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正当回调期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qidf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与前几年30%甚至50%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巨大。市场出现大幅度回调,固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短期回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看似出乎意料,其实合乎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存销比上升
  
   供求矛盾浮出水面
  
   2009年和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了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市场在1000万辆的规模上两年翻了一番。进入2011年,市场开始进入回调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增速上看,产销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842万辆和1851万辆,同比仅增长0.84%和2.4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超过30个百分点,增速是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结构上看,与以往短期回落不同,2011年乘用车和商用车增速双双大幅下滑,商用车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微型面包车)增速回落明显,特别是1.6升以下车型和交叉型乘用车都出现了负增长。
  
   从供求格局看,总库存量增长较快,经销商库存明显增加,供大于求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大部分经销商库存销量比都超过1.5个月的安全库存水平,部分自主品牌经销商存销量比甚至超过3。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CPC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厂商批发量少了近80万辆,其中大部分成为经销商手中的库存。
  
   政策收尾
  
   回调必然也必要
  
   笔者认为,2011年汽车市场出现大幅回调,既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我国车市长期增长而言,也是必要的。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了多项旨在扩大国内消费的刺激政策。针对扩大汽车消费,先后出台了1.6升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汽车补贴等政策。前两年车市的增长也证明,这些政策对拉动汽车消费、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而言,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政策也对后期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消费者在优惠政策下提前消费,潜在消费能量被集中和提前释放。随着刺激政策在2011年初集中退出,市场增长后劲不足慢慢显现出来。
  
   所以,刺激政策既是支撑前两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2011年增速大幅回落的重要因素。当然,除政策因素之外,成品油价格上涨、日本海啸导致日系厂商产量降低、汽车出口量下降,部分城市出台限购限行措施等,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2011年汽车市场的回调,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应该看到,在汽车市场连续出现超高速增长之后,当前的市场回调确有必要,这有利于解决被高增长掩盖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十五”时期以来,我国汽车产销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其中乘用车保持了40%的年均增幅。市场的快速扩张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汽车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如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挑战日益严峻,产品质量下降、竞争秩序混乱、流通模式和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亟待优化和提升,对健全法律法规和理顺体制、政策的要求日益迫切等。近两年尤其突出的是汽车增长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市场快速增长所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燃油供给等问题,不仅在大城市,甚至在中等城市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
  
   市场的回调会使这些问题“水落石出”,这既有利于政府理顺对汽车市场、汽车产业、汽车消费的管理机制,也有利于厂商、经销商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解决突出问题、明确发展思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回调还有利于引导消费者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理念,从而为我国汽车产业及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周期不长
  
   中国汽车需求依然旺盛
  
   只有对我国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对车市的这次回调以及未来的走势有客观和清晰的判断。
  
   笔者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需求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本轮回调不会对我国汽车市场中期增长产生长期负面影响。根据我对世界30多个国家汽车市场增长的研究,汽车需求增长具有一些典型的国际经验,不仅北美、西欧、日韩等经济体符合这些规律,而且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沿着这一路径前行。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处于4500~12000国际元(麦迪森1990年国际元,下同)阶段,是汽车需求加速增长时期。其中当人均GDP达到4500~9000国际元,千人汽车拥有量将从20辆扩张到100辆,均保持了18%~19%的年均增速9到10年;当人均GDP达到9000~12000国际元,千人汽车拥有量从100辆增长到200辆,年均增长11%~12%,时间大致持续6到7年。2011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70辆,依然处于从20辆向100辆的快速增长阶段。
  
   依据国际经验,在正常情况下,未来两到三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仍将维持18%~19%的年均增速。在千人拥有量超过100辆后,市场将逐步进入6年左右的稳定增长期,年均增速大概维持10%~12%。
  
   由于我国依然处于汽车市场增长的黄金时期,本次回调的时间不会太长,导致市场出现回调的因素预计将在今明两年内消化。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较上年有所回升,当年汽车销量将达到2000万~2030万辆,产销增速保持在8%~10%;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市场走势。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短暂回调之后,将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今后很难再出现动辄30%以上的高增长。这对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管理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市场转型和形成汽车社会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创造了机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
其他文献
乳腺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病,也是危害奶牛场最大最严重的疾病,同时也是造成奶牛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乳腺炎严重制约着奶牛业健康的发展,并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据统计,
<正>在蚕种生产中,秋用种入库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解决缺种问题,有关资料提出了对已超过即浸和冷浸施行适期,在自然室温(24—25.5℃)中保护30日以内的蚕种,采取较长时间
<正>人工饲料育始于60年代,首先由日本开发成功.1977年日本开始推广稚蚕人工饲料育,至今普及率已达到45%以上,我国70年代研究并获得初步成功,但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为了探
优质高产蚕种是茧高产的主要物质基础。湖州市是全国桑蚕茧重点产区,但长期来,由于蚕种生产基础薄弱,蚕种靠外援,质量不称,产量不高,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自1991年
利用嫁接苗桑根作倒袋接砧木的试验与调查海宁市农林局胡迪人,吴叙英海宁郭店农科站夏香荣,张云忠我市是全省生产商品桑苗的基地,近几年每年生产的嫁接苗在2至2.5亿株左右。针对育苗
最近,我在全国各大院校进行新书《重新出发》的巡讲活动,与很多师生进行了深入地沟通。时下正值“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关注的焦点。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企业招募人才的最佳时期。也意味着又有一批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职场,体验另一种人生。  一方面,进入高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录取率越来越高,今年很多省市的高考录取率已经突破了80%。同时,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大面积扩招,而且
种茧用桑规范化管理的探讨德清县蚕丝委沈坤元湖州市农业局朱根生种茧用桑的培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桑叶的产量、质量和制种成绩的好坏。要确保蚕种生产优质高产,首先要抓好种
幼桑地复盖地膜表明:桑树发芽早6 ̄10日,发芽率高,除草节本25%,条数,条长明显增加,秋叶亩增160kg,细桑成活率增2.4%。
为准确预测每年春种最适出库日期对1985 ̄1994年淳安县出库日期,桑树发芽及3 ̄4月上旬,日平均积温值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预测春种最适出库日期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