确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将各学段体育教学很好地衔接起来,是关系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关系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课题。
  体育衔接教学是让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从低层次能够自然的过渡到高层次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从低段进入高段是一次转折,一次飞跃。新的老师,新的课程,新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讲,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奇。他们在观察,他们在期盼。
  首先是师生的衔接,在转段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在低一阶段的课堂表现等,解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创造自主和谐的氛围,与学生打成一片,实现师生衔接;其次是知识的衔接,首先要了解他们学过的教材,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学生们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学生们熟悉的教学内容入手,温故知新,不断渗透新知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知识方面顺利衔接;
  
  中小学各阶段间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低段和高段的衔接
  小学低段学生刚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学校正规教育,身体形态和心理上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上应尽量接近幼儿教学模式。小学低段宜采用兴趣化和游戏化的游戏教学方式。需要体育教师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围绕兴趣展开教学,多给予孩子们关心和爱护,锻炼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尽快的转变角色,更好的上好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任务。
  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灵活设计课的结构。我建议在小学低段上体育课时宜采用游戏和比赛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将课设计为:(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根据教材围绕兴趣创编游戏和比赛,发展运动能力;(3)体验成功,健康身心等三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寓体育教学于兴趣之中,使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活动。
  高段学生已经熟悉学校教学模式,而且身体形态已经发生大的变化,心理上开始萌发独立意识。因此教学方式较低段要更具针对性。让其在低段熟悉的教学方式过渡到高段的教学上。
  小学高段宜采用游戏+情境教学的方式。游戏要对教材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并结合课的内容来设置。结合小学低段和高段的学生特点应采用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1.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更易于接受。
  2.把低段和高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合起来,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编一个故事“小兔学过河”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兔跳过小河动作,于是大兔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了,在无形中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
  3.把学生易于模仿的天性,进行创编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小学高段和初中段的衔接
  1、分析小学高段和初中段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体育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应将中小学的体育目标衔接起来。中小学的体育目标既有层次、阶段性的差别,又有本质上的联系,体现出连续性的特点。但这一结合部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体育的衔接进行研究探索,了解情况,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2、解决好衔接问题采取的措施
  小学高段和中学低段体育教学的衔接,应该体现内容难度、内容比例的衔接,
  1)对运动技能学习,难度逐渐增加,个人运动项目比例加大,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综合性的运动健身内容适当增加。要在原来小学的兴趣教学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向初中的技术技能发展目标的方向过渡,让兴趣来促进技术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相辅相承,而不是简单的延续和重复。
  2)要从各方面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改变小学赖以提高体育兴趣的简单游戏教学模式,增加以技术竞技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初中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上可穿插竞赛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爱表现的心理,你追我赶,比一比赛一赛,尽快的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学生的角色,有利于其心理和身体的更快发展。
  3)要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防好转差,这也是搞好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坚决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并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精髓渗透在教学研究中,积极摆脱学校体育的陈旧定势,探索新的教学策略、管理方法,总结出新经验,使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走向成熟。
  (三)初中段和高中段的衔接
  在新课程中,初中生的学习目标与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是一种衔接的、递进的表述。从内容上讲,初中生则是一种广泛的学习阶段,使他们能在进入高中后对选择性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根据目标来决定的,初中生的学习目标更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用复杂的运动技术教学来捆绑学生,用标准化、规格化的评价方式来束缚学生。我们不是在初中生中培养什么特长生、尖子生,而是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新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要让学生与高中学习接轨的关键不是会不会而是喜欢不喜欢。
  1、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条件进行选项教学。高中体育课是实施选项教学,是学分制式,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项目学得更好,与社会接轨,让他出校以后不管在哪都会进行体育运动。初中现在的2+1项目就是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两项体育类项目和一项艺术类项目的技能。初中体育为高中选项教学奠定基础,高中体育更好的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处理好基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掌握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学有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教学过程的初中和高中的衔接:
  (1)在教学过程中,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游玩课活动课教学的时间短、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是目前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不懂、教不会、教不悦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按单元设计教学过程,把每学期分成几个项目大单元。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升入高中阶段打下良好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2)在每一单元的开始要向学生讲授该项目的起源、发展简史、项目特点、规则等等。让学生对该项目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可接触和尝试多项运动项目,学生在得到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实践之后,到高中才可能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避免了高中模块选项的盲目性。
  (3)教学内容任务的改变,也必然带来相应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自身的特长,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增强体质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应当从依靠用体育课的45分钟时间来增强学生的体质转向如何能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如何进行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上来,为终身体育和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这其中包括学习方法、锻炼手段、运动技术、技能、技巧等等。另外在如何处理好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同一项目纵向教学衔接与横向区别对待的问题。
  总之,在学生的各个转型期,教师须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活动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衔接起上一阶段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本阶段教学活动特点,这种衔接教学构建了新课改理念下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积极刻苦学习,使学生不感到体育学习是一种痛苦和负担。使教学从单纯教书到既教书又育人,从单纯传授体育知识到既传授体育知识又开发智能。使学生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其他文献
在去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总书记的四点希望,蕴含了教师应具备的四种素养,包含了一名合格教师的全部内涵,即:师德、师能、师风、师魂。而这四种素养并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与生俱有的,也不
据报道,江西省已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银矿探查计划,使探明的银金属储量跃居全国榜首。它为在本世纪末建设年产近千吨的大型白银生产基地提供了所需的矿产资源。目前我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日益复杂,大学生自杀死亡逐渐增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大学生自杀死亡,成为新时期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120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自杀死亡的现状,总结归纳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大部分提供有关自杀死亡数字
作为福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福建民间信仰,以其多样性、复杂性体现出闽文化的特征。关帝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沿着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传播的轨迹,由中原腹地逐渐向东南沿海放射。唐总章三年(670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建置漳州,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闽,作为将士们的心灵依托。据东山关帝庙内大殿《鼎建铜城关王庙记》碑文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建铜山城,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由此,关
期刊
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大学生心理品质较低,心理状况较差,成为诱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心理诱因。犯罪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个体现象。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以此探寻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则成为了高校和政府及社会各界解决和完善的关键。    校者,教也。学校承担着学生智育和德育全面发展的重任,是铸造有用之材的主要场所。为人师者应该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近年来,大
向日葵是盐碱地上的先锋作物和节水农业的优良作物,发展向日葵生产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还可带动当地畜牧业,养蜂业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潜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建设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
关于高中教育的目标,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应该是为高校输送合格毕业生和为社会培养劳动者,这种认识客观存在将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普通高中教育承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说明,
2004年12月31日,《每日新报》为庆贺自己的5岁生日,推出厚达500版的一份报纸,这样的厚度着实让读者叹为观止,也让《每日新报》在同行面前大大神气了一下,一幅“谁与我争锋”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