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顶板岩层冲击分析了冲击动力影响工作面瓦斯异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地质探测为基础,预测预报为前提,解危减震为手段,抽采瓦斯为根本,效果检验为关键,安全防护为保障的"
【机 构】
: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安全研究分院,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4-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顶板岩层冲击分析了冲击动力影响工作面瓦斯异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地质探测为基础,预测预报为前提,解危减震为手段,抽采瓦斯为根本,效果检验为关键,安全防护为保障的"六位一体"冲击动力影响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5304工作面回采期间,没有高能微震事件发生,没有出现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回风隅角瓦斯浓度始终保持在0.35%~0.58%,回风流瓦斯浓度稳定在0.10%~0.26%,保证了5304工作面安全生产。
其他文献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贵州贞丰龙头山煤矿晚三叠世M2煤层的3件代表性的煤样和1件矸石样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
选择某集团下属大型矿井为对象,阐述了煤矿生产系统的定义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划分了两种决策情境。分析指出,当前煤矿生产系统决策存在决策主体分散、决策模式落后等问题,且市
通过定量法确定瓦斯浓度数据具有混沌特性,计算瓦斯序列的延迟时间和最优嵌入维数并对其相空间重构。在混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针对传统RBFNN模型参数确定的
造气湿煤灰来自于煤化工行业造气产生的工业污泥,针对造气湿煤灰和原生煤泥的煤质、颗粒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气湿煤灰的流体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