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文言文教学的状况以及改进措施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在当代中国,语文不仅承载着祖国文化,同时也传递着民族精神。然而,如今一部分初中生对文言文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认为文言文与当代这个信息社会并没有很大关联,实际作用不大。因此,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解析初中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遇到的障碍,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文言文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找到文言文教学的出路,是势在必行的,并且有十分。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教学
  古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弘扬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始终是许多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传统的“串讲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对文言文总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畏惧和厌烦情绪。为了解决中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我们对此展开了相关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初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1.忽视整体感悟,采取生硬堵塞。目前,许多语文教师教学文言文的基本模式是运用逐字逐句翻译法,串译之后分段落层次,再是归纳中心思想,最后还不会忘记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甚至于其中某处某处体现了什么思想,某词某字用得如何之妙,一律照本宣科,根本不理会学生,这种以填鸭式为主要特征的陈旧教法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将知识进行生硬的填塞。难怪学生听而生厌。
  2.重朗读而轻理解。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有诸多批评,其中有说一个中学生连古诗也背不出几首的,我们似乎已充分认识到这点,可是方法不对,凡讲古文都要求学生将其背诵乃至默写出来。强压之下,背则能背出来了,可是有将“菊,花之隐逸者也”读成“菊花,之隐逸者也”的,毛病甚多,这是重背诵轻理解的结果。注重背诵绝对是好事,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行。强调死记硬背而忽视理解断不是可行之法。3.重面面俱到,而轻重点轻特色。特别是刚从大专院校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易犯此类毛病:讲课追求面面俱到,结果一面也讲不到。如讲《马说》,便说到《杂说》,再说韩愈其人其经历,其思想发展,还说古文运动,长篇大论,一节课讲成两节,俨然“研韩专家”;说到“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是“以宾客之礼待之”的意思,意犹未尽,则又说意动用法,再说为动用法、名动用法等等,殊不知这些都不是初中生要掌握的。而是他们未能读透大纲要求,未明白学生该要掌握什么,不要求掌握什么的缘故。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1.做好文言文字词句教学,打好文言文教学基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同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句一样,是古代汉语神圣华美殿堂的金砖银瓦和雕梁画栋。文言文字词句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但是在这一环节老师完全可以摒弃过去逐字逐句讲解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主动掌握字词含义,进行初步翻译。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以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的形式解决文言字词中的疑难点,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基础的同时,品尝到掌握文言文知识、与古人神交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范读吟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诵读是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读得熟,则不待其说,白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白读,熟读深思子白知”。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教师的吟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得来的,兴趣是从吟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的,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今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范读不仅要注意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而且要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文后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方面教师验收读的效果,另一方面评价读的成效,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3.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用,注重古今联系,注重归纳总结,巩固教学效果对中学生来说,文言文难懂难学,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则会容易引起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畏学情绪。所以在教学上就要讲究灵活,选取适当的教法,并注意古今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具体教学中,有些篇章文采华美、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爱莲说》,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不妨先从朗读入手,开展背诵竞赛,再分析内容;有些篇章感情强烈,激动人心,如《出师表》,则宜先感悟情境,从對照父母对己之心,体会语重心长的谆谆之情入手,引导深入学习;有的文中有小故事,或有一个成语出处的,可单独提出来先讲,再全面进入课文,等等,方法不一而足,要注意灵活处理。要掌握一些词语,如“汤”字,古义为“热水”,有时具体为“洗脚水”,而今义是“菜汤”,古今义对照,自然掌握了;如“之”字,经常有①作名词,②作代词,③作动词,④作助词的几种用法,若将其整理出来,再多以例句论证,那么掌握就容易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以巩固学习效果。
  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许多值得改进的方法,只要我们本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宗旨,进行教学,改进教学,最终是会登堂入室进入文言教学新天地的。
  参考文献
  [1]宋丽蓉.委婉修辞格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S2).
  [2]于大鹏.浅议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本文就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給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地
期刊
摘要:“逻辑”一词 最初的涵义即“规律”。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绝大多数的数学公式、定理不具备现实物质性,无法用现实经验加以证明,只能依赖于逻辑推理。因此,逻辑在高中数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逻辑思维;高中数学;概念;判断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施,随着体育与健康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教学新理念正逐步深入到教学课堂中。笔者和许多的体育教师一样面对传统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构思、以及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认识不清。因此,把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与广大同行进行探讨,交流,旨在发现问题,抛砖引玉,为深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中學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讲评课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讲评课课堂中,英语教师主要对题目进行深层讲评和拓展讲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广阔性,但却缺乏民主和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这就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在习题讲评课中应综合考虑和巧妙安排,把考查的知识进行高度概括与综合,做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讲评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拥有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他们的全身发展以及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各学科在教学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往往更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促进其全面发展。英语课程也不例外,它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教育  一、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触及学生情感  1.善于设计预习任务,努力激发
期刊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实施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所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在担负德育工作方面更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阅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需要,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花的时间和所费的精力也往往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在传统语文教育观念中,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没有得到相应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依据相应因素从学校、教师、家庭等方面相互配合制定具体实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利用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解题成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本文将就初中数学解题策略进行探索,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使用最多、实践性最强的元素. 解题技巧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实践能力、知识活用能力等有着重大关联. 对于数学科目而言,解题技巧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在一
期刊
实施新课程,贵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就此,笔者对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了有效探索,认为应注重教学的“三性”,才能提升有效课堂。现提供给同仁分享,以求抛砖引玉。  一、必须要使学生明白历史课堂的重要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曾走过的路,不管路程多么漫长,过程多么艰难,结果是否成功,它都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思考。
期刊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因为大量的公式和复杂的推理过程让很多职高学生望而却步,也使得职高物理教学面临着被动的局面。现如今如何结合职高学生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激发兴趣;强化训练;学用结合;课堂管理  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应具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