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地下水中氨氮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方法1998—2005年,每年枯、丰水期分别对北京市通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10个监测点进行采样,以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浓度,分别参照《北京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管理办法》(氨氮≤0.1mg/L)、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限值:氨氮≤0.2mg/L,Ⅳ类水质限值:氨氮≤0.5mg/L)进行评价。结果通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氨氮浓度为<0.020~0.721mg/L,中位数为0.168mg/L;不同年度及枯、丰水期地下水氨氮的浓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点地下水氨氮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588P=0.000);地下水氨氮浓度与细菌总数间也未见相关关系。结论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氨氮浓度较高的状况持续存在,深层地下水氨氮浓度的枯、丰水期变化不明显,但存在地区差异,提示深层地下水中氨氮增高可能与水文地质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