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
  ——题记
  上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却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给予某个人的苦难实在太多了,但同时,他也给了我们很多欢乐。
  人生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一不小心就会满身是伤。幸好,我们能碰到好心人,他们的一句关心的话语足够温暖我们枯萎的心灵,让我们重拾希望,不再感到孤单。
  没有阳光的照耀,哪会有万物的生机?没有雨露的滋润,哪会有硕果累累?没有爱,没有亲情,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正是因为我遇见了怀有大爱之心的人,世界才如此的明亮,我不再担心会在黑暗中碰得鼻青脸肿,不再害怕一个人独处时的忧伤。
  三岁半那时,是我人生中不幸的时刻。父亲因为一场重病突然离我而去,我的天空一下子变成灰蒙蒙一片,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然而,上天像是开玩笑似的,给了我更大的打击。母亲因为父亲离世,带着我离家出走,漂泊在外,孤苦无依。当我们流浪到双龙村后,母亲就离开了,去天堂陪伴父亲去了,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就在我痛苦之际,一个人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这个人以后陪伴了我走过了十八九个岁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养父给我的爱实在是太厚重了,也让我明白了,原来爱是可以改变一切不幸的。在养父的关心和爱护下,我渐渐走出了失去双亲之痛的阴影,开始变得开朗起来。虽然养父没读过几年书,但他知道读书是我走出去的唯一出路。就这样,不管家里再穷,养父也坚持把我送进了学校,而且还一直供我读到大学。
  求学的道路是艰辛的,亦是痛苦的。因为家里穷,我读小学时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为此我也自卑过,养成了怕见生人的毛病。但因为爸爸的一句话“你看,爸没念过多少书,连字都认不得,你得好好读书”,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读书,放弃我的人生理想。父亲,为了我读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每当我回家看父亲时,我总觉得父亲多了好多白头发,而且白得很刺眼,刺得我忍不住掉下了泪水。每当这时,我多想说一句:爸,您辛苦了!儿子学有所成了,一定让您好好享受淸福。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做人,要永远怀着一个知恩图报的信念。在我学业因为钱而无法完成时,我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和慈善组织,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帮助,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让我在心里默默为帮助过的人祝福,真心祝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人生是一场苦旅,它很漫长,但我们遇见了命运的恩人,是他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是他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大爱,是他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感恩,让世界充满爱,让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用爱心串联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爱送给需要的人,让每一个苦难的心灵接受爱心的呼唤,回应出无穷的力量。学会感恩,将爱回报给我们的恩人。学会感恩,学会传递爱心,将爱回报给社会。
其他文献
儿子10岁时,他爸爸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还有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很听话,功课也很好。虽然在生活上苦些,但我决心将他俩培养成人。  儿子上中学后,我对他管得更严了。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有人敲门,机灵的女儿立刻判断出是找哥哥的。我对儿子说:“快去快回来。”他刚一出门,我就急速让女儿在他后面窥视。不一会儿,女儿跑回来说:“他俩在楼下抽烟呢。”我一听,气得全身发抖。儿子一进屋,我就劈头盖脸地大声训斥
青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偏远和陌生的。玉树,更是不曾在脑海里有一丝印象。然而,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却让我从此走进了她们,从此有了很多机会去贴近并了解这个神秘而高远的地方。  随着国家对玉树灾区重建工作的展开,我的工作重心也自然而然转到这上面来。这也让我第一次有幸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壮丽的高原。之所以称之为有幸而来,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她对我而言既神秘又高不可攀。因为她的高海拔,也因为她蕴含着许
再次登上前往西部的飞机,因为连续不断的灾情,今年的工作重点都集中在了西部地区。这次的目的地是甘肃省。对于甘肃省,我并不陌生。生长在西北的我,对于临近几个省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为航线是经过内蒙古的,所以对于这次出差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因为“512”地震,也因为“舟曲泥石流灾害”,甘肃省这几年更多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也被纳入了我们工作的重点。此次是受甘肃省慈善总会的邀请,前往考察。同行的还有部分
那是1996年前后的事。  那时抓“普九”难度大、力度也大。当班主任的我,因为教学生几乎没流失又安排接手一个初一(2)的班主任。  刚开学的第一、二天,就有十几个学生没有来。我们下去走访一周,来了几个,却仍有几个不愿来,一是家里很穷,几百元的学杂费交不起;二是成绩不好,赶不来功课……三番五次再走访、承诺,慢慢到齐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肯定不好管。管严了,学生就有辍学危险!  我那班有个个子高高的
曾记得5月12日下午3时许,身在津门的我,即从手机短信中得悉:汶川因地震遭受巨灾。闻之大恸,泪如雨注。当晚,文友告知,玉林已接到中华慈善总会指令,着手准备赴灾区抢险并采访,如此紧急行动超常,为其它时所未有。  屈原大夫曾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身为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慈善》杂志执行总编的李玉林,秉承慈善事业之特质,多年来习惯了奔波于拯危救难行动之中,从国内各地到欧亚诸国,均视受灾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印发了《关于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南海区慈善会拟与南海区教育局合作,在我区部分中小学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暨《慈善读本》宣传推广试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民政部2011年8月31日印发的《
宋立明不在做好事,就在去做好事的路上。40年来,这个司机在路上救了44人。但和雷锋不同,一旦有机会,他就会高调宣传自己。他想让人知道——(据5月18日《中国青年报》消息)  做好事而不张扬,授人以惠而不思图报,这是善之善者,也是传统美德。如今有一“的哥”,行万里路,做一路好事,但他却乐于宣传自己,甚至向媒体推介自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  有人以为,既然是做好事,当然应低调为好,如今做了好事,又不
天津黄卍字会成立于1926年,是一个以天津为中心的,以叫卖行、货栈、公司成员为主的行业性民间慈善团体。初称“世界黄卍字会天津总会”,1946年在天津市社会局申请备案时,以该会基本为一个地方性慈善团体,遂改名为“天津黄卍字会”。地址初在望海楼后胡同,约1947年前后,迁到二区三民道二纬路2号。该会在天津有分会三处。第一分会设在营门,由刘鼐臣、周捷三先后负责,天津解放后,因周氏患病、无人照应而即行解散
苏训兴(1965年夏天)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擎起了艳阳高照晴朗的天……”坐在家门口的藤椅上,76岁的苏训兴轻轻地哼唱着。  很多人听过《马兰谣》,但不知道它背后的马兰故事。那里是“两弹一星”发祥地,位于新疆罗布泊。50多年前,作为曾参与核试验的老兵,苏训兴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一待就是20年。  从毛头小伙到白发老人,苏训兴
2006年12月12日,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吕祖善省长主持,中共浙江省委习近平书记作报告的浙江慈善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讲话指出:“浙江的慈善事业真正诠释了‘为政府分忧,为百姓造福’的慈善真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全省慈善组织募集善款超过2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超过120多万人次。浙江的慈善事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府推动、民间兴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