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在进行不断的变革,新媒体大浪潮的不断推进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挤压,对于新闻信息的摄取,大众也拥有了更多渠道的选择。报社记者要想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就需要从自身内容的方向出发,锁定受众人群,根据受众人群的需求制定撰稿策略。本文就报社记者撰稿时如何吸引大众人群,使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报社记者;撰稿;吸引力;角度
  近年来,社会生活不断丰富,新闻的内容日新月异,五花八门。报社记者将不断面对这些丰富的新闻资源,并承担起对这些新闻进行收集整理、编辑传播的重责大任。随着新闻获取渠道的增多,报社记者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负责的新闻稿件中加入“亲民”的元素,使整个新闻报道变得更加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迎合大众的口味,以下是报社记者在撰稿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将撰写内容变得更有“人缘”的几点策略。
  一、报社记者撰写稿件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阶段报社记者进行撰写时,需要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记录,来作为自己撰写稿件时的素材,而在记录的过程中,报社记者往往只重视了对事件整体的记录,并没有将自己的视角进行细化,导致在报社记者进行采访时,采访内容空洞,撰写过程困难,没有合适的素材为自己的撰稿过程“铺路”。比如XX地区某家商场前开展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商品活动,报社记者单一地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采访记录,而并没有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制作商品的工人以及商品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导致人们在阅读报道内容时并没有感受到报道中所传递的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使得报社记者所作出的报道吸引力被严重影响,导致出现流失受众的情况。
  二、记者撰稿时“接地气”的策略
  (一)增加对新闻的敏感度
  作为报社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好的记者不仅要把握住新闻的时效性,还要把控好所报道内容的主题,使之贴合自身受众需求,才能达到最高效的获利。面对不断丰富的新闻内容,报社记者首先要定期了解受众的需求,在本地区进行一些社会调查,统计该地区的人们对汲取新闻信息时新闻类型的选择,多是经济金融方面的还是社会现象方面,亦或是生活功能方面的。报社记者根据这些信息,来选取发生的新闻信息以及社会现象,优化完善自身撰稿內容的方向,使报道内容能够被更多人所注意,吸引受众,加强新闻竞争力;同时报社记者也应该多通过新媒体平台,例如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渠道,获取新的新闻热点信息,并且针对这些信息拓展至自身所在区域的新闻现状,并对之进行相关记录与报道,这样能够提高报社记者撰稿的效率,使报道内容的质量更上一层楼。报社记者还应对新闻进行侧重,能够及时发现时下发生的热点新闻,并且能够持续跟进新闻事件的进展,为大众进行实时的报道,使受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变化,从而对报社记者的报道进行重视。并且这也会给报社记者明确撰稿方向,使报社记者的采访、撰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帮助传统报社媒体进行更加良好的发展。
  (二)小角度切入呈现大选题
  很多报社记者在进行写作,对报道事件进行整体构架时,往往从一些比较直观的大方面人手,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报道结构较为模式化,而对小角度入手编辑新闻内容的方法掌握还有所欠缺,导致受众在进行阅读时出现对于报道内容难以吸收的情况。这时报社记者就要注意自己的写作手法,对于采访事件的叙述方式采用以点入面的方法,从对事件中细致部分的报道拓展至整个新闻的主题,更能引起群众的共鸣,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有更透彻的认识。例如在某生产企业的周年庆上,记者对这一生产企业进行报道,在报道时可以由该企业中一位优秀员工的角度进行报道。记者可以先采访该员工,对他的工作生活进行初步的了解,随后跟随他进行工作相关的体验,切身体会该员工每天所经历的工作日常,然后将这些内容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在自己的报道中。这样受众在观看该新闻报道时,能够跟随记者的角度从个人出发,所涵盖的个人情感也更加深厚,普通老百姓对于这篇新闻报道也更加容易接纳,引起受众的共鸣,并且记者可以在文章发表后通过让受众致电提意见,或者是通过设立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对受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在撰写稿件时注意这些问题,完善自身的写作过程,写出更加能够符合大众口味,更有“人缘”的作品。
  (三)使用情景还原叙述法
  一些报社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报道方式主要是讲述新闻事件主体,视角是从新闻出发,长此以往使用这样的报道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生动性。报社记者应该创新自身的报道方式,运用自己出众的文采,生动形象地还原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场景。例如在某小区出现安全事故,有群众见义勇为,主动帮助解决事故的事件中,记者应该对群众的行为以详细的描写,将群众帮助维修设备,清理障碍物等具体行为进行记录,也可以通过先描述群众的行动,转而引出事件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受众对这一新闻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能够全方面掌握新闻的具体形势,满足受众对获取新闻信息的基本要求,从而让大众能够对报社记者所报道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对其进行关注,增加报社记者稿件的受众。
  (四)对于报道真实性的重视
  在报社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自身的职业素养,拥有法律意识,保证自身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没有虚假信息。作为传媒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力不同于常人,由于所处行业具有传播信息快速、言论权威强的优势,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报社记者必须承担起正直真实的“风向标”这一职责,面对新闻事件采取公开透明,不掺假不作假的报道方式,把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对受众进行转播。例如,在某地区出现台风的自然现象时,记者需要针对台风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做出一个正确的报道,不能将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数据进行虚假的递增式报道,以此来博取大众眼球,应该在确定了伤亡数字以及损失数据以后,发布正确时间段该事件的基本信息,从而正确引导大众舆论,让大众对自身的报道产生信赖感,使报社记者的报道更具说服力。
  (五)语言大众化迎合受众习惯
  在报社记者撰稿时,还需要注意大众的阅读习惯,有时报社记者运用太多专业术语以及华丽的辞藻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时,很可能将部分受众的阅读习惯忽略了,报社记者应该使用一些让人浅显易懂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同样还可以构建一个以普通老百姓语言习惯为主体的对话内容,将普通人的“大白话”带入到所写的报道中,使整篇报道的形式更加亲民,使大众能够喜欢上这一类型的报道,从而加强自身的新闻竞争力,使报社记者所写稿件能够更富有特色。
  三、结语
  对于现阶段新闻时事报道的方面,报社记者应该逐渐认识到随着新媒体的到来,传统媒体的竞争力正在逐渐降低,报社记者应该寻求新的方式方法,在撰写稿件时使用新的方式方法,达到报道内容更有“人缘”,更加吸引受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新闻影响力。
  (作者单位:焦作日报社)
其他文献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一类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存在威胁的负面事件,它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尤其是各大新闻媒体对这类事件的报道,更是容易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定向的社会舆论引导。传统纸媒作为媒体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需要极其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统纸媒;新媒体;新冠疫情  一、纸媒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   所起
期刊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突发性新闻事件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异常性、紧迫性的特点,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难,需要各大新闻媒体第一时间迅速反应,迅速掌握灾情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各界的凝聚力,践行媒体责任与担当。在新的传播形态下,新闻媒体要着力发挥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优势,形成传播矩阵,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和传播力
期刊
摘要:随着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重要的媒体形态,传统报纸媒体经营收入逐年下滑。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探索和爬坡转型后,拥有舆论引导作用和权威性的地方党媒开辟公益领域。通过公益事业的“向心力”,媒体一方面能实现自身品牌价值的增值,扩大公众的关注度,同时也有助于媒体内部采编、经营各部门活动联动的提升。  关键词:公益;党媒品牌;媒体  一、无可比拟——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  公益事业的传播离不开媒介作为
期刊
摘要:知识付费的语境下,读者、用户、市场对于“专业知识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旅游产业身处后疫情时代的特殊环境下,旅游新闻是时候突破“小新闻”框架,不能再局限于“以受众为重点、以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而是要重点突出媒体所具备的沟通互动、调查分析、建言献策的“智慧”角色,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行业发展之间的宏观研究。  关键词:知识付费语境下:地方媒体:乡村旅游报道 
期刊
摘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提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新技术引领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媒体融合;突发事件;舆论  一、媒体融合工作的基本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区县主流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迎合大众的普遍喜好,以全新形象站稳脚跟,打造出区域传播品牌。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定位要求,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加快区县主流传媒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区县;主流传媒;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一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现阶段,快新闻资讯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各大报纸纷纷转型,向移动客户端发展,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移动客户端;问题;转型策略  一、传统报纸媒体向移动客户端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清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持续发
期刊
摘要:作为地方党报,如何守正创新,推进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这是一个事关媒体融合的重要课题。融媒体时代,《黔南日报》及所属新媒体践行“四力”,推进媒体融合的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黔南州宣传文化系统积极建设州(县)融媒体中心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舆情风险防控平台、以绿
期刊
摘要:目前,通过新媒体查看新闻的受众越来越多,订阅报纸查看新闻的愈来愈少。这种情况下,报纸媒体受到了极大的;中击,特别是一些都市类和生活类的报纸,因为他们主要是报道民生新闻,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为此,报纸民生新闻想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全面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民生新闻;发展困境;融合措施  一直以来,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民生新闻都受到读者欢迎,新闻比重较高,所具有的发展
期刊
摘要: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新闻传播形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与此时同,以网站的形式传播新闻,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大容量性,深受人们的喜欢,人们也越来越习惯用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查找、接收新闻。而网站新闻采编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把关人”“导航员”,更是发挥着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优化的职能,使之成为引导社会热点舆论、传播重大新闻事件,为受众快速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新闻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