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守半日未见用户咨询携号转网为何叫好不叫座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酝酿已久的携号转网在天津和海南两个试点地区正式实施,却遭大部分用户冷对。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摩拳擦掌争夺用户,却仍难改市场格局。携号转网为何叫好不叫座?
  
  如果你还在为更换基础电信运营商就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并将新号码告知大家而苦恼,那么你应该关注携号转网。11月22日,携号转网在天津和海南两个试点地区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天津和海南的手机用户可以换网不换号了。此前,业界猜测连连,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摩拳擦掌,携号转网一时成为业界讨论热点。然而,在携号转网正式启动的5天后,记者在天津某营业厅蹲守半日,却未见有用户咨询或办理该业务,两个试点地区携号转投其他基础电信运营商阵营的用户更仅有千余。
  刚启动便遭用户冷对,携号转网为何叫好不叫座?它最终能让电信行业重新洗牌吗?
  
  赞众和寡
  
  为了购买iPhone,11月23日,天津市民王先生从移动用户转为联通用户。一大早,王先生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来到联通营业厅,客服人员核对他的身份资料,查询他的手机是否欠费以及是否有合约在身后,让他在转网合同上签字,并立即为他办理一张新的SIM卡, 24小时之后陈先生便如愿成为了联通3G用户。整个转网的流程办理走完仅花一刻钟。然而,这样的看似简单的流程却并未能赢得很多用户的尝试。“要是真想换,直接重新买张SIM卡就行,转来转去太麻烦了。”天津市一家照相馆的老板王立伟对记者说。目前他没有听说认识的亲戚朋友有转网的情况。
  在王立伟的推荐下,记者来到天津河西区的一个联通营业厅咨询。虽然该营业厅设有携号转网咨询专席,然而在记者蹲守期间,除记者外,无人对该业务进行咨询,更无用户办理转网。
  “政策(携号转网)很好,对老百姓很有利,但是我现在还没有转网的意愿。”王立伟说。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天津市民不知道或不了解携号转网,而超过98%的被访者和王立伟有着相似的想法:政策虽好,但无意转网。
  11月29日下午,记者分别拨打天津移动、联通、电信的客服热线,其工作人员的意思基本一致:“虽然很多人来电咨询,真正有转网意向的用户却不多。”对此,一名网友表示:“几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资费水平基本上差不多,服务水平也没法说谁特别差,转来转去多麻烦。”
  对于用户的想法,电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有自己的理解:“用户转网涉及到很多因素,如网络质量、业务应用、资费、合约,甚至积分等,所以非常慎重,能不转就尽量不转。现在这种状况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不过这会逼迫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提升服务,因为用户的选择权增加了。”
  什么因素会影响用户转网意愿?电信行业资深人士、飞象网CEO项立刚通过微博进行“哪些因素影响你携号转网”的调查。投票结果表明,影响用户携号转网意愿的主要因素为网络覆盖质量(75%)、网络速度(70%)及套餐价格(63%)。
  该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覆盖质量是用户最看重的。从这点看,中国移动有一定优势,因为它的网络覆盖广,覆盖质量好。对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而言,网络速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这方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有拼搏的底气。除此之外,价格也将是运营商争夺用户的有力武器之一。
  “用户是否转网,取决于用户对基础运营商服务的整体体验,网络标准、网络覆盖、资费、应用程序、服务等五方面都是影响因素,转网最大的动力是对原基础电信运营商不满意,同时新基础电信运营商必须至少在以上五方面之一有明显优势,且没有明显不足。”根据付亮的分析,显然目前三大运营商都还没有给用户这么强的信心。对于携号转网,用户还在观望。
  
  争夺用户
  
  “2006年及以前入网的神州行客户,为了感谢您对天津移动长久以来的支持,特赠送您40元话费。该活动仅需您明年年底在网即可。……若您退出本活动,请到移动营业厅办理并退还所赠送的话费。”11月22日,天津的出租车司机卢先生收到了一条来自10086的短信。他琢磨:“无缘无故送钱,会不会是骗人的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卢先生按照提示回复了此条短信。第二天,卢先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多了40元的手机话费。
  “这个手机号我用很多年了,这是天津移动第一次赠送话费。”卢先生说。他并不知道,在他接到短信的那天,天津市正式开始实施携号转网业务了。而他更不知道的是,当他接受了40元话费赠送后,他将默认承诺一年内不转出移动网。
  和卢先生一样,11月22日,网龄超过4年的天津移动用户都收到了这条短信,而愿意参加该活动的用户将被赠送40元~100元的话费。“这是移动留住老用户的策略。”王立伟这样评价天津移动这个名为“网龄优惠”的活动。而这仅是天津移动参与携号转网的用户争夺之战的第一枪。
  无独有偶,当天津移动的用户还在为是否接受40元的话费赠送而纠结时,几乎是同一时间,天津电信也推出了礼包回馈活动:在网3年以上、月均消费80元以上的老用户,只要签署《中国电信2010年末老用户回馈3G礼包在网一年承诺协议》,即可免费获得最高70元的话费礼券。
  和天津移动相比,天津电信的“留客”策略似乎更具吸引力。但单靠话费回馈真能留得住用户吗?付亮不以为然:“要用户留下来总要给用户一个充分的理由,这种强绑方式(话费回馈)并很不容易赢得用户的好感。”
  和以上两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相比,拥有高端机型iPhone4的联通要自信得多,除了宣布将优先保障天津地区携号转网用户iPhone4的产品供应外,并没有更多的优惠措施出来,但在携号转网的业务办理上更为积极。
  联通的目标不仅要留住用户,还要吸引新用户。为了赢得更多用户,联通在天津市主要社区和商业区设立了86个号码携入业务办理专有渠道,并在部分自有营业厅指定了号码携带受理专柜,成立号码携带专属小组,并落实7×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它还在海南地区加设了携号转网专用客服热线,并制定了专属的服务标准,实现100%投诉回访。
  记者走访中发现,大部分的天津联通营业厅确实都设立了携号转网咨询办理专席,发放携号转网的宣传手册,并在官网网站上对其做详细介绍;而在移动电信的营业厅中不仅未见关于携号转网的说明,连其官方网站上也未有介绍。
  虽然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应对携号转网的策略不同,但对用户的争取却都不遗余力。对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种种举措,付亮提醒用户:转网要慎重,要多分析转网带来的好处、影响及损失,不要跳出一个“牢”掉入另一个“套”。他提醒用户的理由是:转网大多数需换手机,转网前的SIM卡的积分等将作废,转网120天内无法再转出。
  
  格局难改
  
  近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10月运营数据相继出炉。2010年10月,中国移动3G用户新增170.2万户,较9月份的新增186万户略有下滑;中国联通10月新增3G用户110.2万户,较上月的104.3万户增加约6万户,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电信10月新增移动用户253万户,相较上月的新增304万户有所下滑。
  3G用户开始成为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点争夺的对象。在携号转网中,3G用户也成为了联通的一大砝码,而iPhone4无疑是其重要武器。此前一份数据表明,携号转网正式启动几天后,在天津地区办理携号转网的用户达310人左右,其中转到联通的为200人左右,转到移动的为100人左右,转到电信的为10人左右。其中转入联通的50%以上的用户办理了3G套餐。
  携号转网政策实施以及iPhone4热卖都有可能成为促发中国联通股价阶段性上涨的因素。然而随着联通3G业务发展迅速,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营销费用和手机补贴占3G业务支出的比重加大,影响了3G业务的净利润。
  虽然业界普遍看好联通,然而携号转网是否能给联通赶上移动的机会呢?这恐怕并不容易。
  “携号转网正式实施后,受益最大的是用户。至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联通的情况会稍微乐观,而电信则要谨慎对待,对移动影响不大。”付亮认为,“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是转网受益的关键。目前,携号转网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朗,未来,各运营商中谁胜谁负还要取决于其后续的服务及用户体验。”
  当然,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想在携号转网中制胜不能仅靠话费回馈。付亮表示:“市民对携号转网的认知度低虽然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哪个基础电信运营商能培训用户,让用户学习、了解及体验其业务,就有可能取得先机。”对目前市场份额独大的中国移动,他认为应对携号转网的最好策略是随时欢迎转出去的用户转回来,原有的待遇不变,服务年限还可以连续计算。
  “我国携号转网的用户比例将远低于国际水平,也明显低于选择双号过渡的用户。目前大部分移动GSM、联通186的双机用户都没有携号转网的需求。中国电信双模双待用户仍将大量存在。”按照付亮的说法,短期内携号转网改变目前市场格局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欲实现改变,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还需再挖掘用户的更多需求了。
  
  链接
  什么是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也称作号码可携带或移机不改号,它指一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为另一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后者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持有139号码的手机用户可以转入中国电信,就可享受中国电信提供的电信运营服务。
  11月22日,携号转网正式在天津和海南两个试点地区启动。
  为照顾中国移动的TD-SCDMA既有用户不离网,天津、海南两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2G、3G用户和中国移动的2G用户可以携带号码转移到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上,中国移动的TD-SCDMA专用号段157/188用户不能携带号码转移到其它网络。
  天津和海南的实施政策稍有不同。在天津,携号转网实行双向转网政策,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2G、3G用户和中国移动的2G用户相互之间可以携号转网。在海南,携号转网实行单向转网政策,即中国移动的2G用户可以携带号码转移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G用户则不可以携号转至中国移动2G网络。
其他文献
税友软件集团开发的税企通产品,是基于高速发展的纳税服务行业需求,在深刻理解纳税服务业务的背景下推出的优势税企互动产品。该产品基于互联网应用创新服务手段,能即时采集纳税人生产经营辅助信息,并进行精准分析,帮助纳税人防范税务风险。税企通以客户端软件为主要表现形态,精准定位、联系纳税人,集成网络短信、手机短信等互动渠道,旨在实现税务局与纳税人之间全方位的互动与交流,成为征纳双方共同的工作伙伴。  税企通
在数据存储市场上,光纤通道(FC)产品的地位正在动摇。它面临着价格更便宜的SAS-2(6Gb/s)设备的挑战。SAS-2的性能和经济效益看起来都不错。SAS-2能否被广大的企业用户所接受,主要取决于企业当前的数据存储基础架构。  SAS-2拥有值得夸耀的6Gb/s的性能,其价格只是具备同类性能水平的FC驱动器的一半。这就使得SAS-2有资本挑战在传统数据存储系统中经常用到的关键部件,如FC驱动器。
金融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手法不断翻新……金融犯罪不仅直接侵害了消费者和银行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威胁金融安全。金融犯罪管理平台却给人“无力感”:只能进行事后的补救,无法实时、有效地处理庞大的交易数量,只能对单一的交易进行监控,误判率过高。    当前,金融犯罪频发,特别是银行卡类案件层出不穷。公安部在今年5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数据,今年1~4月,仅全国公安机关立案的银行卡犯罪案件就高
微软CRM 4.0版本修正了一些老版本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的系统功能加上强大的综合管理能力令系统具备了真正的企业级应用表现,其很多特性也为中小企业CRM产品树立了标准,甚至令人看到了微软挑战高端企业级CRM市场的野心。    微软CRM提供了完整的自定义开发支持,这使其可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也令用户的投资得到充分保障。软件界面的易用性和亲和力是微软产品的传统优势,接近完美的界面表现值得所有厂商
x云计算环境的最大特点是其扩展能力以及可动态高效地提供计算能力,并使最终用户无需掌握过于复杂的底层管理技术就可充分享用这种计算能力。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在云端实现互操作。但是数据和应用程序不能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却构成了一道障碍。    突破互操作的障碍    微软互操作性战略首席架构师Vijay Rajagopalan说:“由于用户使用不同厂商的硬件、软件、应用,因此我们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就已经考
N9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Lumia 800的热销不足以力挽狂澜,诺基亚需要证明自己的机会,Windows 8或许能拯救诺基亚。  ——本报记者 高春燕    近两年诺基亚一直走背运,跟英特尔合作的MeeGo最终流产,其主导的塞班遭到主流手机厂商弃用,与微软合作开发基于Windows Phone手机的进展缓慢,“全球出货量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桂冠易主……近日,诺基亚又传出将出售旗下奢侈品品牌Vert
“我要说,我们作为普通的商家,何罪之有?凭什么砸掉我们1000多人的饭碗?”10月11日,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缘于11日,韩都衣舍的淘宝商城店遭人恶意攻击。  韩都衣舍不是唯一的受害商店,11日晚间的攻击行动也似乎只是一个开始。而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的是,电子商务企业因产业环境变迁所遭遇的阵痛。  发起连续攻击行动抗新规  11日晚上,数千中小商家通过语音聊天工具Y
x众所周知,IDS(入侵监测系统)一直是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关键产品,其对安全威胁及病毒等的防护及防御功能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认为,只要有信息安全需求的地方就会有IDS的存在。IDS作为用以监测网络的信息安全产品,其安全功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在实现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应用的简单性,是安全厂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传统IDS的不足    IDS的核心是检测技术,并且已经成为网络安全产
东软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1991年,东软创立于中国东北大学。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7000余名,在中国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8个区域总部,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3所东软信息学院和1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和无锡建立了分布式的实训基地。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设有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之一。   
在众多CIO对SAP HANA这一革命性产品充满期待,但是又依旧保持观望态度时,胡健却已经勇敢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享受着“螃蟹”的鲜美——不但解决了农夫山泉数据运算、展现速度难以忍受的问题,还为IT系统支撑农夫山泉未来实现千亿元销售收入做好了准备。  那么,胡健为何要冒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此过程中,他又遇到哪些问题呢?作为一个CIO,尝试新技术、新产品又应该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