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思想品德这门课在许多学生心目中就是枯燥的代名词,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想品德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所涉及内容比较丰富:有活动、探究、体验、反思、讨论、分享、交流、实践等栏目,使学生感觉看似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状态,反而在课堂中缺乏学习情趣。鉴于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想办法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改变单一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也能学的目的。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和谐,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先学后教。根据洋思教学的基本模式,首先让学生自学,这是一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的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给出自学的提纲,让学生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明确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上课喜欢走神的学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提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提示”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2.鼓励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这样,提出问题,小组间相互讨论,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广度和问题的宽度,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些已经涉及到国情方面的知识,男同学在此方面的知识优于女同学,教师要多引导,尽量让女同学也要积极发言。
  3.。及时总结:在学生自学时,老师已经给出学生自学的提纲,当通过师生讨论、生生探究、小组交流、同桌分享等环节,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做学习笔记、写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当时间不足时,尽量让学生同桌相互提问,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我经常根据教材,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并把课堂总结粘贴在教材相应的位置,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便于今后的复习和巩固,也使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没有了后顾之忧,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教材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身实践性很强,气息浓。但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生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现在的教材设置有活动、探究、体验、反思、讨论、分享、交流、实践等栏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會。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组织学生亲身实践,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和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做到恰当合理,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练习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三、优化课堂氛围,突出教学的风趣性
  思想品德课本身抽象性、逻辑性很强,为了避免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枯燥感,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授课的。
   1.概念观点的简单化 。教师讲授理论观点时,应该多使用有趣的例证,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得理论观点的分析过程变得简明、扼要。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都包含着精深的哲理。
  2.语言表达的幽默化。教师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教师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政治观点。
  3.教学手段多样化。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多种多样的化教学媒体适当使用传统媒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努力创设情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或相互讨论,或网上查询资料,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模式的演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的压抑的被迫学习转变为轻松、独立的主动学习。因此,多媒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冲破传统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金朝阳杯”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装配技能竞赛6月28日在天津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来自各地协会、企业的300名代表出席启动仪式。本次竞赛将历时5个月,并将于11月在第35
如果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作文批语就是语文教师手中的一把剪刀或锄头,用得好,它能除掉学生心田里的杂草,为那美好的幼林修枝剪杈,松土施肥.
去年,参加了“课程改革校校行”调研活动。听了、也评了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师的课,发现一个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很不够,应该引起校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  现象1:由于我们听课按要求是随机的,即便如此,讲课的大部分小学老师还是作了课件、幻灯片、教具、卡片等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充分准备。  操作、讨论活动要开始了,老师刚说:“下面我们准备……”,还没等老师说完要求,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