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探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分为纯形式欣赏、形象化欣赏、情感化欣赏三种。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家《音乐教学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做出了详细规定。然而,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的重点往往放在教师上,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拘泥于音乐形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应采取一些策略:要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思考与表达、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课后的学生反思与交流,教学评价的形式要多样,为教学目标服务,并以激励学生为主。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教学评价
   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评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育理念为支撑,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具体地反应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并为今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音乐欣赏水平的不足与进步,能增强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对音乐美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的含义与现状
   1.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的含义
   音乐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分为纯形式欣赏、形象化欣赏、情感化欣赏三种。纯形式欣赏关注音乐的节奏、和声、结构、旋律,适合音乐家、理论家;形象化欣赏借助文学和绘画理解音乐,情感化欣赏关注音乐的情感,运用更加普遍。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组成教育科学研究,它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作出价值判断,遵循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四个原则。教学评价的对象有学生也有教师、学校;方法包括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自评互评他评。
   国家《音乐教学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还将音乐欣赏能力细化到了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流派这四个层面,对每个层面在初中音乐欣赏中的教学目标都给出了详细标准。
   1.2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现状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的重点往往放在教师上,导致有些音乐教师刻板教条地模仿优秀教师的一切教学细节,这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并无益处。不仅如此,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忽视欣赏与审美,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一些教师干脆抛弃了音乐欣赏教学,学生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背概念,音乐欣赏课没有用,最终抵触音乐课。即便评价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拘泥于音乐形式,如听辨曲式结构、乐器、乐曲名称等,背离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初衷。
   2.关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2.1课前预习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是教学评价体系所考察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自學音乐欣赏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师应对欣赏课前的预习给出要求、指导和评价。在音乐欣赏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同一类型的音乐,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知识和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
   2.2课堂互动评价
   音乐欣赏课上,思考、表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欣赏应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聆听、感受和思考,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并以此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比如,音乐教师本着教学相长的态度,可以让学生任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营造平等、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
   2.3课堂情景评价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有自己的感知规律;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即以聆听作为创设教学情景的手段和教学评价的途径。音乐欣赏课的情景创设,要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音乐中描绘的情景和情绪开始欣赏音乐,而不是一开始就听辨强弱和节拍。比如军乐《歌唱祖国》的欣赏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感受激昂的情感,并发挥联想,描述康庄大道上齐整的步伐等情景。
   2.4课后反思评价
   音乐欣赏课结束后,学生已经欣赏了音乐,学习了一些音乐知识,但如果不相应地回头思考,学生就会感到迷惘;相反,如果学生能反思课堂内容,就能加深印象,优化学习效果。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欣赏课下课前,可以就本堂课内容留下几个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下课后,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思考的心得,给出反馈评价,并收集学生对上节音乐课教学的评价。
   2.5评价方式多样
   《音乐评价标准》给出了多种评价方法,它们各有长短,应相互结合。
   比如,定量测评能用数字呈现趋势,定性述评能描述难以量化的内容,这在音乐欣赏中很多,如学生兴趣、价值观的培养,强行定量测评只会导致教师教学的教条和学生学习的被动,背离音乐教学的美育初衷。因此,音乐欣赏教学评价应以述评为主,测评为辅。
   又如,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教师要在欣赏音乐时稍微引导学生的感受,在考试中评价学生的欣赏能力。设计考试题目时,要尽可能减少记忆性评价,如词曲作者是谁;增加认知转换评价,如聆听作品后,选出作品所用的节拍、调式、副歌位置和曲风。
   最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自评,能够反思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此前评价角度的疏漏,以求取更深刻的理解,看到自身的发展进步;学生互评,因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所差别,所以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彼此对音乐的评价,肯定各自的优点,给出改进意见。
   2.6服务教学目标
   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评价应服务于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明白,学生是发展变化的,教学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应根据学生当前的状态来调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的成长记录袋,以学生的发展记录为教学评价,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教学评价中,见证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个性化成长历程,从而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2.7以激励学生为主
   初中生有着得到尊重、肯定、赏识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随时用评价激励初中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即时表现,帮助学生发展欣赏与表达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体会音乐,并表达聆听乐曲的感受。教师给评价时要仔细思考学生的想法,不要先论对错;即便学生见解与音乐相去甚远,也要以激励为主,旁敲侧击地提示学生理解音乐大致含义,从而逐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评价不能仅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或学生的记忆、演唱水平,而是要从课前、课堂到课后多个角度、以服务于音乐教学美育目标的多种方式来评价、激励学生,这样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随时看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进步与不足,可激起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青.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评价探微——以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209-210
   [2]缪裴言.音乐课程实施:评价建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十三[J].中国音乐教育,2003(05)
   [3]沈熙春.关于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音乐天地,2013(04):18-20
   [4]顾志成.探究音乐教学评价对其目标实现新路径[J].艺术评鉴,2018(14):100-101+180
   [5]郑魏巍.趣味性音乐教学评价应用策略研究[J].音乐天地,2018(01):15-19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600)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这发现的GB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流行病学、运行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GB病毒不同于现成已发现的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它的正式命名尚有待国
【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病人就诊的必经之路,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不但和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关系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护理科学对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群众对门诊治疗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门诊注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主要以输血,血制品和注射等途径为主,是全世界丙型肝炎流行和社会获得的重要原因,但有一部分社会获得性丙
【摘要】目的 关注注射剂在配制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收集在配制注射剂的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操作并进行归纳和分析,检索CHKD期刊库一些相关文献,从而就如何防范在配制注射剂当中出现的事故差错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配制注射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考虑药物的药理学性质、药物与媒介液的理化性质。结论 在配制注射剂的过程中,合理选用媒介液值得关注,护理人员应多与医生、药师沟通并加强对药物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是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作用与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提出有利建议。  【关键词】问题引领式教学;高中政治;运用  一、什么是问题引领式教学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是教师以多样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为引导,激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为
丙型肝炎感染极易转为慢性化,可导致肝硬化或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迫在眉睫,而HCV基因序列的高度变异性使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现就目前丙型
本研究收集了50例孤独症学生,回顾性研究其早期在学校表现并和开展对患儿科学的治疗和训练,总结了在学校期间的护理经验。这些护理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了孤独症患儿的早诊断、
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就是抗原蛋白中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提呈给T淋巴细胞受体的多态片断。确定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对于研究细胞免疫的机理、过程及研制针对
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在宫颈癌患者中检出率高达90%。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对HPV的晚期基因(L1和L2基因)编码的外壳蛋白产物的研究很多,发现主要壳蛋白(L1)可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并可用途预防性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免疫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HCV感染中的作用及来自病毒方面的并分析了小鼠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价值。