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借助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是外加的,而是教材本身所固有的,两者不是“油水分离”而是“水乳交融” 。小学英语教材里的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都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素材,找准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自然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如开心学英语第八册Unit2 A Magic Day 中More reading and writing “Great Days”的知识点是介绍神州五号、六号和九号以及我国有关的宇航员,在学此课时通过视频使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民主自豪感,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开心学英语第八册Unit3 More reading and writing “Helen Keller”中的主人翁海伦·凯勒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
  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1. 寓德育于情景中。语言来源于生活,使用生活中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寓德育于交际过程中。例如《开心学英语》第五册Review 2 Reading and Writing 中的对话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上网购书,于是笔者在教学时与一位学生把课文对话和上网购书的真实对话情景演示了一遍,然后让学生亲手动手操作,这一来马上先动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起来,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虽然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在上网时要保持警惕不要上了不怀好意的人的当,学会保护自己。
  2. 寓德育于小组合作互助中。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相互协调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小组这个团队里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必须按照各自的所长来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团队获取成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尝受成功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及创新探究等能力。
  3. 寓德育于作业练习指导之中。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允许学生随时就练习上的困惑提出问题,但并不是有问必答,要抓住关键指点迷津,启发学生解开疑团,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思考解答,这样经过学生自己努力所学的知识,比直接从老师口中得到答案印象更加深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如开心学英语Book5 Culture 2 Festivals的练习题:What do you do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道题若要学生写出一个、两个难度不大,但是要写出四、五个,难度就加大了很多,此时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并且让他们通过之前所学的一些动词visit, clean, buy, wash…,发挥想象很快得到不止题目要求的答案数量。
  三、以身作则,以心换心
  小学生最相信教师的话,也善于模仿教师的行动。教师高尚的品格,常常对学生的一生发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以身作则,而且還要以心换心。讲课的成败,取决于师生间的互相信赖和心理相容。教师不能以自己是长辈而用“我说了算”的高压式进行教育,只能使学生表面接受,心理反叛。只有教师适当地、乐意地与学生分享部分权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等,这才真正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有这样才心甘情愿跟老师学好每一件东西。
  四、树立学生榜样
  学生除了喜欢模仿教师,也喜欢模仿同学。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除了家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了,他们朝夕相处,都会从同学身上学到很多本身没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习惯。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努力。因为英语在并非是我们母语,平时说的机会很少,英语课上学生胆子小不开口说英语或怕说错会给同学取笑而不发言,那么通过表扬积极、大胆回答问题的同学给这些同学树立榜样,是消除他们害怕出错而出丑的心理压力最好方式。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中不断地发掘德育素材,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坚持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品质。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以Halliday和 Hasan 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语篇 衔接 相似度 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6-01  Halliday和Hasan(1
文章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及"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对策和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90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亲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做游戏,在游戏中渗透教学内容,寓教于
班主任的所有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的直接责任者。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准、工作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有效性,关系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对研究优秀班主任、培养优秀班主任、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所学校校长,在培养优秀班主任上应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班主任的个案研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