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说:“语文老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做语文老师容易,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却很难,在信息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似乎非全才不可。
  实际上,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万变不离其宗的一条就是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离开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参与和评价,教师的优劣也就失去了评价的依据;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吸引学生爱听语文课,喜欢上语文课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一课一得”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需要,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内容量大,时间少的困境,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课一得”的教学设计原则。这是一个双赢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我上小说时,针对各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只选取一个点来讲,如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我重点带领学生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物形象,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技巧;在《老人与海》中,我让学生从阅读中品味老人的独白,感悟老人身上的“硬汉精神”等。
  二、“一课一笑”的幽默教学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明确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那学生的笑声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于教师的幽默,而学生也十分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
  (一)幽默的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语文教学的幽默无疑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课的最好方式之一。
  如我在讲诗歌的艺术表达技巧“欲扬先抑”时,我讲了一个故事,用实例教会了学生什么叫欲扬先抑,还改变了一个学生的自我否定心理,让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从此很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
  (二)化解教学中的尴尬、活跃课堂
  课堂是生动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尴尬局面,这时,如果能巧用幽默,就能控制好课堂节奏,例如老师正在津津有味的讲着课,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那儿照镜子,破坏了老师的整体教学,此时,教师不必发火;轻松来一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课先学知识,把镜子先收起来”既能提醒学生,又调节了课堂氛围。
  (三)余犹未尽的结束教学
  语文教师的幽默是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众多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幽默的语言如清风,可以带给学生无比的舒心与惬意,老师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幽默的导入语文。同时,也可以幽默的结束这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快乐与余犹未尽的感觉,期待下节语文课的到来。
  幽默是自信、是智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其语言幽默她讲的课就成功了一大半。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把语文课点缀得神采飞扬,寓教于乐,将快乐教学变为现实。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所以,要让学生喜欢你,做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吧!
  三、课堂教学的兴奋剂,鼓励式教学
  鼓励性的语言,是活跃课堂教学的兴奋剂,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改变原来守旧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心里状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勇敢而又充满信息的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学生和成人都有需求不同的成就,所以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而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当有错时,希望老师给予原谅,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语文教学要适时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创造愉快的情景实行赏识教育。对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避免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绪,让学生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勇于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愉快的情绪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感受,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语文教师的“悲壮角色”转变成喜剧角色。关键在于把语文课上轻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并喜欢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课,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就成功了!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于2002年11月截流成功,2003年2月1日开始坝体填筑.为确保其2003年安全度汛,经分析论证后,采用了挤压混凝土边墙施工技术,简化了施工
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仍不乏教师在台上大唱独角戏.“精心指导”着学生进行篇章结构的机械分解和组合.费尽心思地对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层次进行全面而具体的量化.更有甚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中明确强调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更是离不开探究问题的思辨之光,那么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从而把语言文学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的心田,并使之生根发芽,达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之理想?  一、让学生自主掀起语文美的红盖头  在平时观课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亦或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
高三的写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再到各种体式的文章写法的指导,尽管老师绞尽脑汁,想出一系列的指导方法,上了很多的作文指导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写出的文章也一如既往的没有新意,没有深度。光指导往往会流于概念,学生终究不得要领,还不如学以致用,用阅读来指导写作。《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范畴,它是一个由情节、人物、环境构成的艺术世界。在新课标下,小说已经被提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文上即可看出,小说不仅在必修模块中占有了相当的分量,而且在选修模块中也备受重视。  高考考纲要求能阅读一般文学类作品,2007年以前这类考题的选文通常以散文为主。2007年宁夏海南卷出现了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林冲见差拨》),虽然是古典小说,但这意味文学类文本阅读体裁多
南阳是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位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其中,华北板块南缘断裂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带、西峡—桐柏断裂带等是规模较大的断裂带。这些断裂带活动频繁,使南阳自古以来就不断受到大小地震的侵扰,特别是2000年4.29地震,给当地农村带来了严
所谓点拨.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阻塞、心理疑惑等现象给以障碍排除.开启他们的思维门径,点亮他们的思想火花,最终引领他们寻求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
在目前的高考选拔机制下,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业成就压力。进入高三后压力尤其增大。大量研究表明高三学生的情绪困扰既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当下,非智力因素比如情绪等在高考生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其著作《积极情绪的力量》中对积极情绪的作用作了十分详尽的阐述。她认为积极情绪的作用之一是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渗透和审美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找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渗透和审美教育的存在的现实的问题,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和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中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以及学生的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对于学生的情感渗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