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介绍该学院“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探索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09-01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交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面对多元需求,外语教学也应“随需而变”,树立人才培养的“多元观”,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各行业所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是英语教学管理者及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急需探讨、交流和分享的问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已经成为必须研讨的课题。
二、“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英语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分别为教育、旅游、涉外文秘和媒体主持方向。根据《大纲》的要求,该学院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采用了以下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1.英语专业(教育方向)。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听说能力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谙熟教育规律,掌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技能,能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善于沟通和跨文化领域进行交际,掌握实用的旅游知识,熟悉旅游业务,具有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导游,涉外礼仪接待,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3.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培养语言基础扎实,善于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具有涉外文秘管理和办公能力,熟悉涉外文秘业务,掌握实用的涉外文秘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涉外文秘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礼仪接待、涉外文秘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4.英语专业(媒体主持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掌握实用的涉外媒体主持知识,熟悉涉外媒体主持艺术,能熟练运用双语(英语、汉语)在各类涉外传媒及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多种节目风格的播音与主持、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建立高素质、双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由于大部分师资都是研究型外语大学培养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在除英语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上有所局限。为此,学院对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力度,如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教学第一线;培养和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教学梯队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为主体,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为中坚的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
(三)建设“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习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是否能有效利用所学知识到生活实践的重要手段,为此,华桥外国语学院积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如针对英语教育方向学生,学院分别与长春市的十几所公立小学以及六所中学建立了合作基地关系,学生能真正走到课堂上去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针对英语旅游方向,学院与长春市的六家大中型旅行社建立基地关系,方便旅游方向学生去实习。此外,学院还将英语媒体主持方向的学生带进电视台等单位进行实习。除了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还在校内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如部分文秘方向学生留在学校档案室,熟悉文秘工作;部分教育方向学生留在学校里为老师们做助教等方式。学生通过校内外实习工作,真正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
(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实现“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以“强化意识、构建体系、完善标准、形成机制”为指导,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构建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运行有效。学校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原则,着力规范教学行为、教学管理行为和学习行为,努力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时代和社会呼唤适应性强、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09-01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交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面对多元需求,外语教学也应“随需而变”,树立人才培养的“多元观”,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各行业所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是英语教学管理者及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急需探讨、交流和分享的问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已经成为必须研讨的课题。
二、“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英语专业下设四个方向:分别为教育、旅游、涉外文秘和媒体主持方向。根据《大纲》的要求,该学院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采用了以下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1.英语专业(教育方向)。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听说能力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谙熟教育规律,掌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技能,能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善于沟通和跨文化领域进行交际,掌握实用的旅游知识,熟悉旅游业务,具有饭店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导游,涉外礼仪接待,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3.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培养语言基础扎实,善于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具有涉外文秘管理和办公能力,熟悉涉外文秘业务,掌握实用的涉外文秘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涉外文秘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礼仪接待、涉外文秘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4.英语专业(媒体主持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掌握实用的涉外媒体主持知识,熟悉涉外媒体主持艺术,能熟练运用双语(英语、汉语)在各类涉外传媒及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多种节目风格的播音与主持、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二)建立高素质、双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由于大部分师资都是研究型外语大学培养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在除英语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上有所局限。为此,学院对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力度,如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教学第一线;培养和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教学梯队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为主体,一批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为中坚的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
(三)建设“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习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是否能有效利用所学知识到生活实践的重要手段,为此,华桥外国语学院积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如针对英语教育方向学生,学院分别与长春市的十几所公立小学以及六所中学建立了合作基地关系,学生能真正走到课堂上去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针对英语旅游方向,学院与长春市的六家大中型旅行社建立基地关系,方便旅游方向学生去实习。此外,学院还将英语媒体主持方向的学生带进电视台等单位进行实习。除了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还在校内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如部分文秘方向学生留在学校档案室,熟悉文秘工作;部分教育方向学生留在学校里为老师们做助教等方式。学生通过校内外实习工作,真正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
(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实现“英语 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以“强化意识、构建体系、完善标准、形成机制”为指导,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构建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运行有效。学校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的原则,着力规范教学行为、教学管理行为和学习行为,努力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时代和社会呼唤适应性强、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