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架起一座多方位深度交流的桥梁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杭州日报》201 5年举办的“‘五味和’杯·庆祝杭州日报创刊六十周年征文”和2020的“‘绿城中国’,庆祝《杭州日报》创刊六十五周年征文”活动中,我们看到征文这一传统方式,仍然保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并可以进一步拓展媒体与企业、媒体与读者、企业与读者间深度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在读者、企业和媒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征文;读者;媒体;桥梁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样式和传播内容已经较传统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杭州旧报》作为一家创刊六十五周年,多次荣列“全国100强”的优秀平面媒体,在锐意求新、稳健发展、多融合新型内容表达方式的同时,为什么仍然选择征文的方式,来呈现一份报纸在六十五周年华诞时希望展现的姿态?
  一、寻求共识,达成合作
  2015年,《杭州日报》与杭州著名老字号食品企业“五味和”联合推出“‘五味和’杯·庆祝杭州日报创刊六十周年征文”活动。2020年6月,《杭州日报》与全国知名房地产企业“绿城中国”达成合作,举办“‘绿城中国’·庆祝《杭州日报》创刊六十五周年征文”活动。两次活动自推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和广大读者的热忱关注和积极参与,收到了大量来稿,部分优秀作品在《杭帅旧报》“西湖副刊”刊发,反响巨大。征文的评奖及证书和奖品的颁发工作均圆满完成,得到了社会、读者和企业的认可。
  “五味和”是一家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食品酿造为主业,它的产品可以说是走进了杭城的街头巷尾、千家万户,企业与百姓人家生活的黏合度极高。百年老店,历久弥新,既秉持传统又坚持创新。而作为全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绿城中国”则是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生代大型企业,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大开大合、敢为人先的企业气质。《杭帅旧报》两次报庆活动与上述两个企业的合作可谓强强联手,共赢共荣。而深究双方达成合作的内在动因,则是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传承、坚守、创新、发展,是三家企业的共同品质和精神内核。因此在彼此寻求合作时,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双方的合作既宣传了企业文化,扩大了企业的传播力,又为《杭州日报》的普通读者提供了发表作品、讲述故事的渠道,同时让读者有机会参与到报社的建设中来。读者、企业、媒体在这样的合作中达成了更牢固的黏合,并完成了各自诉求的表达。
  二、层次构建,文章甄选
  做征文活动,不能等米下锅,等着稿子上门。征文的征集面向全社会全人群,征稿要求除体裁和字数有基本的限制外,几乎不设门槛。那么,来稿的水准就可能参差不齐,如果没有对征文作者和来稿的层次做预先的构建,恐怕最后收到并评选出的文章的质量就不如人意。
  那么,一个活动摆开阵仗,总免不了要敲锣打鼓先造声势,请有“来头”的人写稿是我们最先想到的,这既能保证部分征文的质量,构建有层次的作者群体和文章来源,又能让征文活动有一个好的开局。杭州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当然是最佳人选。20多年前他从《杭州日报》的财经专栏出发,现在业已成为中国财经界跨文化界甚至更多界的大人物。但是,吴晓波先生早前曾对外称,不再为纸质媒体写稿了。怎么办,有了设想,必须拿下。我们也有“杀手锏”——《杭州旧报》西湖副刊资深编辑莫小米老师。当我心怀忐忑向莫老师发出求救时,是不抱希望的,毕竟吴晓波先生有言在先。没想到很快有了回响,莫老师来电说“他写的”。吴晓波先生以《时间走了情谊还在》为题写了一稿感人至深的文章。就这样,我们陆续请了几位有分量的作者,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老师(《一个超现实的梦境现场》)等为我们写稿。
  再比如,获得一等奖的《体育场路218号》也是约来的。作者伍来福是—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建筑工人,每天在工地上扎钢筋,他还是一位诗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坛已被知晓。他与《杭州日报》有许多故事,有话可说。记得打电话去约稿时,听到那边“丁零咣当”的,很响,他在电话里大声说“好的”就挂了,我一直想象他是站在很高的钢筋架上挂我电话的。稿子是写在方格稿纸上从离杭州数十公里的富阳寄来的,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诚,讲述了他第一次遇见杭报,第一次投稿,第一次文章见报,以及后来《杭州日报》在他的家乡建立“杭州日报爱心图书室”的故事,朴实中带着温暖。对于征文,真情实感是最基本的甄选标准之一。
  其次,一份报纸的六十五周年,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所以,在征文的选择上不能仅从文学性去考虑,要力图呈现报纸和作者写作的多面性和多层次,从多角度选稿。比如,《你与我们鼓与呼》就讲了跑医疗线的记者在二十年前为市中医院发展出力,并促使就诊制度改革的故事;《一条小新闻掀起大热潮》关注的是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还有老杭报人写自己从一个排字工成长为记者的《从排字房走出的记者》,还讲儿女情的《妈妈的报纸》。当然,打动人心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作者年近九十,不会电脑,转辗大半个杭州来报社送稿;也有作者误入传销组织,人生陷入低谷,看到杭报《倾听·人生》版的文章后,鼓起勇气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投到“西湖副刊”,文章见报后得到救赎。
  此外,2020年征文活动的开篇《有事找杭报》一文,就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作者丁云川先生是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士。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杭城历史文化、古迹遗址的保护工作。在文章中他写道,“1993年春,庆春路拓宽时,父亲发现众安桥关帝庙外墙上嵌有一块古碑——辟火碑,当时民工不懂要砸掉,父亲看到后出钱请民工保下来,嘱我设法拉回家去。岂知,这么大的一块石碑,放在居家进出的过道里,造成行走不便……不日,杭报副刊登出《我家拾来了辟火碑》一文……在杭报的协调下,该碑入藏杭州碑林文保所。我堵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掉落了”。此外,他还讲述了从1999年起,在《杭州日报》数位记者的帮助下,对“北伐战争二十一师阵亡将士墓”进行考察调研,最终引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重视,于2013年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北伐阵亡将士墓重修,并将其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故事。这样的文章表达了一个个人和一份报纸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当然是征文组织者乐于看到的文章。
  丰富的内容和多层次的作者群,多视角选稿是确保一次征文活动高质量完成的基本原则。
  三、一些思考,职业收获
  活动收官意味着要总结,总结便会引发一些思考:征文活动如何与当下人群的阅读兴趣和方式对接?如何利用新媒体方式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并将征文的效应回应至社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这都是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来稿情况,主要呈现的问题是,征文作者的年龄层次偏大,关注和书写的故事多为过往和历史,与当下关联得不够紧密。这当然与各种样式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困惑和冲突有关。所以,类似的征文活动如何赢取年轻读者的关注和参与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2015年和2020年《杭州日报》两次报庆征文活动的编辑而言,在2015年我刚入职《杭州舊报》时,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年和六十年,是一对有意思的数字。一个‘入伙’杭报一年的杭报新人,接手一个杭报创刊六十周年的征文活动,组织或者倾听热爱杭报的读者讲述一张报纸六十周年的经年故事,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对我个人来说,就像是冒着热气的新酒被六十年的陈酿勾兑和知遇。让一位新人抄近路看到了一份报纸从每天四版发展成为多种媒体形态整合一体的大型传媒集团的荣光和发展历史”。
  (作者单位:杭州日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在进行不断的变革,新媒体大浪潮的不断推进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挤压,对于新闻信息的摄取,大众也拥有了更多渠道的选择。报社记者要想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就需要从自身内容的方向出发,锁定受众人群,根据受众人群的需求制定撰稿策略。本文就报社记者撰稿时如何吸引大众人群,使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报社记者;撰稿;吸
期刊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成为了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报道对象,他们在田间劳动,在建筑工地工作,如何去表现他们的形象,引导社会普遍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成为摄影师出新出奇的地方。本文将从新闻摄影拍摄技巧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展现农民工形象。  关键词:主题思想;拍摄技巧;构图;图片说明  一、主题思想的确立  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为许多摄影师所关注,也曾出现过大量优秀的反映农民工生存状态的纪实
期刊
摘要: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面前,地方党报如何用好手中“金话筒”,做好纷繁舆论场中的“黄钟大吕”?益阳日报社着力强化评论阵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评论“投枪匕首”作用,做优做强传统评论、做新做活融媒体评论,着力打造主流声音传播新矩阵、占领舆论新高地、探索评论新蓝海,不断扩大主流声音有效覆盖面,在多元化舆论场上唱响主流舆论强音。  关键词:地方党报;评论;融合创新  评论历来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
期刊
摘要:媒体是社会治理的感知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担当重要角色,在舆论导向、信息传播、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因突来的新冠疫情给武汉社会治理带来“危”,也孕育“机”,给未来的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一千载难逢的临床案例。武汉在实战中须总结经验,对媒体迅速把握受众的新特征,学习融媒体传播话语体系,具有极大价值。  关键词:媒体;社会治理;武汉;超大城市  一、打造民意直
期刊
摘要:伴随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而5G的民用步伐也正在不断加快,双重作用势必会为短视频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帮助,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短视频将会成为主流信息传递模式。2017年以来,短视频以其简短、精悍、新颖的特征风靡传媒领域,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本文从多方面着手,针对性地分析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征以及其应用,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端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越来越成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为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发展趋势,抢占移动新媒体宣传阵地,包括央媒在内的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开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本文以主流媒体客户端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客户端在如何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力的同时进行内容创新和传播方式创新,以及未来内容创新如何更好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  关键词:主流媒体;客户端;内容创
期刊
摘要:时至今日,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危机仍没有散去,这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深刻改变着世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与观念。在这样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正确解读,科学高效开展危机传播,能够有效帮助公众理性面对、正确处理危机。本文针对此次新冠疫情,探讨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责任与担当,以及创新方式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疫情;广播电视媒体;危机传播;媒
期刊
摘要:电视台记者作为一种传媒行业冲在最前线的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事件中,要严格对本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将报道出的新闻事件进行跟进监督,确保自身的报道能够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为大众展示疫情最真实的一面。这就要求电视台记者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采取正确的、高效的措施进行对新闻事件的播报。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突发疫情;电视台记者;新闻报道  一
期刊
摘要:融媒传播时代,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变革的趋势不可避免。无论是从内容的策划、选题取向的判断,还是制作包装风格及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人应当及早转变观念,积极实践探索,为应对这一重大变革做好准备。  关键词:融媒体传播;电视新闻;创新实践案例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是全国“地面频道四小龙”之一,连续12年位居山东省网收视冠军,多次在全国省级非上星频道中收视排名第一,在精品创作评优、
期刊
摘要: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基于自身属性,在长期与受众进行互动反馈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所认可的能力。鄂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新闻纵横》,作为一档以新闻为主的栏目,努力凸显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让公信力支撑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主流媒体;提升;公信力  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说的是诚信对于个人、事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讲,新闻媒体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