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10年的实践教学,总结出实践教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实践教学具备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相关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程知识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35-01
1 实践教实
1.1 实践教学的定义
主体人类对社会、自然界正在存在的事件进行去伪存真,全方位研究、分析、学习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人类对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客观实体机器、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直接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学习的一个过程。
1.2 实践教学特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知识量大,知识涉及面广,现实直观性强,工程综合性强等特点。实践教学不同于实验教学和纯理论教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相关知识等,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综合工程知识、综合工程意识和综合工程知识。
1.3 实践教学的实质 全方位系统工程学习、研究、训练的场所和课堂
2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别
实践教学客体设备来自于现实生产和生活。实验教学客体是非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客体,以相同型号的发动机工程实体和发动机教学模型比较说明,见图1和图2。
2.1 学习研究的艰苦程度相差很大
现实生产使用的实践教学设备发动机有润滑油、真实的部件重量、很脏、很大,见图1,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设备发动机实验模型,很干净,很轻,没有放置润滑油。
2.2 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
从外观上看它们的复杂程度不一致,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和零件的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模型许多细小结构忽略了,所以有些工程结构知识点难于体现。
2.3 局部细小结构不一致
很多关键性的结构在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模型中体现不出,而这些细小的局部结构却是机器性能好坏的关键所在,也是机器设计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2.4 零件之间的配合精确程度不一致
实践教学设备,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零件之间的配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制造、装配、验收。而实验教学模型,非现实生产使用的教学发动机模型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不是完全按照各种工作要求设计加工制造的。
2.5 零件数量相差很大
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和实验发动机教学模型零件数量相差很大。
2.6 材质完全不一致
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和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教学模型所使用的材质完全不一致。工程用的零件根据零件的功用选择不同的材料如铸铁、铝、钢、橡胶、铜等等;而教学模型采用全部塑料见图2。体现的材料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不同。
2.7 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同
真实的零件根据其功用加工零件,而非真实生产用的零件其零件表面粗糙度没有达到功用要求。
2.8 拆装测绘学习研究的时间不一样
由于配合严格程度不一致,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操作艰苦性不一致,零件数目不一致,所以单纯拆装实践教学实体所花的时间要比拆装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模型要多4~16倍的时间。
2.9 工程知识获取量不同
学习研究一台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实验模型和学习研究一台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实践教学实体,主体人对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体悟有天壤之别。
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对现实生产设备的直接接触,直接体验结构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功能的真实性,零件数量的真实性,作业的艰苦性等。
3 实践教学开展的条件
现实生产实体设备投入教学,开展难度大,以发动机拆装实践教学为例来说明,要想开展实践教学,应具备充如下条件。
3.1 充分条件
(1)具有生产实体设备。(2)具有一定的空间,实践的场所。(3)主体教师应具有的素养基础知识扎实和专业基础知识面宽;熟悉与设备相关的生产知识,具有实际设计工作经验;掌握普通和特殊专用工具的使用;具有维修和装配意识和知识;具备工程意识和能力;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3.2 必要条件
教师无私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起步筹建开展实践教学,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并且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具备时,实践教学才得以筹建开展落实;否则难于将现实生产中的实体设备用于现实大学生课程教学中。
4 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了解现实社会和现实生产,获取真实的知识点、结构复杂性,和配合装配关系;直接获得直观真实的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直接获得成本意识、工程意识,得到真实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樊百林.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发动机拆装实践[J].
[2] 樊百林.人类工程环境中的构形科学的探究与实践[J].国际会议,2010,7.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程知识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35-01
1 实践教实
1.1 实践教学的定义
主体人类对社会、自然界正在存在的事件进行去伪存真,全方位研究、分析、学习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人类对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客观实体机器、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直接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学习的一个过程。
1.2 实践教学特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知识量大,知识涉及面广,现实直观性强,工程综合性强等特点。实践教学不同于实验教学和纯理论教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相关知识等,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综合工程知识、综合工程意识和综合工程知识。
1.3 实践教学的实质 全方位系统工程学习、研究、训练的场所和课堂
2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别
实践教学客体设备来自于现实生产和生活。实验教学客体是非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客体,以相同型号的发动机工程实体和发动机教学模型比较说明,见图1和图2。
2.1 学习研究的艰苦程度相差很大
现实生产使用的实践教学设备发动机有润滑油、真实的部件重量、很脏、很大,见图1,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设备发动机实验模型,很干净,很轻,没有放置润滑油。
2.2 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
从外观上看它们的复杂程度不一致,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和零件的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模型许多细小结构忽略了,所以有些工程结构知识点难于体现。
2.3 局部细小结构不一致
很多关键性的结构在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模型中体现不出,而这些细小的局部结构却是机器性能好坏的关键所在,也是机器设计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2.4 零件之间的配合精确程度不一致
实践教学设备,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零件之间的配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制造、装配、验收。而实验教学模型,非现实生产使用的教学发动机模型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不是完全按照各种工作要求设计加工制造的。
2.5 零件数量相差很大
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和实验发动机教学模型零件数量相差很大。
2.6 材质完全不一致
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和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教学模型所使用的材质完全不一致。工程用的零件根据零件的功用选择不同的材料如铸铁、铝、钢、橡胶、铜等等;而教学模型采用全部塑料见图2。体现的材料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不同。
2.7 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同
真实的零件根据其功用加工零件,而非真实生产用的零件其零件表面粗糙度没有达到功用要求。
2.8 拆装测绘学习研究的时间不一样
由于配合严格程度不一致,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致,操作艰苦性不一致,零件数目不一致,所以单纯拆装实践教学实体所花的时间要比拆装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实验模型要多4~16倍的时间。
2.9 工程知识获取量不同
学习研究一台非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实验模型和学习研究一台现实生产使用的发动机实践教学实体,主体人对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体悟有天壤之别。
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对现实生产设备的直接接触,直接体验结构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功能的真实性,零件数量的真实性,作业的艰苦性等。
3 实践教学开展的条件
现实生产实体设备投入教学,开展难度大,以发动机拆装实践教学为例来说明,要想开展实践教学,应具备充如下条件。
3.1 充分条件
(1)具有生产实体设备。(2)具有一定的空间,实践的场所。(3)主体教师应具有的素养基础知识扎实和专业基础知识面宽;熟悉与设备相关的生产知识,具有实际设计工作经验;掌握普通和特殊专用工具的使用;具有维修和装配意识和知识;具备工程意识和能力;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3.2 必要条件
教师无私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起步筹建开展实践教学,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并且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具备时,实践教学才得以筹建开展落实;否则难于将现实生产中的实体设备用于现实大学生课程教学中。
4 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了解现实社会和现实生产,获取真实的知识点、结构复杂性,和配合装配关系;直接获得直观真实的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直接获得成本意识、工程意识,得到真实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樊百林.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发动机拆装实践[J].
[2] 樊百林.人类工程环境中的构形科学的探究与实践[J].国际会议,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