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美术观察力的培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dran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美术教育应当给予儿童一种正确的启蒙,让他们逐步把握客观世界的形态与内容,而且能加以认识、分析、变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向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观察能力给出了指导。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精神,本文着眼于观察前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对象,拟订观察步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观察能力;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部分提出了明确要求,“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对一线教师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虽然说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推进多年,但是在当今制度化教育的控制和规定下,在功利主义取向、以真为唯一美取向的诱导下,许多幼儿园教师已经习惯教师主导的“正统”教育,教学目的的外在性、教学内容的预设性、教学过程的程序性、师幼互动的单向性以及教学评价的一元性,始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应当全面深入地读懂《指南》,从中找出合适妥当的教育方式。儿童绘画在《指南》指导下应当如何人手,我有一点看法。
  一、观察前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对象,拟订观察步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保护幼儿的感官
  健康的感官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物质基础,因此,保护幼儿的感官就非常重要。孩子看书、画画时有充分的照明,要求孩子看书时两眼离桌面有足够的距离。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孩子们好奇、好问,对他们的问题,我们有时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寻找答案。慢慢地他们会自己留心观察,兴趣盎然地去寻找答案,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3.利用种种途径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开展美术活动中以故事、游戏作开头,到实地参观,课后评价鼓励,开展绘画比赛等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在美术活动观察时,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5.在美术活动中,教给孩子有效的观察方法
  (1)顺序观察法:在画小动物——免子时,我和幼儿一起观察兔子的头、身体、四肢到尾部。
  (2)典型特征观察法:先观察最明显的特征,再过渡到一般特征。
  (3)分解观察法:即将观察的物体分为几个部分仔细观察,再综合全貌,这样能培养幼儿对复杂事物的综合观察能力。
  6.因人施教
  在同样的教育要求下,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有的孩子观察较粗,绘画表现风格单调,在活动中要多指导;有的孩子观察完整细微,在美术中造型能力较强,要给他们不同的指导,使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
  1.创设幼儿自主感受与表现的机会,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指南》艺术领域前言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成人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2.创设幼儿自主感受美与表现美的条件,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进行适宜的指导
  (1)正如《指南》前言所倡导的,可以“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南》教育建议中也具体提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等等。
  (2)美术活动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从小到大,从生物到事物,都可以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而这些单凭教师的讲解、示范,孩子是很难掌握的。这要求教师要有步骤、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去观察、比较、判断,让孩子们在自然中获得细致的认识,使孩子自己能够感受到真实的事物,就能用自己的方式从画面上反映出来。
  (3)提供機会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如绘画、剪纸、雕塑及各种工艺品等,从作品的构图,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观察多样的内容积累幼儿表现美的经验。
  (1)丰富幼儿实物观察,使幼儿有表象基础。
  (2)欣赏各种美好的事物,积累丰富的表象。
  2.观察写生的方法促进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示范讲解、幼儿创作的常态教学方法容易阻碍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可以采用观察写生的方法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在观察写生时,先让幼儿观察、分析事物的外形特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后加以适当的夸张和省略。
  3.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发现美的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教师的任务是给予他们鼓励和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美术直觉和创作潜能。
  四、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去关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并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创造力。
  幼儿美术活动如同一首首具有起伏变化且富有活力、不断拓展的奏鸣曲。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实践活动中师幼双方享受着相互激励、相互支撑以及共同成长的美妙。正是由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更敢于和教师“对话”,这才促使幼儿的一幅幅美丽画作不断生成,奏鸣曲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人类有教育以来,人们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就首先归功于教书育人的伟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教师,根据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大爱之心才是引导我前进的方向标。  【关键词】 教育;大爱之心;发展;精神  一、大爱之心需要实际行动  在我们国家始终有这样一批爱岗敬业、充满爱心的优秀教师,他们中间有着无数感人的故事,2010年末,在一条手机短信上看见这样一条消息,12月1日下午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光荣幼儿园  【摘 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方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了新课改要求,决定全面加强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心理培养和学习习惯及兴趣养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在孩子正式入学前就开始了教育工作,这也使得很多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
我国的医院,在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开支需求和更激烈的竞争需求,“公共关系热”伴随进改革的大潮,从我国开放的窗口吹进了医院,笔者通过对公共关系(以下简称公关)
<正> 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精气,气血,经脉都未充盛,卫外功能不固,抗病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则易罹患肺炎。 此2例均系小儿肺炎,病发暑夏之时,感受暑湿之邪,复感寒凉;致
【摘 要】 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传统幼儿园美术教育,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出示发话、引导观察、教师示范讲解、幼儿操作、展示讲评,这样的教学环节不能让孩子真正掌握美术技能也缺乏趣味性。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色彩、声音等直观形象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多媒体课件因其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
<正>患者,女性,58岁.因排尿困难伴低热半年,于1992年7月20日入院.半年来,排尿呈滴沥状,时有尿失禁.近有头晕、纳差、视力模糊等.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虽经药物治疗但入院时尿
【摘 要】 幼儿教学要寓教与乐,教师要引入区域游戏,发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等。  【关键词】 区域游戏;数学能力;分类观察;应用探索  对于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来说,肯定不能只单纯进行知识传授,寓教于乐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要考虑的方式,在平时生活中,在不同的区域之内,教师均应当使幼儿感知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其中顺其自然地介入相关的数学知识及数学能力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后血肿 月经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