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助献血到鼓励社会爱心勃发 等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互助献血到鼓励社会爱心勃发
  
  ◆ 夏荷
  
  最近南京江宁一名孕妇因剖腹产需要用血,但医院却催要家属的献血证来换取等量的血。这种在手术前要求患者亲友先去献血的情况,不仅南京,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存在。这让不少患者和家属难以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应当看到,在社会献血爱心缺乏的情况下,鼓励亲友互助献血,是一种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通过对亲人之间的奉献爱心,唤醒对他人、对社会的献血爱心。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患者家属宁可高价买血,也不愿为急需血液的亲人伸出臂膀,北京等一些地方甚至因此而催生了血托市场。按理,亲人急需用血,家属对血荒最有切肤之痛,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如果对自己的亲人都不愿献血,又怎么可能奢望他人为你献爱心?
  从社会的文明尺度来看,依靠社会爱心的无偿献血机制,当然要优于靠互助献血。目前之所以出现血荒,就在于缺乏社会爱心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有社会爱心,血荒又怎能存在?想想当你奉献出承载着爱心的血液时,你不仅仅拯救了一个濒危的生命,同时也为自己和亲人今后的健康投入了更多的保险,那么你的人生也将因为你的善行而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社会也会因为有更多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改变
  ◆ 言草
  
   当下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是风声鹤起,民怨载道。今天爆出毒馒头,明天蹦出添加剂。消费者已被那些断子绝孙的不良商贩,摧残的奄奄一息。笔者曾喋喋不休引导老百姓投靠大超市,大品牌,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怡笑四方,滑稽天下了。因有案例证明这几年坑人害民最深的就是震耳发聩的大品牌,无论国产抑或洋品都不过如此。比如内地的双汇、蒙牛、海外的雀巢、肯德基。其实媒体爆出的内幕只是庞大体系的冰山一角,我可以妄言假设全部问题都阳光晒出,这个世界会骤然停摆。因为在我们衣、食、住、行的各环节那些“秃顶”商人一定唯利而丧尽天良。欣慰的是我们一些远瞩的政治家已开始大气力解决这些无序不堪的问题,但毕竟受制素养、利益以及太多无法诉答的缘由,决定了这个过程一定沉郁漫长。历史上的欧洲和美国,就曾历尽漫长劫难后才重获新生。
  无论状况何等险峻,我们总要生活,日子总还要过。有人干起了“家庭作坊”,有人种粮种菜,有人养猪养鱼,但面对庞杂的食品市场消费者终究只是被动的个体,你不可能完全与“市”隔绝。所以出路只能是一方面不断提升甄别伪劣的技能和素养,另外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学学改变。就是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生活习惯、情趣爱好、饮食好恶等等。比如好吃宵夜的,因为潲水油可否闲庭信步;好吃肉制品的,因为病死猪或瘦肉精可否多补点蔬菜;爱俏扮靓的,因为严重超标的化妆品可否云装淡漠,等等。
  改变实质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人生唯有常常的梳理,我们的步履尚能节奏分明,人生唯有时时的清心戒欲,我们的身体尚能真真高举健康的旗幌。
  
  传统的胎教更靠谱
  
  ◆ 阿华
  
  35岁的侄女结婚5年,春节前怀了孕,全家上下对她呵护有加。随着孕龄的增加,小夫妻俩日益重视胎教。
  最近侄女告诉我,网上风靡一种“手电筒胎教法”:孕妇在怀孕5个月左右时,每天参照自己的作息时间,用4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通过腹壁照胎儿头部,每次5分钟左右,结束前可以连续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还说这种胎教法的好处在于“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可以促使胎儿对光线的灵敏反应及视觉功能的健康发育”、“培养宝宝的规律生活”。 于是,她就好奇地用家中的手电筒试了试,当打开手电筒时宝宝好像真的动了一下,当时只觉得好玩,后来才发现自家的手电筒光很强,心中怀疑这样的强光是否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影响?
  听闻此言,我忽然想起前些年曾流行一种将耳机放在孕妇腹部让胎儿直接听音乐的胎教法,但不久就接连发生接受这种胎教的新生儿听力受损事件,这种流行的胎教法旋即夭折,如今这新奇的胎教方法靠不靠谱还真难说!
  在咨询了妇幼保健院的有关专家后得知,“手电筒胎教法”并未见诸于任何的专业书籍,更谈不上在临床上指导孕妇用这种方法进行胎教,只能说是一种探索,目前很难做出科学的结论。用光线刺激腹中的胎儿,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睡眠,反而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胎教方法更靠谱。
  笔者认为,胎教的目的是为胎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启发或保护胎儿的潜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心境与情绪以及有规律的生活,每天适量散步,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让孕妇听悦耳动人的音乐,但并不是让胎儿直接“听”,而是通过妈妈的耳朵“听”音乐,在妈妈的保护下,舒适安全地成长。
其他文献
从医学诊断意义上说,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没那么紧密。很多人在看到体检报告上“甘油三酯”一项偏高时,就以为自己血脂不正常,要调脂降脂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导致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很多,比如早上吃了过油的东西就会使其指标突增,过后则恢复正常。此外,体检报告上“正常”与否的结论,也未必就是最终的结果。因为血脂有
期刊
健康牙齿的大敌,除了不正确的护牙习惯,饮食也是重要一环。近日,美国“雅虎网”刊文列出对牙齿伤害最大的6种食物。  这6种食物分别为软饮料(可乐、果汁等)、运动饮料、酸味糖果、能量饮料、水果和醋。食物对牙齿的损害,其实就在于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溶解牙釉,进而导致蛀牙。而这6种食物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酸性食物,因此尤其需要注意。  当然,像水果、果汁等,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人们所青睐
期刊
家里有老人的人要警惕,发现老人开始频繁(一秒钟有4—6次)出现手指搓丸子的动作时,一定要带他就医。这时候,老人很可能出现帕金森病的前期症状了。张宇清博士解释,搓手指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帕金森病三主症之一的静止性震颤。相比身体僵直和行动迟缓更能引起家人的注意。  张宇清说,5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系鞋带、纽扣、穿脱鞋袜等自理行为迟缓时,家人也要提高警惕。特别是老人的一侧肢体(左侧或者右侧)表现出特别迟钝时,
期刊
人物档案  姓名:秦含章;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时间:1908年;  居住地点:北京团结湖北头条小区;  生活习惯:对毛笔书法情有独钟,享受吟诗作赋,简单锻炼天天不落,定期还来个飞行旅游。    秦含章,104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名誉所长,业界称其为“酒界泰斗”。秦含章老人每年乘坐十几次飞机,还能出席几次社会活动,体检结果是身体各项指标正
期刊
人类精子库是指以治疗不育症以及预防遗传病等为目的,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的机构。早在1776年,欧洲便已发明了家畜的精子冷冻技术。上世纪50年代后,人工受精技术在西方取得了长足发展,全世界很多国家开始建立精子库,并且逐渐完善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已有11家获准正式运行或试运行的人类精子库(其中一家人类精子库停顿整改)。然而,在大多数国人眼里人类精子库和“捐精”却是一
期刊
当感冒咳嗽时,很多人会赶紧做个贝母炖梨吃,以润肺止咳。然而,中医专家提醒,中药贝母常见的共有三种,润肺止咳时别用错了川贝母和浙贝母。  目前常用的贝母其实有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名字虽只有一字之差,功效却相差甚远。三种贝母虽然都有广义的清热化痰作用,但前两种可用于咳嗽的治疗,而土贝母则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疮疡肿毒等疾病。     川贝母和浙贝母   川贝母和浙贝母相比起来,似乎川贝母
期刊
听朋友复述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生前所讲的一个故事:  在大草原上,有事出远门的人只需背负一条生羊腿,便可以不必为一路上的食宿担心。  每当日暮黄昏,孤独地行走了一天的旅人,只消将背负的生羊腿献给前往投宿人家的主人,便会蒙人以一饭相款、设一榻供眠。次晨客人动身前,留客人家的主人,会主动交给他一条新鲜的羊腿,让其带上继续赶路。  汪老称,他本人就曾背负一条生羊腿,游历草原月余,及至返回住处,手上仍拎
期刊
傅青主是明末的名医,传说他医术非常高明,尤其善治心病。  有一天,一对恩爱的夫妻偶然争吵,妻子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一病不起。其夫到傅青主处求治。傅听完陈述后,随手在路边拾起一块石头,叮嘱其回家后放在锅内用慢火加水煮软作为药引,煮时要不断加水,人不能离开。他回家后按医生的话日夜不停地煮石头。几天后,人瘦了,眼睛也熬红了,但为了治好妻子的病而毫无倦意。  妻子目睹此情此景,化恨为喜,深受感动,主动下床
期刊
任何一种类型的糖友在任何时间都应该进行饮食治疗。特别是老年糖友,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身体逐渐衰老,比如胃肠消化功能会减弱,因此适宜选择吸收更好、营养更全面的食物。其中,牛奶非常适合他们。  糖尿病患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会燃烧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因此糖友的蛋白质消耗比普通人要多,需要获取的量也更大。我们平时的饭菜,米饭、面条和各种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所能提供的蛋白质含量往往并不能完全满足糖尿病患
期刊
春茶品质有讲究    目前,各种被包装的花里胡哨的春茶已经蜂拥上市,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找到真正的春茶,然后在午后泡上一壶,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春茶到底有哪些讲究呢?    叶绿素决定颜色 氨基酸影响口感  决定茶叶的品质主要是影响色泽的叶绿素以及影响口感的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脂类物质。春天时由于太阳光不是很强烈,所以新长出的茶树叶芽需要较多的叶绿素以便吸收阳光。叶芽作为发育枝条尖端的部位,生长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