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的承继与延异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古至今,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在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创新的承继是复古主义;承继是创新的基础,离开承继的创新是虚无主义。黑格尔曾经说过:“在绝对的光明里正如在绝对的黑暗里一样是一无所有的”。传统和创新是相互依存且互为前提的。本文从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历史发展脉络入手,浅析了这两个艺术流派之间的继承与延异。
  关键词: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承继;延异
  达达主义:选择即创造
  达达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运动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审美形式和审美趣味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诞生之后,由于其影响,又衍生出“新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总体来说,达达主义运动的时间历时不长,但却波及甚广,几乎对20世纪一切现代主义艺术流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世纪后半期,艺术中的“反传统”现象便登上了艺术史的舞台,到20世纪早期已经演变到脱离艺术轨道的激烈程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几个流亡在瑞士的文学青年,在伏尔泰酒店建立了一个名为“达达”的文学团体,随后的1919年又在法国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因此,“达达主义”诞生了。
  达达主义(又称之为“达达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艺术家、“反艺术”观念的先驱——马塞尔·杜桑。他彻底抛弃了众所周知的传统美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式,将“反传统”上升到“反美学”的高度。1917年,杜桑给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年度展送去了一件普通的工业生产的瓷器小便器,更讽刺的是杜桑给其取了一个和安格尔画的古典美女一样的名字——“泉”。
  接着,在1919年,他又在一张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中那个拥有“神秘的微笑”的古典美女的脸上种上了两撇小胡子。杜桑的这一系列做法对传统美学进行公开的挑衅,跟有史以来的艺术概念和公众的审美趣味背道而驰,从而带来了一种“反艺术”的新兴观念:选择即创造。“通过选择、移用和观念地改造艺术的现存物品,就得到了既不同于原物、又有悖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品”。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破坏一切为行动准则。
  波普艺术:“非艺术”的艺术
  “波普”是一个英语Pop的英译词,Pop是英语Popular的缩写,意思是大众的、通俗的、流行的。波普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利用一些大众的传播媒介、采用绘画、丝网印刷、拼贴、装置、现存品集合等方式,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或者一些为人熟知的人物形象进行创意的设计、包装、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视觉文化符号。
  波普艺术深受达达主义艺术流派影响,致力将都市文化作为其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在艺术手法上承继了达达主义的精神,大量运用现存物、废弃物、各种图片、报刊拼接组合。波普艺术于50年代在美国达到鼎盛。
  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在1956年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件波普艺术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并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这个作品,一鸣惊人。这幅作品意味深长的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印记,都市的气息,科技的进步,人们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
  在美国波普艺术被称为“新达达主义”。安迪.沃霍尔、维塞尔曼、劳申伯格是其领军人物。特别是安迪·沃霍尔,他的作品以利用和排列展出布利洛肥皂盒以及鸡汤罐头这些美国人的生活日用品闻名,还热衷于将当时政界的风云人物、电影明星,譬如说当时红遍全球的性感女明星玛丽莲梦露的照片放大用丝网版印刷在画布上面,给公众展现另类的视觉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波普艺术家,比如其中的佼佼者张晓刚,他的《大家庭》系列以其有深度的“中国化”而引起中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作品《大家庭》中,张晓刚虽然采用油画的创作方式,却有意的淡化了传统油画的艺术技巧,画面有一种光溜溜但是灰蒙蒙的质感,画面背景采用模糊的晕染效果;画中的人物千篇一律,神态表情几乎一致,四平八稳的像是木偶人一般,艺术家有意这般设计无不是在暗喻中国那个空虚,沉闷、呆板的时代。
  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的承继和延异
  1、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的承继
  (1)波普艺术沿用了达达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段,例如绘画、丝网印刷、拼贴、装置、现存品集合等。
  (2)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都有弱化技巧的倾向。达达主义标榜“反艺术”,因此,自然而然的将传统艺术创作视为必需的技巧给抛弃掉了。波普艺术抛弃了艺术传达中重要的手工技艺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工艺技术,反映出“后现代”艺术中弱化甚至是否定技巧的倾向。
  (3)达达艺术和波普艺术都打破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
  在传统的艺术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是很明显的。然而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使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打破了艺术和非艺术、现存品和艺术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与低俗之间的界限,缓解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紧张关系,把艺术从高高的神坛拉了下来,使之成为普通老百姓触手可及的“物品”。
  2、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的延异
  (1)时代背景
  达达主义是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它的诞生以反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时代背景;而波普艺术却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亦称为当代艺术)流派,以当代消费文化为时代背景。
  什么是消费文化?在古代,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低下,当时艺术品的商品性表现的非常弱。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不断飞速提高,市场经济的来临,艺术品的商业化、市场化日益加剧,波普艺术不光将其作品视为一种艺术品,一种意识形态,还将它是为一种生产形态,一种消费品。由于艺术作品属性的双重性,也决定了艺术消费也是具有双重性的。首先,波普艺术品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审美需要为前提和核心的精神消费;其次,它又是一种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使欣赏主体得到艺术享受的物质消费。
  (2)审美形式
  达达主义主张“反艺术”、“反美学”,以“反讽性”为特征,是在用荒谬的手段和形式控诉荒谬的现实,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而波普艺术却将达达主义的“反艺术”手段转化为一种新的审美形式,即沿用其手段,把一种反传统的手段变成了直接沟通当下文化生活的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形式,来表达对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欣赏。
  (3)创作目的
  达达主义是对传统艺术、传统美学的颠覆性挑衅,目的单一直白:为挑衅而挑衅。某些创作手法看起来直接甚至有些粗鲁,在那个时代,或许很难被大众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公众情绪的冒犯。然而波普艺术沿袭达达主义的创作手段,但艺术家最初创作波普艺术的目的却是为了娱乐和丰富大众生活,使之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大众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很高。达达主义的创建人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在宣言中就这样评价过达达主义:“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这句话也表达出达达主义在艺术创作中的目的是给人以“侵犯”。也正如评论家史密斯说:“达达是对现成美学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种挑战;于此相反,新达达则是把这个挑战建立成了秩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黄宗贤著,2006年版。
  [2] 《西方现代美术思潮》,邵大箴著,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0年3月版。
  [3] 《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冯骥才著,2008年5月。
  [4] 《世界当代艺术史》,王受之著,北京 青年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推进城市化,这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着明显不同的演进规律和特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多,困难和
前段时间,我与市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到各县(市、区)进行蹲点调研,累计历时30多天。期间,我们采取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调查研究与指
期刊
相比于国资运作平台来说,国资以“一股”掌全局,是一种代价更低、效果更长久的方式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火如荼,国有资本正张开双手迎接社会民间资本。然而,民资对于在股权改
作者简介:宋俊辰(1980-),男,汉族,四川内江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任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助理,国画系主任,美术培训部主任,讲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方向。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展览并获奖,作品及论文在《美术》、《美术观察》、《美苑》、《美术家》《短篇小说》《兰台世界》等刊物上发表,并被私人及机构收藏。个人编著有《国画
期刊
墨子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知吉凶.”墨子时代没有镜子,人在水中照镜.这段话很受后人重视.到了唐代,记载唐太宗谈魏征的言行,这段话改为:
通过观察中职类学生的特点,结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从学生的心理、生活习惯、学习特点三点进行阐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近几年,省人事厅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新的用人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人事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和人事事业的发展.
201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