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意义再现——基于空间演进的视角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城市生活方式、生存空间以及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促进了城市的空间进化。作为一种变化的样态,城市形象的展现依靠城市本身的建筑空间,也得益于传播媒介对于城市形象的传播和建构。虚拟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超越自身经验感受虚拟"空间"带来的刺激,体验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其中,大众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大众传播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对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呈现及城市形象的建构和意义再现是如何实现的?本文通过"空间"这一视角,将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的传播置于一种动态的视角之下,在社会学的基石之上探讨了在风险社会中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联,媒介以空间为依托延伸出更多符号意义,这些话题都给当前城市传播研究注入了新内容,使得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城市发展史之间更具有穿透力。
其他文献
<正>李宗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暨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
课程决策是所有类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方法与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和原理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决策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的二
本文回顾了欧共体和中国政府近几年公布的一系列环保法规;分析了中国电镀面临的困难、挑战与发展机遇;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中国电镀应对挑战、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文章还介绍
以西部某独立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被试500人,对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在衔接上存在知识错位
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可提升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较顺利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渗入礼仪教育,既是加强中职生文明礼仪的
<正>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职业博物馆是职业教育、职业科学研究、职业文化传播、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基础平台。以职业教育本质的特征要求为基点,依托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型、职业教育型博物馆,可进一步彰
<正>现如今鼓曲总的形势是园地渐少,困难日多。电台电视台由于"收视率"等原因,基本上不播放鼓曲;曲艺剧场本来就少,有些只演相声,专营鼓曲的剧场在天津还有多家,在北京则只有
<正>桂花季梦想季每年的夏末初秋都是开学季。历经酷暑的年轻人正收拢燥热的心绪,在逐渐弥漫开来的桂花香里走向新的大门——真的,学校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大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初中起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上已发生一定的变化,它必须改变当前重单一技能培训轻育人质量的培养模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