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双歧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典型肠道益生菌,研究双歧杆菌益生性能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菌样中分离出1株具有一定耐氧性的双歧杆菌F16,通过16S rR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F16为长双歧杆菌菌属(Bifidobacterium longus).以F16为出发菌株,采用HPLC法、比色法、平板计数法及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等对其乳酸产量、降胆固醇能力、耐酸性、耐胆盐性及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6菌株代谢产乳酸量为10.63 mg/mL;胆固醇降解率在46%~75%之间,
【机 构】
:
河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歧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典型肠道益生菌,研究双歧杆菌益生性能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菌样中分离出1株具有一定耐氧性的双歧杆菌F16,通过16S rR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F16为长双歧杆菌菌属(Bifidobacterium longus).以F16为出发菌株,采用HPLC法、比色法、平板计数法及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等对其乳酸产量、降胆固醇能力、耐酸性、耐胆盐性及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6菌株代谢产乳酸量为10.63 mg/mL;胆固醇降解率在46%~75%之间,降解胆固醇的效果显著,72 h的降解率明显高于48 h的;对酸度的耐受性较好,在人工胃肠道模拟环境中存活率平均达到85.20%;在0~3%胆盐条件下,比严格厌氧的双歧杆菌耐受性更强.F16菌株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对开发新一代双歧杆菌制品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二期100× 104t/a乙烯装置投产后,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形成了加氢尾油、石脑油、饱和液化气、乙烷等多种乙烯裂解原料来源.通过分析不同裂解原料的物理性质与对应的裂解性能,总结了不同裂解原料对应的裂解炉实际操作参数与运行状况.通过优化裂解原料配置,调整原料结构,取消了加氢尾油作为裂解原料,同时提高了轻质原料占比,轻石脑油占比从35%提高至42%,气相原料占比从11%提高至31%.与优化前相比,氢气收率从1.54%提高至2.18%,乙烯收率从34.19%提高至38.65%,丙烯收率
为筛选出产高活性脂肪酶的菌株,应用中性红油脂培养基从发酵芝麻饼中初筛得到3株产脂肪酶菌株,采用对硝基苯酚法进行复筛,确定1株产酶活力较优的菌株K-2,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最适产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初始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3%,Cu2+对菌株产脂肪酶有促进作用,最适培养时间为72 h;经单因素试验优化后,脂肪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为26
蜡基油凝胶因其来源广泛、成本低以及成胶性能高而备受关注.为探究不同比例的司盘65(SP65)与米糠蜡(RW)凝胶剂对高油酸葵花籽油凝胶结晶行为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研究了油凝胶的固体脂肪含量、等温结晶动力学、偏振光微观形态、硬度等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SP 65比例的增加,油凝胶中固体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SP65的加入降低了米糠蜡基油凝胶的硬度和塑性范围;基于Avrami模型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随着SP65比例的增加,结晶速率常数呈降低趋势,半结晶诱导时间呈递增趋势;从偏振光微观结构分析证实:纯米
为了拓宽豌豆淀粉的应用,以豌豆淀粉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氯乙酸、环氧丙烷为醚化剂,采用乙醇溶剂法,通过分步连续反应制备具有较高取代度的羟丙基和羧甲基复合醚化豌豆淀粉.以羟丙基取代度、羧甲基取代度及羧甲基化反应效率作为优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及正交优化试验.优化探究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羟丙基化反应体系中的淀粉乳质量分数为40%,氢氧化钠与淀粉干基的质量比为5.5%,环氧丙烷与淀粉干基的质量比为2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6 h;羧甲基化反应的氢氧化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比(n(NaOH):n(AGU)
本论文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TiO2/ZnO和ZnO/SnO2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基体进行Eu3+离子掺杂,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制备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掺杂比例。在MOF-5(Zn-MOF)的合成过程中掺杂Eu3+制备了MOF-5:xEu发光材料,讨论了Eu3+离子浓度对材料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康乃馨花状,多肉状和转经筒状ZnO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