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角膜移植片和房水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1ra)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角膜移植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角膜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术前、急性排斥反应期及术后2周植片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及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

结果

正常大鼠角膜中未检测出IL-1RⅠ表达,TGF-β1主要位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在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上皮细胞层、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中均可检测到IL-1RⅠ和TGF-β1表达,其表达量按阴性对照组、50μg IL-1ra组、100μg IL-1ra组、200μg IL-1ra组和地塞米松组依次递减,在急性排斥期,200μg IL-1ra组表达IL-1RⅠ和TGF-β1的程度低于50μg IL-1r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IL-1RⅠ和TGF-β1表达量显著高于实验各组(P<0.01);正常大鼠房水中检测出IL-1β含量为(96.0±11.3)ng/L,角膜移植术后房水中IL-1β含量上升,于急性排斥期达到高峰,阴性对照组为(552.2±68.3)ng/L,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1);在各实验组中,排斥前和急性排斥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是与排斥后2周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IL-1RⅠ和TGF-β1参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IL-1β是启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IL-1ra可以抑制IL-1RⅠ和TGF-β1表达、减少房水中IL-1β含量,减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植片存活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 检测凝血和止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5′和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将含杂合缺失突变外显子克隆入pMD18-TTA克隆载体中,对来自父母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应序列分别测序。应用限制性内切酶StuI、Msp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 先证者FⅦ的6号、8号外显子分别发现了1个错义杂合突变
目的报告国内首例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并就肝肠联合移植适应证、排斥诊断与治疗、感染防治、肠功能恢复与营养支持进行讨论.方法供肠长380cm,供肠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分
我科应用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 1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1 7岁。因左耳闷伴听力下降 1年 ,左鼻塞 2周于 2 0 0 1年
1临床资料rn患者女,31岁.主诉舌根部肿物1年余.患者约1年前感舌根部异物感,持续存在,在吞咽食物时明显,有时伴有声音沙哑、头痛等,但对日常生活无太大影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是一种先进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广大患者因对腔内手术缺乏了解而产生较强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担心、恐惧、猜忌等紧张情绪,引起患者生命
手术间地漏阴暗、潮湿,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积、繁殖的良好场所,无菌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有关手术间地漏可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术间的空气亦应引起重视.为了弄清
目的:以树(鼠句)为实验对象研究乙肝DNA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及对乙肝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R法从adr亚型乙肝患者血清的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含乙肝病毒的PreS2+S
目的 评价乳腺少见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1例少见乳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乳腺肿瘤中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 ,恶性多形性腺瘤 1例 ,
目的 探讨CT对右下腹非肠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0例病人临床上考虑右下腹肿瘤或非肿瘤病变行CT检查 ,除 1例肾下垂外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