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有效应用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改变以往只注重分数的教育思想,选择情境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解放学生的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情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及现状,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中段语文的应用,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践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只会学习而不会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其对应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即使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认知和理解水平也相对较弱,且学生之间有着很强的差异性,但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很少考虑这一问题,仍然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而非理解。另外,一部分语文教师在上课时甚至忽略对情感的教育,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重难点,颠倒了上课的顺序,学生不能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深刻,语文教学的效果不会得到提高。

二、情境教学法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情感需要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掌握生字生词以及写作技巧,而是对学生感情的教育,使学生通过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并与其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所在。情境化的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感知能力,还能调动学生上课时的情绪,提高认知水平。

(二)养成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认识都是从感官开始"一句话道破了学生的认识特点,说明了感官感知得具体且直观的信息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学生感官的基础上设置情境,将形象以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提高语文课堂的效果

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自律意识并不强,上课时很容易走神,而语文教師所选用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有效性。以往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乏味,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情境教学法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学生可以在教授创设的情境中去思考问题,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参与教学的热情也会得到提高,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情景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建信息化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生动有趣的,对于那些无趣,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文章和知识点,教师应该选择情境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爱好倾向创设情境。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可以选择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创设情境,使情境更加趣味化,使学生能够轻松地了解语文知识,增加自信心。在信息化的情境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不能过分依赖信息化,设计的情境要始终围绕着语文教材以及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利用信息化创设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后,教师在利用信息化创设情境时,应该为学生留足思考空间。比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提前做好的微课短视频为学生播放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海上的日出情况,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更加明白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美好。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纪录片,将其中有关海上日出的景象剪辑出来并通过多媒体呈现到学生眼前,使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海上日出的特点。

(二)营设生活情境

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首先,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将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创设情境。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境问题"大家有没有观察雨后的小路、草地、花朵以及空气呢?假如现在刚下过雨,你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周围的小路会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是湿润的带着泥土的芳香,雨过天晴没有了雨点的打压花朵是不是都恢复了原状,慢慢抬起了头?"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设置的情境去阅读诗歌,并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雨后天晴的画面会浮现在脑海中,对于作者所描写的"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凉爽又温柔""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抬起了它们的头"就更加能欣赏和理解。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有感情地去朗诵来创建情境

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使用了视觉和听觉,视听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可以想象的画面,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朗读的这一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七月的天山》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作者背景,然后利用视频或者图片为学生介绍天山,在学生对作者以及天山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天山的美丽。在读到"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其语言的魅力,鼓励学生想象野花与绸缎、霞光以及彩虹之间的联系,体会绵延、耀眼以及绚烂这些词的含义。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脑海中就会构建一幅天山脚下满是野花的美丽画面,并进行角色代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语文素养。

结语: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和生活性,涉及到情感、审美以及语言构建,所以以往只注重讲解表面意思而忽略情感培养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时代培养学生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以及兴趣的培养,选择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构建合适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作者的思想,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海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0):113-114.

[2]李叶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1(43):12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文明大国,具有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史,不管是曾经的社会风俗、生活环境以及知识文化,都给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悬疑。在现代的素质教育的体系下,一直都在强调着综合发展,所以,高中历史对于学习压力极大的学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很广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发散性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找出教学的有效途径。关键字:高中历史 发散教学 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前言
期刊
摘要: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音乐可以使人身心振奋,音乐可以使人心随所想,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心情,音乐也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所以可以将音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调动情绪,振奋精神,发挥想象,释放心情。小学生因为自制力差,所以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搜集与文本基调相关的音乐旋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充分发挥音乐的熏陶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利用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键
期刊
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渗入,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反思教学以及自己,想要将一些新理念和方法逐步引入课堂,实现教学创新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后面的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所以教师们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创新,逐步增强他们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新时期背景下如何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逐步提升与发展。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生;中高年
期刊
摘要:学生的发展过程,是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局限,大多数仍处于前两个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重视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素养的培育。《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培养,确保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良好思想与周正的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基本的法律观念。本文将针对日常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开展进行方法论的探讨。关键字: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何为生活化教学?生活
期刊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external optical feedback on dual-frequency fiber lasers. The external optical feedback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phase noise of the beat notes of dual-frequency fiber lasers
摘要: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以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理念体系为基础,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提升以及个性化培养融为一体,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始终坚持现代化的育人凝练及原则,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指导活动的有效措施,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此来更好的凸显初中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提升较为明显,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考察理性思维的综合性学科,要想学好物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这方面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准教学课堂的打造。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策略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现在分数至上、唯分数论等早已深入人心,再加上很大一部分人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老师教学只教做题方法和过程而学生也只记方法和过程。最后,很少有学生能够仔细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换成别的题应该怎么做之类的问题,随着题目的变化导致很少有学生能够
期刊
摘要:在国际社会联系紧密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时期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占据重要地位,而语文学科中的拼音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拼音的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铺垫,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趣味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所有教
期刊
摘要:当今的时代,经济和社会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与此相对的,体育的运动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时,我国逐渐引入体适能训练,将小学生体能训练作为重点,增强他们的体质。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通过对体适能训练进行研究,探讨它的概念及意义,找出体适能训练与小学体育相结合的策略。关键词:小学体育;体适能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在对全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中可以知道,我国小学生的耐力、速度、肺活量、力量等指标都在持续下降,造成小学生的身体素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在推进教学课堂模式优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这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和机遇。初中生物教学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注意更新教学模式,加入创新性教学环节,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学生建立深刻的学习思考模式,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应加入生活化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生活化信息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参与教学设计时,将多样、新颖、符合时代潮流的元素融入生物课堂,从而让课堂效果更好,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