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架U—2是怎样被击落的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U-2属于高空间谍侦察机,1956年开始装备美军。美国空军和CIA用其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多次侵入我国领空。
  第二营在长沙的伏击战没有成功。整整40天,鬼头鬼脑的U-2不肯到长沙露面。这“黑猫小姐”的大十字黑影,却在共和国上空到处撒野。
  营长岳振华同全营300多号人,千里奔波,风风火火地赶到这里来打埋伏,满心指望出奇制胜来一个漂漂亮亮的歼灭战,没想到U-2左等右等就是不来,一种焦躁的情绪在战士们中间渐渐弥漫开来。
  在这难忍难熬的时刻,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发了话:“大海捞针,总不死心。”
  共和国的天空里,一架小小的U-2在2万米的高空纵情恣肆,总共只有5个营的兵力的地空导弹部队,却要到共和国领空去捕捉一架U-2,谈何容易!
  岳振华斗胆向北京拨了个电话:“老这样待着,不是办法啊!”
  正忙着开空军党代会的党委书记刘亚楼发话:“请成钧副司令员研究一下,想想办法。”
  在空军司令部大楼的作战室里,成钧召集他的作战班子再一次研究怎样到茫茫大海里去捞针的问题。他们要从敌人身上去寻找打到敌机的办法。
  参谋们把1到6月半年时间里U-2入窜大陆的次数、时机、条件,国际国内大气候、小气候的历史背景梳理了一遍,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半年之内,U-2入窜11次,其中3次到西北,显然是为侦察原子弹工厂和核试验基地的。另外8次,活动范围在东南沿海一带。这年是蒋介石要反攻大陆闹得最来劲的一年,他对我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广东、湖南、湖北方面的大小军事行动特别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放出他的宝贝U-2来。
  参谋们还把U-2曾11次入窜的作战标图找了出来,一次一次地进行推敲。把敌人每次入窜的意图摸清、摸准、摸透,摸出它的活动规律来。他们还把几次入窜的航迹图归拢到一幅地图上面。蓦然间,地图上现出了一片花朵似的东西。11次航迹分开来看,像一片孤单的花瓣,可是一旦合拢起来,重叠到一块,就发现其中8片花瓣都交织在一起,连成了一朵盛开的太阳花,而南昌城竟成了这太阳花的花蕊。
  成钧同作战班子欣喜地得出了一个新结论:南昌显然就是U-2入窜大陆的一个检查点,把第二营放到南昌设伏是大有希望的。
  成钧同刘亚楼进行了秘密商谈,两人当即敲定:让第二营从长沙改到南昌去设伏。这个新的方案很快便得到了贺龙和总参谋部作战部的批准。
  成钧带领恽前程等一干人马十万火急地赶到南昌亲自选择阵地。
  岳振华在长沙接到命令,要求第二营月底前转移到南昌设伏。8月9日夜间,第二营的专列隐秘地驶进了南昌向塘机场。
  成钧把第二营阵地选在机场东面的小土山上。岳振华一看,小山有两座土丘,两丘间夹着个凹地。岳振华让4个发射架摆在2个土丘之上,制导连藏在山洼里,满山青翠的松树林做了导弹阵地的迷彩服。
  U-2喜欢在晴朗的白天出来侦察照相。成钧同岳振华从气象资料中查明,这样的好天气就在10月上旬。成钧交代岳振华抓紧准备,自己回了北京。岳振华看准了这个机会,让战士们从火车上下来便一头扎进小山的树林里去,抢修阵地、架设兵器、测试、伪装……准备接待天外来客——“黑猫小姐”。
  部队在阵地上守候了7天,U-2却不见踪影。难道每次机动设伏都要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吗?
  刘亚楼、成钧同作战班子从白天切磋到深夜,终于切磋出了一个新招。一道极机密的电波从空军大楼飞进了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
  9月7日,一个轰炸机大队从南京大校场起飞。9月8日,又有一架大型轰炸机——杜-4,由南京飞到了江西的樟树机场。
  南京地区的轰炸机群,如此突然、急促、连续地从纵深出动,朝福建方向前移,这个举措让一向沉迷在“反攻大陆,千载难逢”美梦中的蒋介石得了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感。9月8日,他派一架U-2飞到广州进行试探,探探这些地方有没有共军的飞弹。这架U-2最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台北。
  9月9日6点,福建海防前哨雷达发现U-2一架,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向福建方向飞来。
  这个情报像一股电流,流进了北京,流进了空军指挥所,当然也流进了向塘机场地空导弹兵第二营的帐篷里。
  7点37分,雷达情报站报出:U-2距离500公里。岳振华心里好欢喜!“黑猫小姐”到底来啦。
  刘亚楼在空军指挥所直接找岳振华通电话:“岳振华同志,你看到U-2出来了没有?”
  “报告司令员,看到啦!”
  “把它揍下来!”
  “是。”
  岳振华回到制导雷达显示车上,两眼盯住荧光屏上那正在悄然飘移的亮点。
  U-2在2万米高空,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朝南昌方向笔直地飞过来。7点50分,营属警-7目标指示雷达报告:“发现目标,距离256公里。”
  岳振华一挥手:“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
  荧光屏上的亮点在继续飘移,很快移近到了116公里的位置。制导雷达显示车上,只听得岳振华的一声轻喝:“导弹4发,接电准备。”
  7点59分,目标指示雷达继续报出:“敌机侧飞临近,距离75公里。”敌机进入了导弹射击的区界。
  岳振华压低嗓门,控制住自己发抖的声音:“打开制导雷达天线。”
  藏在山洼里的制导雷达天线飞快地旋转起来。制导雷达一开机,目标一下子就被逮住了。下一步,就是营指挥员命令导弹射击的决定性时刻!
  整个阵地寂静无声,人们屏住呼吸。每个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于无声处听惊雷呢!
  但是,惊雷并没有出现。代替惊雷出现的,是目标雷达操纵员的报告:“敌机侧飞临远——跑啦!”
  冷汗顺着岳振华的脸颊流淌下来。他痛惜不已地下了一道命令:“关闭制导雷达天线!”
  荧光屏上,敌机迅速北移。岳振华眼睁睁望着这只煮熟了的鸭子飞啦!   “解除导弹接电准备。”他简直是呻吟着下了这最后一道命令。
  岳振华痛苦地倒在座椅上。这的确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也是一个极其理智的决定。
  制导雷达天线开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过长了,敌机上的雷达能截获电磁波的信号,这样一来,自己的目标就暴露在敌人面前。
  岳振华忽然想起了昨天晚上接到的战斗情况通报。那是广州军区空军发生的事:一架U-2入侵广州,那个飞行员先在广州一侧70公里外侧飞,绕广州城飞了半个弧圈,后来,这家伙突然扭转机头,从广州上空一掠而过完成了侦察照相的任务。
  岳振华心里豁然亮堂起来——今天这家伙使用的这一手,莫不就是昨天的那一套?他精神一振,情绪陡地激动起来……
  顿时,阵地上各处的扬声器里响起了岳振华带点喑哑的声音:“大家注意,大家注意。不要松懈。敌人可能回窜!”他的话音刚落,敌机航迹便出现了新动向——那U-2飞过九江、长江,飞到了湖北边境,便开始了180度的大转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U-2对准南昌直飞……
  目标指示雷达的荧光屏上,再一次出现了敌机向第二营阵地临近的亮点。此刻的岳振华胸有成竹地静候着,像猎人在等候他的猎物。
  8点30分,敌机距第二营阵地102公里。快要临近导弹发射区界了。岳振华命令导弹再次接电准备。
  导弹接通了电,岳振华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制导雷达荧光屏的十字线上。雷达操纵手在驱动警戒雷达天线,让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束去套住高空中的敌机。
  “套住了!”岳振华差点喝叫了起来。目标显示信号员用亢奋的声音报出了78公里的数字。
  “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岳振华发出命令。荧光屏上,亮点正轻轻地挪动,终于在十字线上渐渐地稳定下来。
  敌机前进到70公里时,荧光屏上显示出U-2已经进到了航路捷径的6到8公里。多么理想的射角!岳振华屏住呼吸,目光紧盯住亮点,不吭声。他要把射击距离压缩再压缩一点,靠近再靠近一点。
  亮点不偏不倚地继续前移了2公里。
  岳振华使出全身力气,涌动满腔热血,掷地有声地喝叫出了他最后一声口令:“前置法,导弹3发,29公里消灭目标。”
  一声撕天裂地的巨吼,整个阵地都感到了震颤。三条鲜亮的火龙,在松树林上腾空而起。青翠的松树林被烈焰照得一片金红。热浪滚滚的乳白色烟云,把小山、阵地和阵地上的一切都遮盖、淹没了。
  荧光屏上出现的3束光波,飞速地接近了那个枣核形亮点。岳振华的心乐开了花,他见制导雷达的电磁波束正地把3发导弹引向那高空的U-2。
  荧光屏上猛然闪发出一团刺眼的光亮,光团随后化作一大片细碎的亮点。在细碎的亮点下面有几缕断断续续的长线,从十字线中心散落到了荧光屏下边。
  “黑猫小姐”从荧光屏消失了。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勇指出,当下社会讲关系的风气已登峰造极,恐怕不是危言耸听,应当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原本就有各种亲情关系和社会关系。关系与关系之间,应当是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度,这个“度”,有法制的度,有伦理的度,有文化的度,也有规则的度。但当今的一些关系,在无度地被消费,在一些公共领域甚至于只讲关系,使一些“公共规则”苍白无
期刊
在鼓浪屿生活,有两件东西必不可少:好伞和舒服的鞋,但万不能是高跟儿鞋!  先说伞。因为厦门的空气污染指数太低,鼓浪屿就更低,所以很少见天空被灰蒙蒙的污染气体包围着。因此,尽管夏日的温度并不一定比其他地区高很多,但因太阳少了被污染大气的遮掩,就会觉得特别的晒。清晨6点刚过,就已是阳光普照,晒得人冒汗。中午更不必说。就这么个晒法儿,没把伞,日子就难过。这伞,不仅要遮阳,还要备着避雨。每年春季,梅雨一来
期刊
曾成杰因犯集资诈骗罪,于2011年被长沙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二审维持原判,之后进入了最高法的死刑复核阶段。其女儿一直为其奔走申诉,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7月12日其父突然被执行死刑,家属并未得到通知,也未见上最后一面,遗体已被火化,家属连尸体都见不到了。  这一事件引发了舆论热议,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7月1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官方微博发文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
期刊
由清华大学吴璟等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调查发现,房价越高,地方官员升迁的可能性就越大。专家们分析了国内283个城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业绩与升迁资料:如果一个市委书记、市长在任期内的GDP增长率比前任每增长一个标准差,市委书记升迁的可能性会提高4.76%,市长升迁的可能性提高10%。相反,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把投资用于治理水、空气、环保等领域,则平均每多投资一个标准差,市委书记升迁的概率就下降8.5%,市
期刊
(引言)1967年7月,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战”犹酣。我当时是个中学生,在郑州八中。我参加的一个全市性中学红卫兵组织,风头正健。一天,听说邻校发生了一次武斗,本组织一位同学身亡。后又传说要追认那位身亡的同学为“革命烈士”,还要为他开追悼会,又传省军区和驻军首长要参加追悼会,等等,说什么的都有……  一天,我在学校闹革命。学校一位头头找到我,叫我和他一块去总部,说有大头头要召见我。  我和学校头头到了
期刊
山东省聊城15岁少年闫森去世后捐献器官救5人,学校为其贫困的家庭募捐31万元,在给了家属6万元后,学校却将剩下的25万余元转捐给了当地慈善总会。不合情理的转捐,伤透了家属的心,一位参与捐款的家长对学校和慈善总会的做法不以为然:“他们做的,让逝者寒心,让聊城蒙羞。” 可以想见的是,一旦校方主导的“转捐”真相被所有曾伸出援手的人得知,下一次,还会“爱如潮水”吗?  挺好的一件事,却在“转捐”上发生了逆
期刊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令女航天员王亚平得到公众关注,多家媒体引用网友评论,称王亚平为“全宇宙最美”。  赞美女士容貌,这是礼貌,可连番炒作,殊无必要。  航天是科学行动,目的在于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以更好地造福大众。一位航天员的伟大,在于他的献身勇气,他的科学素养,他的专业水准,乃至他的个人努力,至于容貌如何,只是细枝末节。  航天员中的美女绝不会比T台上更多,但航天员们做出的贡献却远远超过后者
期刊
救子心切,梦鸽更换律师。最新一任律师似乎最符合委托人的心意了,一出场就高调宣布要为李某某做无罪辩护;有关报道似乎表明,李某某一方正在加紧为“无罪辩护”在舆论上布局。李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受害女子“是否属于酒吧的陪酒员?”二、强调被害女性“没有反抗”或“没有明显反抗”。但是,这些足够作为“无罪辩护”的依据吗?  “陪酒女”在公众认知中是一个在法律和道德层面都有负面色彩的职业,报道结尾还特地指出“陪
期刊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难道女人在和平时
期刊
(引言)余华新作《第七天》上市了。此前,出版方曾卖力为其吆喝,但真正读到书中的内容,大批读者表示失望。人们不仅对这部作品的质量进行批评,同时对其背后的商业炒作手段也提出质疑,并且对当代作家的创作心态进行了争论。  过高期待伤了读者  6月14日,《第七天》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首发,并迅速成为热点话题。该书赫然打出“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口号,出版方也对外宣称,这部作品“将超越《活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