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自然之美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体系大多是基于化学科学实验,在与生活、自然相连接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发现自然中的化学之美,因而要用一双善于发现化学自然之美的眼睛,观察和发现中学化学中的知识性内容。
  关键词: 中学化学 自然之美 生活之美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较复杂和深奥,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将化学学科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相联系,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探索生活中蕴含的化学元素和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生活化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生活入手,在与生活自然接触的日常过程中,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自然元素,树立化学知识生活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中学化学“物质的颜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进行不同固态、液态、气体三方面的区分和认知,并根据不同物质的形态进行不同颜色的分类和区别,从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元素之美。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在采集树叶叶脉的前提下,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树叶进行浸泡,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书签:
  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元素,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实践,可以挖掘自然之中的化学之美,从而提高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和激情,在活动的实践操作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涵养,获得良好的美育教育。
  3.注重“以真创美、以美导真”,探索化学实验的生活之美。
  在化学实验内容中,包含有深刻的生活哲学思想内容,在自然界物质之中,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中理会其中所蕴藏的生活哲学内涵,在物质变化的形态下,感受到化学学科深层次的美感,而不仅仅停留于化学药品的色泽、化学反应的发光发亮等表象,而是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唯物辩证的生活哲理,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水的沸腾、镁带的燃烧、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等,这些物质现象的深层变化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活中的哲理之美,从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三、结语
  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的学科,我们在开发科学美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观察自然景色之美,还可以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感知美、体会美、珍惜美、创造美,从而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与美的修养,在进行科学素养培育的同时培养审美素养,在科学实验中激发创造美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马贵飞.让实验和多媒体成为初中化学的双翼[J].考试周刊,2015(A0).
  [2]李晓燕.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本文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在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新课标中可以解读实验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突出地位。而课外小实验活动因为考试没有列入考试大纲,在物理教学中被很多教师忽视。实际上在学生学习中物理课外小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丰富
《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该书不但全面地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使其成为一门系统化的经验科学.根据《考工记》的记载我们可知,
期刊
摘 要: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化学化学用语、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性、实验现象多样性及化学学科中守恒思想等方面,论述了化学学科的“美”主要表现,使读者喜爱化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 博雅教育 化学学科 独特美  南京市第九中学的校训之一是博雅尚美,在我校学生课内课外吸收大量知识的基础上,会欣赏各个学科的独特之美,对学生获得知识、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测值来评价颈动脉出血斑块和非出血斑块,及利用ADC测值评价颈动脉斑块内出血及颈部动脉夹层血肿并确定D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