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抱住一个题目深挖,别放手!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这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对事事物物要刨根問底的习惯。我们的责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刨根问底。假如我们老满足于事情的表面,看见一件热闹的事,不求甚解,动笔就写,写不出就扫兴,一来二去我们就丢了信心,不想再拿笔了。反之,我们若是抱定刨根问底的态度,我们就会慢慢地体会出来,不管事情多么热闹或多么简单,不过都是表面的现象。赶到咱们挖到事情的根儿上,热闹的事也许原来很简单,简单的事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事情的根儿就是问题所在。
   找到问题,咱们心里可就透亮多了。呵,原来这件热闹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很简单哪;原来那件简单的事倒并不应当轻视,问题不小呵。这样,咱们就不再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住,也就容易判断出哪个值得写和哪个不值得写,不再冒冒失失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笔就写,也就减少了因写不出而扫兴灰心的毛病。
   还有,看到了问题就得解决问题。这么一来呀,咱们的文章可就有头有尾,是个整的了。我们看问题,挖问题,而后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写出相当好的作品来。不抱住一个问题挖到底,而随便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必至一无所成。
  智慧小语
   一件事情怎么来的要怎么解决的,必与别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同。同样的事情又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时间不同等而有特点。我们要细心地看,看问题、看人物、看地点、看时间,把有关的事物都看了,自然会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是因繁殖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   是的,我对观察和记录植物上瘾已经好些年了。有朋友提醒过我,
期刊
“蓝色的天,蓝色的水,天山深处镶翡翠;天鹅双双嬉碧浪,赛里木湖多妩媚……”暑假,我前往新疆一睹向往已久的赛里木湖的芳容。   我们乘坐大巴奔驰在去往赛里木湖的漫长旅途中,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土黄色的大漠底色上间杂着零星的绿,偶尔有几团白雪似的绵羊群缓缓移动。初见让人惊艳,但见多了,也就如同那荒漠一般单调了。   “快看!那是赛里木湖!”同行伙伴一声兴奋的喊叫声惊醒了昏昏欲睡的我。睁开眼向窗外望去
期刊
这是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巷子,小时候我称它为“老街”。无数行走的脚印把石板打磨得光滑,慢吞吞的光阴在巷子里徜徉。   我告别玩伴,守在巷口,我静候着那位卖豆花的老人。每到傍晚,老人就会推着三轮车,载着一缸热气腾腾的豆花,出现在夕阳斜照、树影斑驳的巷子里。沐浴着蜜汁般金黄的光芒,老人微笑着为我盛上一小碗喷香的豆花儿……   天色暗了下去,巷尾的小书屋橙黄的灯光亮了起来。我独坐于书屋一角,捧着一本泛黄的
期刊
张贴着期末考试成绩单的黑板前面,挤满了迫不及待围观成绩的同学们。这次考试非同小可,学校要依据本次成绩排名重新进行分班,一种惶恐的情绪在我心底蔓延。   “我尽全力了,不会考得太差的。”我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焦急地寻找自己的排名——五十四名!这个数字把我轰然击垮。我的强项科目数学竟然考出了史上最低分!   我耷拉着脑袋走出教室,眼睛胀得难受,估计已经通红了。怕被同学瞧见我这副凄惨的样子,我加快了脚步
期刊
一、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溶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哀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期刊
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亲爱的同学,在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一个微笑、一句劝勉、一声祝福而感动?你是否曾因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而感动?   请细细回味你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那曾感动我的一把核桃仁   记忆中的母亲,是我吵架的对象。人家都说女儿是母亲的“
期刊
题目:怀念 的日子(50分)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詩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怀念”一般是对失去的或过去的时光、人、事、物的思念,是一种美好的、承载着情感的思念;需要补充词语或短语、句子来修饰、界定“日子”,比如“怀念开心的日子”“怀念爬山的日子”“怀念在乡村的日子”“
期刊
申城之春,玉兰花开。   空气中弥漫着白玉兰的清香。我痴痴地看着枝头的花儿开得烂漫,熟悉的香味渐渐钻入心底,化成浓浓的怀念。   我是在上海长大的,伴着玉兰花香,我度过了十来个春秋。久别重逢,不免有些怀念,总觉得这儿才是我的归属。   還记得那时经常和同班的女孩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一起谈论生活,一起畅谈未来。女孩子小小的心思呀,都尽数收进了玉兰花的耳朵里了。有时看旁边没人,我俩便偷偷地撷一两朵盛放的
期刊
童年,多么美丽的词汇,多么幸福的光阴呀!   又想起了童年的春天,我和小伙伴曾惊奇又欣喜地看着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枯黄的草丛中有了一抹新绿。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我们好奇地数着,一、二、三、四、五,永远都是五个花瓣,那么均匀!那段时间是悠闲的,没有作业的烦恼,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自然之美。   又想起了童年的夏天。顶着似火的骄阳,我曾经毫无顾忌地吃着冰激凌,和小伙伴追逐嬉戏,打水仗、跳皮筋;
期刊
记忆中的母亲,是我吵架的对象。人家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可我却总是和母亲争吵。   饭桌上少了弟弟,等我快吃完时他才回家。“去哪儿了?”我斜视他。   他竟然大摇大摆地走到桌前坐下,说:“咱妈叫我去玩的。”   我看了母亲一眼,抱怨道:“就惯吧。”   母亲不高兴了,放下碗,喊道:“你这是什么态度!”   母亲和我的争吵又開始了……   我一直都觉得母亲对弟弟过分疼爱了,直到看到书桌上的一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