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和景观规划,将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想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需求的园林绿地空间,对其研究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空间;要素
  一、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一)植物的整体形态
  植物个体的整体形态是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其中圆球形植物没有方向性,对构图不会产生破坏性,因此它可以作为背景,衬托形态特征明显的植物形成视线中心而又不会破坏构图的协调。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具有垂直方向性,可以加强立面高度创造构图焦点。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易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因此这种植物常被用于创造柔和的线条,成为与地面的视线纽带。水平展开形使人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能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状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它形态。不规则形植物具有奇特的造型,这就使得它极易吸引人的视线,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孤植树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二)植物的色彩、质感与气味
  园林植物的色彩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能够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以及各空间的情调和感受,它与植物的其它视觉特点一样,可以相互配合协调使用,在设计中起到突出空间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植物的色彩主要通过叶、花、果以及树皮等来呈现,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轻快、欢乐的气氛,而深暗的色彩则给人异常郁闷的气氛。
  园林植物空间的距离感和尺度感也受到植物色彩的影响。鲜艳的色彩使空间距离变短、尺度缩小,如红色能穿透距离迅速作用于人的眼睛,拉近空间的距离感。冷色能增大空间的尺度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它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观赏植物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可以描述为粗糙和细腻、重和轻、厚和薄、反光和不反光、密和疏等。根据植物自然质感以及予以的不同感受,可大致分为三类: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不同的质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以粗质型的植物组合的植物空间具有减小空间尺度的倾向,而细质型的植物使空间扩大。单纯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统一,而多样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活跃变化或杂乱无章。
  植物的气味是植物挥发的某种化学物质以分子的状态漂浮在空气中,刺激人类的嗅觉而引起的。在园林植物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地形的组织,来创造封闭的环境来形成以芳香为主题的植物空间。
  植物的春花、夏荫、秋叶和冬实形成了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由幼年向成熟的转化表现出植物的年相变化。
  园林植物空间与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园林中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特征、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植物景观表现各异。时间在空间的体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时间是空间的流程,空间是时间的容器。
  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而空间范围主要是依靠枝条来限定了。其次,季相变化中的色彩变化也十分引人注目,通常叶色、花色在一年四季都有着丰富的变化。在季相构图布局中,一般以常绿树作为基调,这样叶色可以保证植物空间一年四季的观赏性,其次应考虑该空间要突出的一、二季的色彩,植物景观不需要强求季季有景,否则空间将没有特点,流于平淡。
  二、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空间要素
  (一)空间意象
  在《城市意象》中,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归纳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同时指出,这五种元素总是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象中。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地空间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与道路、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园林植物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辅助部分或者配景,也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帮助形成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环境意象。
  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意象过程,主要表现在区域、路径、边界、节点和标志等几个方面。
  (二)空间感知
  植物空间的形状是空间感知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空间的感知是通过视覺对植物的形体轮廓进行观察,给大脑提供多个部分的信息,再通过知觉的组织、联想而形成的。植物空间的特征还表现在空间的比例和尺度的变化。比例是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关系,尺度是空间大小之间的关系。从外部空间设计的尺度来看,12米的空间尺度使人感到亲切,25米为较宽松的人性化尺度,景物的主要尺度与视距相等时,难以看清其全貌,只能观察其细节,视距为2倍时,景物作为整体而出现,视距为3倍时,景物在视觉中仍然是主体,但与其它的物体产生关联,视距为4倍以上时,景物成为全景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静态空间的合适的 D/H比值在1:2–3较好,大于1:4空间就缺乏封闭感。比值小于1:1时,空间转化为封闭感很强的绿色廊道空间,是园林植物动态空间的理想比例。
  (三)空间意境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园林中由来己久。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与诗画相生相长,同步发展的,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园林植物空间的主题往往也都富有诗的意境。立意主要是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与目的,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前提。园林植物空间不同的立意能产生不同类别的艺术效果,而这种艺术效果必须基于生态意念和文化意念为前提,通过具体的配置手法才能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迁.植物造景经典案例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05.
其他文献
广西胶合板产业是消化速丰桉木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业发展的一项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大面积速丰桉进入主伐期,桉树木材大量增加,为胶合板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据2010
小编的话有句谚语说:“不要让昨天耗费太多的今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活在当下。什么是活在当下?一位禅师回答得好:“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意思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因此变得拥堵不堪,随之加剧了空气污染,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在考察徐州市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徐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徐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有序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系统;有序发展;徐州市  一、公共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业严格意义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已经被突破,银行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保险业务与保险资金相互交融,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谋求利润增长的新途径。由于我国银行保险业起步较晚,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针对影像我国银保渠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银行保险;问题;对策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保险尽管起步较
一年快要过去的时候,遇到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著的《断舍离》一书,被新颖的观点所触动,便开始像作者倡导的那样,去弃掉不需要的物品。谁曾想,就是这个丢弃废物的过程,却让我开始了与自我内心沟通之旅……  内心有个自我批评的声音  先是橱柜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有生了虫子的豆子,有伤痕累累的餐盒盖,还有一些小物件的包装盒……受书籍的鼓舞,我终于有勇气将它们请出了橱柜,丢在地上,并下定决心清理出去。 
【摘要】 概述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探讨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    一、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
摘 要:目前,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各收入阶层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由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目标定位不准,未能适时调整征收模式,从而导致税负确定、税率设计不合理、税制复杂,难以征僻,偷逃严重,渊节无力。本文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作用着手,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出现了居民收入多元化的现象,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念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更详细的统筹我国经济发展经验,将其资料以专业、严谨且系统的表述形式融入经济学说内,使经济体系可控性增强;另一方面,凭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持续推进。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财富和可靠的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保证,
一年中,人体的气血在夏季最旺盛,这是中医提倡“冬病夏治”的一个重要原因.风湿病、哮喘、反复感冒等在冬季容易因寒冷而发作,在夏天用一些能温暖机体、改善体质的方法,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