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文化以及社会的联系,美术课程的设计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卡通画作为流行视觉文化的一个分支,对高中生具有强烈吸引力,并对其绘画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卡通画引入高中课堂,是对美术教育极具意义的一种探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和学校对艺术学科的重视,艺术课教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两年,笔者所在校高二年级开设了艺术科选修课,笔者担任卡通人物画的任课职务。针对大部分学生浅层次喜欢卡通画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卡通画、鉴赏卡通画、提高卡通画绘画技能,是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
“卡通”一词,源于英文“cartoon”,在20世纪20年代末传到中国。卡通画是指根据动画影片的内容和借鉴动画表现的手法绘制而成的单幅或连环的画面,被人称之为“凝固的剧画”。卡通画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生活物品装饰等形式呈现,是一种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卡通画作为绘画的一种,以强势文化的姿态侵占了青少年的审美空间,让青少年忽视了对其他美术类型的审美观察。将卡通人物画引入高中美术课堂,可以因势利导 ,让学生从浅层次的审美理解上升为深入体会,培养审美意识,正确认识卡通画。针对社会上充斥着的丑恶、凶杀、色情等低级趣味的卡通画,高中学生必须进行选择性吸收;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卡通画也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崇洋媚外,忽视对国产动画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卡通画的喜欢要控制好“度”,不能沉迷其中。在深入认识卡通画的基础上,再进行鉴赏卡通画作品。
提升鉴赏力,理解卡通画
目前卡通画内容呈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学生对卡通画的鉴赏,主要表现为浅层次的审美,缺少对卡通画人文内涵、文化观念的探讨。
第一,在教学中,笔者选取健康的形象,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卡通人物带来的正能量,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故事以及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起到的激励作用。事实证明,深入理解卡通画,可以使高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第二,让学生试着分析卡通人物作为艺术形式,如何遵循美术要求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通过教学,学生知道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可以表现英雄的阳刚之美;用虚实有度的流畅线条可以体现女性的柔美。通过卡通画的唯美形象、梦幻情境或幽默风趣内容,学生理解了美术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卡通画衍生的产业链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时代紧密结合,鉴赏卡通画,培养了时尚的思想观念。
通过鉴赏教学,提升了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能正确对待和选择艺术形式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通过鉴赏教学,学生也对卡通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安排绘画教学,可以在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绘画技能,绘制卡通画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卡通画,但是画不好;少部分学生喜欢临摹卡通画,线条却不够流畅,完全模仿,创意不足;极少数同学构图饱满、造型准确,有自己的创意,而且绘画技巧多样,甚至违背了绘画的传统技法。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法。
第一,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基本人物造型知识。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角色分析局部特征。比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第一课的临摹内容笔者就让学生绘画眼睛,通过真实眼睛与卡通眼睛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强调绘画眼睛的时候要突出眼睛的高光与瞳孔、阴影的对比,画出眼睛的透亮感。教学手段采用先展示教师范画,让学生产生绘画欲望。学生在掌握绘画方法的基础上,画出了透亮的眼睛。
第二,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二是观察和感受对象的不同特征,卡通绘画基础的养成需要从临摹作品开始,让学生对临摹作品仔细观察,就人物画而言,笔者要求学生将人物各个部分看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头部是圆形,上身是三角形,手臂是圆柱形等等。这样的观察方法简单有趣,能发展形象记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三是训练线条,线条的使用对于人物性格刻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线条,也是一幅画的灵魂,很多学生造型准确了,但是线条断续、柔弱无力,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卡通画的魅力,因此训练线条也是卡通绘画技能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上,笔者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人物的性格特征,把自己情感融入到卡通人物的绘画中,结合老师讲解的技法,线条也会随着英雄人物变得刚硬,随着美女变得柔美。
第四,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四是创意卡通。通过临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让学生进行写生,把自己的同学老师变成卡通形象。进行创作的时候,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对象的脸型、发型、整体外貌特征、配饰、表情等,这样创作出的形象才能逼真传神。通过实践,在教师节上展示了学生的卡通画,对任课老师的描绘非常传神,获得了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
卡通画这种流行视觉文化作为艺术形式的一部分,对于提高高中学生审美观和绘画技能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也不可片面夸大作用,将卡通画引入高中美术教学,仅仅作为实施美育的一种途径,卡通画将与其他美术形式共同完成陶冶审美情操、提高教学品质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
“卡通”一词,源于英文“cartoon”,在20世纪20年代末传到中国。卡通画是指根据动画影片的内容和借鉴动画表现的手法绘制而成的单幅或连环的画面,被人称之为“凝固的剧画”。卡通画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生活物品装饰等形式呈现,是一种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卡通画作为绘画的一种,以强势文化的姿态侵占了青少年的审美空间,让青少年忽视了对其他美术类型的审美观察。将卡通人物画引入高中美术课堂,可以因势利导 ,让学生从浅层次的审美理解上升为深入体会,培养审美意识,正确认识卡通画。针对社会上充斥着的丑恶、凶杀、色情等低级趣味的卡通画,高中学生必须进行选择性吸收;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卡通画也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崇洋媚外,忽视对国产动画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卡通画的喜欢要控制好“度”,不能沉迷其中。在深入认识卡通画的基础上,再进行鉴赏卡通画作品。
提升鉴赏力,理解卡通画
目前卡通画内容呈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学生对卡通画的鉴赏,主要表现为浅层次的审美,缺少对卡通画人文内涵、文化观念的探讨。
第一,在教学中,笔者选取健康的形象,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卡通人物带来的正能量,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故事以及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起到的激励作用。事实证明,深入理解卡通画,可以使高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第二,让学生试着分析卡通人物作为艺术形式,如何遵循美术要求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通过教学,学生知道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可以表现英雄的阳刚之美;用虚实有度的流畅线条可以体现女性的柔美。通过卡通画的唯美形象、梦幻情境或幽默风趣内容,学生理解了美术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卡通画衍生的产业链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时代紧密结合,鉴赏卡通画,培养了时尚的思想观念。
通过鉴赏教学,提升了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能正确对待和选择艺术形式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通过鉴赏教学,学生也对卡通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安排绘画教学,可以在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绘画技能,绘制卡通画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卡通画,但是画不好;少部分学生喜欢临摹卡通画,线条却不够流畅,完全模仿,创意不足;极少数同学构图饱满、造型准确,有自己的创意,而且绘画技巧多样,甚至违背了绘画的传统技法。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法。
第一,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基本人物造型知识。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角色分析局部特征。比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第一课的临摹内容笔者就让学生绘画眼睛,通过真实眼睛与卡通眼睛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强调绘画眼睛的时候要突出眼睛的高光与瞳孔、阴影的对比,画出眼睛的透亮感。教学手段采用先展示教师范画,让学生产生绘画欲望。学生在掌握绘画方法的基础上,画出了透亮的眼睛。
第二,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二是观察和感受对象的不同特征,卡通绘画基础的养成需要从临摹作品开始,让学生对临摹作品仔细观察,就人物画而言,笔者要求学生将人物各个部分看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头部是圆形,上身是三角形,手臂是圆柱形等等。这样的观察方法简单有趣,能发展形象记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三是训练线条,线条的使用对于人物性格刻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线条,也是一幅画的灵魂,很多学生造型准确了,但是线条断续、柔弱无力,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卡通画的魅力,因此训练线条也是卡通绘画技能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上,笔者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人物的性格特征,把自己情感融入到卡通人物的绘画中,结合老师讲解的技法,线条也会随着英雄人物变得刚硬,随着美女变得柔美。
第四,卡通人物绘画的教学目标之四是创意卡通。通过临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让学生进行写生,把自己的同学老师变成卡通形象。进行创作的时候,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对象的脸型、发型、整体外貌特征、配饰、表情等,这样创作出的形象才能逼真传神。通过实践,在教师节上展示了学生的卡通画,对任课老师的描绘非常传神,获得了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
卡通画这种流行视觉文化作为艺术形式的一部分,对于提高高中学生审美观和绘画技能的作用不可小觑,但也不可片面夸大作用,将卡通画引入高中美术教学,仅仅作为实施美育的一种途径,卡通画将与其他美术形式共同完成陶冶审美情操、提高教学品质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